公共管理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论文浅析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日期 2011 年 6 月浅析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摘要: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基本国情, 是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社会基础。
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基础政策特点一、少数名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民族差异很大。
由于多种原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东西发展的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沿海发展战略,争取以最短的时间积累经济腾飞所需要的财力。
这种“效率先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出项逐年扩大的趋势。
“2004年,名族自治地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
”少数名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相对落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困状况仍是很严重,到2003年底,还有1304万少数民族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二是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还比较低,除内蒙古自治区排在全国中游外,其他民族省区均排在全国后8位。
三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牧民增收渠道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四是经济效益差,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自我发展能力弱。
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刻不容缓。
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伊始, 新生的人民政权就将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作为基本国策列入根本大法之中。
《共同纲领》专列一章, 即第六章规定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其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1954 年9 月,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照顾各民族的需要, 而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将充分注意各民族发展的特点”。
1982 年12 月4 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该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帮助各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宪法》的上述规定, 构成了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基本法律依据。
1984年5月31日,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该法将《宪法》的上述规定进一步具体化, 不仅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而且, 规定了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
该法成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推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基本法律文件。
正是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础之上, 我国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概括起来, 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 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义务与责任。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八条规定: “上级国家机关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 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六章专门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 其中第五十五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 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 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第二, 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上级财政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 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 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 用于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 给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殊的优惠与扶持。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上级国家机关根据国家的民族贸易政策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需要, 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商业、供销和医药企业, 从投资、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国家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生产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自主权, 鼓励发展地方优势产品出口, 实行优惠的边境贸易政策。
第四, 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国家在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
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的,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
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实用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 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有条件发展的高新技术, 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民族自治地方合理流动。
第五,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兴边富民行动”重点解决边境地区发展和边民生产生活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
2005 年5 月18 日, 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由国家民委、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研究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2005 —2010 年) 》。
《规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群众增收、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等四大任务。
明确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人才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口帮扶的力度等六大扶持政策措施。
第六, 实施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 帮助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七, 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第八, 国家在干部培养选拔、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民族地区特殊支持。
各级人民政府和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
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培养和培训各民族教师, 组织和鼓励各民族教师和符合任职条件的各民族毕业生到民族自治地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并给予他们相应的优惠待遇。
三、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社会历史依据与价值蕴涵“凡政策都包含一定的价值系统、规范系统和行为系统。
价值系统的作用在于告诉人们政府所提倡的政策的有用性、有效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社会历史依据和所体现的价值蕴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是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社会基础。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族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民族都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
56 个民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 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地区重要地位的基本国情, 决定了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 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新中国成立60 年来, 虽然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相对来说仍然较为落后, 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 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又包括民族之间, 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第三, 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多种概括, 世界上对社会主义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但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与经典作家的原意来看,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包含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人权保障、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等等。
从国际经验来看, 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尽快缩小民族发展差距, 逐步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 就不可能保持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就可能出各种各样的乱子, 甚至导致国家的解体和政权的更迭。
前苏联、南斯拉夫政局演变的教训就是很好的例证。
总之,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已经形成体系, 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
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使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帮助支持的力度, 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2《民族理论与名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3 《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9 年8 月26 日。
4江泽民: 《论民族工作》 ,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