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大肆侵害着人类健康。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为守护百姓的健康,广大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成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和“定心丸”。

这些“白衣战士”,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用满腔的工作热情来履行自己的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生动________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________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的急先锋,也是救治患者的主力军。

有人闻令而动,瞒着家人深夜驰援湖北武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紧要关头,广大医护人员经受了严峻考验,做出了巨大贡献。

病毒无情人有情。

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

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里,医护人员和患者竖起大拇指互相鼓励,定格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温暖瞬间。

这是________的决胜战线,也是不容有失的生命防线。

我们向每一个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致敬,向每一位奉献在救死扶伤岗位的白衣天使学习。

只要万众一心、________,疫情防控阻击战定能捷报频传,广大医护人员定能早日凯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展现彰显同仇敌忾同舟共济B . 展现彰显众志成城风雨同舟C . 彰显展现众志成城同舟共济D . 彰显展现同仇敌忾风雨同舟(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命担当、职业素养,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屏障。

B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屏障。

C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D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依照前句,依据疫情防控现状,仿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形象生动,符合语境,字数、形式基本一致。

①________②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2. (6分)(2017·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

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

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虽然荀子不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就是美,但荀子所说的美决不排斥在符合礼义的前提之下的各种欲望的满足。

如荀子所讲的诉之于耳目的种种美,就同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分不开。

此外,荀子所说的美同后期奴隶主企图“富有天下”的种种积极的努力和实际活动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一部《荀子》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如何才能“富有天下”的种种办法和措施,无异于为后期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

而荀子所说的美,离不开这些富国强兵、王天下的实际活动。

在中国美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

如果说孔孟所说的美主要是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状态,老庄所说的美主要是超功利的精神自由境界,两者都基本上是内向的而非外向的,那么荀子却可以说是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

虽然荀子也照样在讲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并且也同样以此为美,但这并非荀子美学的主要特征。

而且荀子讲人格修养处处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是大异其趣的。

对荀子来说,美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存精神的崇高之中。

即便是儒家强调的“乐”,在荀子这里,也主要不是同个体人格的完善相联系,而更着重于它的广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

完全可以说,荀子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

连荀子所写的《成相》和《赋》也都显示了这种特点。

这应该说是荀子美学的又一贡献。

因为美本来不应脱离人在外部世界的多样的活动,不应脱离人同外部世界多方面的关系,不应脱离世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但是,正是在荀子美学表现其优越性的地方,又恰好存在着荀子美学不及孔孟老庄美学的特点。

这弱点在于荀子美学忽视了美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的关系,忽视了美的超功利的特征。

在孔孟那里,个体人格的道德的完善,人的不可屈服的尊严,完全压倒了功利欲望的满足;在老庄那里,对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更是把功利欲望的追求和得失的考虑看作是人的精神枷锁,而必须加以抛弃。

虽然孔孟讳言利,老庄主张超功利,都有消极作用,但由于具有肯定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便刚好开启了通向审美的大门。

荀子则不然,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

所以,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同孔孟老庄相对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的把握也比孔孟老庄要差一些。

(节选自李泽厚《荀子美学与孔孟老庄美学的比较》)(1)下面对荀子美学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但荀子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都不是美。

B . 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就是自然欲望的满足,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 . 美是在富国强兵、王天下这些实际活动中产生的,一旦不能建功立业,不能获得富贵尊荣,就无法获得美。

D . 美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在精神的崇高之中,而是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荀子》为后期奴隶主指出了富国强兵、王天下之道,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

B . 荀子认为人格修养要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积”,这同孟子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可以说异曲同工。

C . 孔孟主张超功利,老庄讳言利,虽都有消极作用,却都肯定了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所压倒的崇高价值,这恰好打开了通向审美的大门。

D . 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比孔孟、老庄略低,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把握也比他们略差,所以,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统一“欲”和“礼”,使“欲”的满足不违“礼”。

(3)相比于孔孟老庄美学,概括荀子美学的优越之处。

3. (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贾樟柯:吸引我的是好人的尊严(贾樟柯,业余出身,却是当代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是第六代导演中的特立独行者。

他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

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

对此,他的回答却是:吸引我的不是黄金的光泽,而是好人的尊严。

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主持人:十年当中你一直在用一些非专业的演员反映生活中经常被所谓的主流电影所忽略的人们,这是一种非常有意识的选择吗?贾:是一种很自觉的选择,因为我觉得人不能脱离开自己的成长。

他们非职业演员对生活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主持人:你的团队基本上十年都没有变过,特别是你曾经遇到过这么多的困难。

除了理想之外,是什么让你们能够这样有凝聚力地相互守望在一起?贾:最主要一点就是,拍电影它真的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工作。

我们最快乐的就是选演员和看到他们表演的时候。

很多角色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大概知道由谁来演了,都是我的亲朋好友嘛,基本上我觉得他们演得都非常好。

因为他相信那个剧本。

剧本提供给他的台词,提供给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情节矛盾,他们在生活里面有对应。

只要导演把握得比较好,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演员,都蛮好的。

看那些本地的工人或者是本地的女孩子演戏的时候,我会被他们感动,他们那种真挚的表达特别影响我,让我也开始用特别真挚的语言去对待每一个人。

主持人:从你的成长背景看,怎么也不像跟电影特别有缘的那种人。

贾:我本来想考美术学校,然后看完《黄土地》我就决定当导演……那个电影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半在晋中平原,一半就是黄土地,吕梁山区,从县城骑自行车骑20分钟就进到那个黄土地里面。

所以我一看那个电影,看那个漫天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我就开始流眼泪。

一个女孩在黄河里面打水,打一桶黄水,挑着走的时候,那我真是控制不住。

这是一种直接的感受。

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开始考电影学院。

(二十几岁的贾樟柯经过三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资格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旁听生。

)主持人: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流传你当时用漆写在暖气片上——“宁有种乎”的故事。

是什么样的情景让你产生这样的感慨呢?贾:这个是误传。

可能有过这样的表白吧,不一定是写在墙上的。

我觉得还是中国电影给我的一种刺激。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星期看两部国产新片。

看了两年电影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国产电影跟我个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我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东西。

就是说,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在荧幕上确实没有得到展现,这让人有一种很不公平的感觉。

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电影,把我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拍出来。

主持人:从《小武》开始,你的片子也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外国影评人评价你是当代中国最富洞察力的记者,但是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观众的。

对此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贾: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还沉醉在所谓的成功的快乐里面,但是短暂的快乐过后,就是很深的孤独感,一种空洞的感觉。

最强烈就是从影展坐飞机降落,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就觉得回到自己的土地,那个工作反而结束了。

工作都在国外。

自己变得好像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感觉是特别痛苦的。

《世界》是我第一部能够在国内公演的影片,喜悦感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很多感激、感慨在里面。

那天在首映式上看到下面那么多朋友,都是帮过我的人,其实大家没什么交情,偶尔通通电话而已,我就觉得特别感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