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产业结构

第三章 产业结构




产业空间结构的第一形态:三次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 产业空间结构的第二形态: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空间分布 产业空间结构的第三形态:多部门产业关系的空间分布 产业空间结构的第四形态:产业内企业关系的空间分布 产业空间结构的第五形态:产业产品结构的空间分布
五、产业结构的种类

按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 的地位的不同进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产业 占的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根据这种方法, 以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 业结构可分为123型、213型、231型、132型、 312型、321型6中类型。可以在图形中表现为金 字塔型、鼓型(橄榄型)、哑铃型(工字型)、 倒金字塔型等4大类,在图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表示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的多少。 (如下图)
第2、3、4、5发展时期属于工业化阶段,第1、6 发展时期分别属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
(4)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和霍夫曼理论
“霍夫曼比例”(霍夫曼系数)用来表示重工业化的 进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以霍夫曼比例数值的5左右、2.5左 右、1左右和1以下为依据,霍夫曼把工 业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以此计算,到20 世纪20年代,巴西、智利处于工业化的 第一阶段;日本、加拿大处于工业化的 第二阶段;英美处于第三阶段。当时处 于第四阶段的国家还未出现。
(三)哑铃型的产业结构
哑铃型的结构又称工字型结构,是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 重较小,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的特殊性结构。这一般是部分发 展中国家或者地区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比如以石油等矿产品出 口为主或者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工业发展又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往 往会形成这种产业结构特征。哑铃型结构根据第一、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 大小不同,有两种结构特征:132型结构和312型结构。 (四)倒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 倒金字塔型结构也就是321型结构,是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 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小,呈现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特征,这是后工业社会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
第一节

概述
一、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的概念
– –
产业体系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产业因各种相 互关系而构成的整体。 产业结构是构成产业体系的各产业之间的联 系及联系方式
第一节
概述



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以从两个角 度来考察: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指示产业间技术 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 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 比例关系。 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产业结构理论和 产业关联理论。
9.7 47.9 42.4 3.3 43.5 53.2
1995
5.8 32.8 61.4 3.5 22.5
(3)钱纳里的经济发展时期标准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发展 时期
1 2 3 4 5 6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1964年 1970年 1982年
100~200 200~400 400~800 800~1500 1500~2400 2400~3600 140~280 280~560 560~1120 1120~2100 2100~3360 3360~5040 364~728 728~1456 1456~2912 2912~5460 5460~8736 8736~13104
二、产业体系的特征



产业体系的系统性:要维持一个社会经济的持 续稳定发展,必须在各产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 例关系。 产业体系的层次性:这一特征要求各产业发展 应当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下,不断追求整 个产业体系的合理化,否则产业失衡将带来负 面影响。 产业体系的有序性:产业体系内各要素的关联 能够束缚子系统的运行,使整个体系在总体上 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的演进就是经济发展 的不同阶段。
小结: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发展规律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看 1 、以农业为主导 2 、纺织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3 、在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 阶段 4 、在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为主导的阶段 5 、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6 、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7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2—5可以概括为
1、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


计算公式为: 其中: K 为产业结构变动值; qil 为报告期构成 比;qio为基期构成比。i 为产业序号,l 表示报 告期,0表示基期。 计算出的 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 大,反之,越小。由于该指标是将各产业份额 变动的绝对值简单相加,故与 Moore 结构变化 值指标相比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但它也存在 着产业结构变动值不能分辨结构演变中各产业 的此消彼长的方向变化的问题,我们在使用中 必须加以注意。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1)配第-克拉克定理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著作 中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 的收入。在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之间收入上的相对差异, 就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20世纪50年代,科林·克拉克对此进一步研究。他收 集整理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 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 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 劳动力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 的劳动力将增加。
(2)库茨涅兹的研究
在配第、克拉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库茨涅兹在深化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 第一、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 的延续,和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中的相对比重一样,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 下降的速度。这在各个国家都是普遍现象。 第二、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 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 或略有上升。这说明对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第二产业有 较大的贡献。 第三、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 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 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 特性,但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快。
第三节 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产业结构变动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指标的方法对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 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产业结构历史演变的过程,进而 分析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认识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指导 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对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我们不仅要研究产 业结构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还要研究产业结构质的 变化,因而研究产业结构历史演变的统计分析指标就 可分为对产业结构量变程度进行测定的统计分析指标 方法和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进行测定的统计分析指 标方法。
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力的比
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 (工业)工业化初期,在国民经济收入中
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也有上升的趋势, 不过初期的上升比较明显,后趋于下降的趋势,应该 说工业收入的比重上升的速度要明显快于劳动力就业 比重的上升趋势
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比重则一直处于上升的 趋势,到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收入在 国民收入的比重开始上升,并不断超过工业收 入。(可以用产业所占比重的结构图表示)
(一)对产业结构的量变程度进行测定的 统计分析指标方法


在明确了产业分类与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可对不同产 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及成果的总量和由其算出的产业结 构按时间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时间数列,从动态上分 析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 时间数列是由统计指标及其所属时间两个要素构成的, 编制反映各产业总量和结构变化的动态时间数列,是 研究产业结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变化预测的统计分析 的首要方法,因为研究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其它任何 方法都是以各产业的总量与结构的时间数列的分析为 基础的。对产业结构量变程度进行测定的统计分析指 标方法就是在其时间数列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和研究的。

19世纪90 年 代 20世纪20 年 代 1960-1965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就业比重 GDP比重 就业比重 42.7 72 21 13



38 30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36.3 17.9 44.1 15 42 28
28.1 37.7 34.2 11.2 41.3 47.5 55 29 2 22 31 38 23 40 60 27 7 2 34 34 26 39 59 72 74
(一)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 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也就是123型结构,是指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最大,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都很小,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以第一产 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农业社会或农业国的产业结构特征。 (二)鼓型的产业结构 鼓型结构又称橄榄型结构,是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 大,第一、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 工业社会或工业国的产业结构特征。其中,鼓型结构根据第一、第三产业 的相对比重大小不同,有两种情况:一是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于第三产业, 这是工业化前期的结构,农业的比重还比较大,呈现出213型结构特征;二 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比第一产业大,这是工业化后期的结构,服务业的比重 已经超过农业,呈现出231型结构特征。
三、产业结构的时间形态

产业时间结构的第一形态: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产业时间结构的第二形态:三次产业结构 产业时间结构的第三形态:产业部门结构 产业时间结构的第四形态:产业的技术结构 产业时间结构的第五形态:产业的组织结构 产业时间结构的第六形态:产业的产品结构
四、产业结构的空间形态
产业经济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