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负责人:姜锡润课程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英文名称:the fundamentals of Marxist philosoph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0+3.0课程学时数:54+54授课对象:人文班本科一年级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作为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还致力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贯彻启发式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吸收近年来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共识性研究成果,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并通过指定学生阅读相关经典著作,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第一节哲学的对象和内容内容: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对象;哲学的主要领域重点讲授:哲学的对象第二节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形态内容:哲学的性质;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历史形态重点讲授: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相比所具有的特点第三节哲学的功能内容:哲学与人类文明;哲学与民族精神;哲学与人生重点讲授: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四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派别;哲学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重点讲授: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意义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形式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当代人类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第一节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内容:实践的本质和特点;实践的历史发展;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重点讲授:实践的本质第二节实践的形态、结构和过程内容:实践的形态;实践的结构;实践的过程重点讲授:实践的基本结构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内容: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实践与物质世界的分化和统一重点讲授: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第四节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及其克服途径内容: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重点讲授:思想路线及其哲学依据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第一节辩证法的演变及其变革内容:辩证法的历史演变;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重点讲授: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特征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基础(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重点讲授: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内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重点讲授:唯物辩证法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第四节辩证思维的方法内容: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重点讲授: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第一节自然哲学的演变及其变革内容:自然哲学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的变革重点讲授:由自然哲学的历史发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变革第二节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内容:自然界对人类的先在性;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前提性;外部自然与人本身的自然重点讲授:外部自然界对于人类活动的意义第三节自然的人化内容:自然人化的实质和意义;人化自然的构成和特点;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重点讲授:人化自然的实质第四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内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当代的生态危机及其实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讲授: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特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第一节社会哲学的演变及其变革内容:社会哲学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观上的变革重点讲授:由社会哲学的历史发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观的变革第二节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本质内容:人类社会的产生;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的基本矛盾重点讲授:实践与人类社会生活第三节社会有机体及其基本结构内容:人类社会的有机整体性;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重点讲授: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及其结构第四节社会发展与社会文明内容:社会发展;社会文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讲授:社会文明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第一节历史哲学的演变及其变革内容:历史哲学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的变革重点讲授:由历史哲学的历史发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变革第二节人类历史的本质和特点内容: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人类历史的进步趋势;人类历史的决定性与选择性重点讲授:人类历史的本质第三节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内容:历史规律的基本特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阶级斗争的规律重点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第四节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内容: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作用;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群众史观与群众观点重点讲授: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观第一节文化哲学的演变及其变革内容:文化哲学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化观上的变革重点讲授:由自文化哲学的历史发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的变革第二节人类对世界的文化把握内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模式;文化的功能重点讲授:文化的本质第三节文化创造和文化交往内容:文化的创造;文化的交往;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重点讲授:文化交往的意义第四节当代全球化与文化发展内容:全球化的文化内涵;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点讲授:全球化对于当代文化的影响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观第一节科学的本质和特点内容:科学与科学活动;科学活动的一般特征;科学的分类重点讲授:科学活动的本质第二节科学的发展内容: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重点讲授:科学发展的规律第三节科学的社会功能内容:科学与社会的物质文明;科学与社会的精神文明;科学与社会的制度文明重点讲授:科学的现实作用第四节现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时代内容:现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教育事业重点讲授:科学技术的现实意义与知识经济时代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第一节认识的本质、结构和基础内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实践基础重点讲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节人类认识过程内容: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观念重点讲授:人类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三节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内容:真理的客观本质;真理的辩证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基本内容第四节认识的辩证运动与群众路线内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重点讲授: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9)第一节价值的本质、特点和形态(3)内容:1价值的本质;2价值的特点;3价值的形态重点讲授:价值的实质第二节价值评价(2)内容:评价的实质和特征;评价的类型和标准;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重点讲授:价值评价的实质第三节价值创造、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2)内容:价值创造;价值选择;价值实现重点讲授:价值选择第四节价值观念(2)内容:价值观念的本质和结构;价值观念的认同、冲突和变革;价值理想与人生境界重点讲授:价值观念的本质及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8)第一节人学理论的演变及其变革(2)内容:人学理论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学理论上的变革重点讲授:由人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理论的变革第二节人的生存(2)内容:人的生存方式;人的需要和利益;人自身的生产重点讲授:人的需要对于人的生存的现实意义第三节人的本质(2)内容: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人的个性与类特性;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本质重点讲授:人的本质的多重理解及其合理性第四节人的价值(2)内容: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重点讲授:人的价值的实现第五节人的发展(2)内容: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以人为本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解放重点讲授:人的历史发展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自编教材),2006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

参考书:〔1〕《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马克思和恩格斯,1995年出版。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恩格斯,1995年出版。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第1版,人民出版社,陶德麟、汪信砚,2005年出版。

四、作业和考核方式作业:做两次以上作业。

任课教师提出与课程有关的主题,学生自己拟定作业题目。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