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邵东)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邵东)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作者:邵东摘要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社会现实意义又有哪些?判断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坚持哪些原则?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给出初步回答。

关键词: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标准原则技巧和效果引言:舆论导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内在要求。

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事业就能健康发展,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团结、教育、鼓舞人民群众的作用,就能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反之,什么时候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会给党和人民带来损失和灾难。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

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系的工作。

”①“大众媒介对舆论每个阶段的影响(或叫引导)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②,因此,正确引导舆论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项基本功能。

由此可见,舆论导向问题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所谓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能够产生正确引导和影响作用的新闻舆论。

当前,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不遗余力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唱响发展的主旋律,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创造财富、增加收入的热潮中来;把各行各业引导到有序的市场竞争中来;把人们的文化娱乐引导到高尚、文明、健康的精神乐园中来。

比如当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振兴民族工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观念和意识。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十分重大。

适时引导热点,化解难点,是引导公众思考方向、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004年台湾大选前,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的民众支持率高于民进党。

然而大选前夕,民进党借枪击事件,操纵舆论,大做文章,并最终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大选。

从东欧国家的剧变及近年来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

利用新闻媒体引导舆论,可巩固一个政权,也可推翻一个政权;可以维护政局稳定,也可以造成政局动荡。

舆论导向对新闻工作犹如方向盘之于汽车,一部汽车,不管设计多么“先进”,马力多么强劲,其他部件多么优越,离开了方向盘或者方向盘失灵,这种先进性就成为谋害人命的致命“杀手”。

舆论导向出现偏差,新闻工作就会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

比如说,否定宏观经济调控,鼓吹通货膨胀无害,鼓吹消费拉动内需,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美化、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危害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如果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就往往会给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矿难等灾害发生冠以合情合理的籍口,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更频繁的灾难发生。

江泽民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

”③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高度。

学习和贯彻三代领导人关于舆论导向问题的论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搞好主旋律报道,新闻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观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于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④[P3]服务党的工作大局,既是新闻舆论的着眼点,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

新闻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唱响主旋律的基本要求,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具体表现,也是对新闻工作者政治意识强弱的检验。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引起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政治信仰、人生信念、生活信心和人际信任都出现值得注意的倾向,在采取法律、道德、管理和教育等诸多手段进行调节的同时,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发挥传媒的技术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

常常处于无序状态。

希望与失落、信仰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一些人感到困惑与迷惘。

新闻工作者肩负正确引导人们思想的责任,必须自觉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正确舆论导向的标准和应坚持的原则判断新闻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既有政治标准,也有业务和技术标准。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政治标准是根本标准。

首先,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原则。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新闻工作者就要从维护大局、服务大局出发,认真深入地研究大局的发展变化,把握大局的本质和规律。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无论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都要抱积极的、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准确。

正面宣传不文过饰非,虚报浮夸;批评报道要适时适度,注意分寸,把握时机。

正面宣传要立足于为人民群众鼓干劲,揭露与批评要着眼于促成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消除。

在宣传的导向、基调、内容上,都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新闻工作的突出位置。

我们工作的成败得失,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⑤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成效如何,导向是否正确,当然也要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003年6月,麻城市最大的国有棉纺企业麻棉集团由麻城市委、市政府牵头,通过招商引资,整体出让给福建民营企业神龙集团公司,由神龙集团出资建新的厂房,改造升级纺织设备,组建新的神龙纺织集团公司。

当时,企业许多职工思想不通,认为企业改制是政府甩包袱,卖资产,集体到市委、市政府上访。

针对这一情况,麻城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介入,同市委、市政府一道,大力宣传中央、省、市级企业改革改制有关文件精神及麻城市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政策、步骤、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措施等内容,使广大企业职工明白了企业只有改革改制才有出路的道理。

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了社会稳定,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职工得以妥善安置,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之后,麻城电视台还开辟了《招商引资谋发展》新闻专栏节目,报道全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4年元月30日,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果园场养鸡专业户陈章长饲养的鸡突然大批死亡,通过解剖观察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

事件发生后,许多关于禽流感的谣言四起,并迅速在麻城传开,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

麻城人拒绝食用所有禽类食品,包括禽蛋类食品。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麻城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了防疫部门防控禽流感的有关措施,宣传普及禽流感预防有关知识,使大家知道禽流感可防可治,并不可怕,从而消除了群众的恐惧心理,维护了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同时也维护了家禽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反之,如果新闻媒体过分宣扬禽流感的危害性,岂不要人人自危,人心恐慌,全市畜禽养殖业也要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其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坚持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

“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有力的宣传、贯彻作用,对群众起到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东西起到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还可以对科学知识起到广泛的传播、普及作用。

”⑦当遇到突发新闻事件时,作为新闻舆论,要本着消除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尽量做到使群众满意,让群众受益。

2004年3月,麻城市环卫管理处因为麻城商场拖欠环卫费不缴而采取垃圾堵门的过激行为。

事件发生后,麻城商场要求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据记者了解,麻城市环卫处曾多次上门催要环卫费,麻城商场找出各种理由搪塞拒绝,环卫处迫于无奈,用垃圾堵塞商场大门。

本着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原则,麻城电视台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并配发了《环卫费该交,门不该堵》的新闻评论。

事后,麻城商场补齐了所欠环卫费,环卫处上门作了赔理道歉。

市电视台对此都作了相应的报道。

新闻媒体还对我市的环卫设施、设备状况、工作人员待遇、运作状况等进行了全方位详细报道,让市民了解环卫工作,理解环卫工人。

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取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既提高了《麻城新闻》收视率,增强了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又促进了环卫服务水平的提高。

其三,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持明辨是非、典型引导、弘扬正气的原则。

2005年3月,麻城市正式启动查禁“麻木”、“麻的”、“黑的”载客营运工作。

然而,查禁“三车”面对的是弱势群体,1200位车主中,多数是残疾人、下岗职工,有的是一家人生存依赖“三车”。

在配合市委、市政府查禁“三车”工作中,麻城市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了《城市交通大家谈》等专题、专栏,宣传查禁“三车”有关政策,及时宣传了市委、市政府查禁“三车”无情取缔、有情操作的详细补偿方案和各项优惠帮扶政策,并对一批自强不息,勇于创业的“三车”车主再就业典型事迹进行了报道。

强大的新闻舆论攻势,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查禁“三车”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市民要求整顿城区交通秩序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树立了再就业先进榜样。

正确的舆论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车”车主心平气和,各项包保帮扶工作、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查禁“三车”工作平稳有序,进展顺利。

街变宽了,路变畅了,城区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更方便了。

其四,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持“民主与科学”的原则。

公开新闻真相,不断扩大老百姓的知情权,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这需要民主观念。

而对新闻力求作出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同时又是高瞻远瞩的解读分析,这就需要科学精神。

由于长期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对待国内重大灾害与突发事件时总是尽量不予报道。

这就违背了民主与科学的原则,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封锁新闻、隐瞒事实真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等。

如2003年我国遭遇“非典”,因隐瞒疫情导致病魔迅速扩散,流毒全球,对人民生命财产、国家经济与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

再如南丹煤矿透水事件中,地方政府借维护社会稳定为名,封杀新闻,封锁信息,最终导致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相反,“非典”发生后,大张旗鼓地公开疫情,及时全面地组织宣传防病抗病医学知识,调整群众对待公共危机的心态,消除了紧张气氛,把群众的议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恢复了社会的自信与安定,这才是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化解危机的有效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