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孙子兵法》①中的战略管理思想摘要: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也同样适于今天的和谐管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而其中的指挥、组织思想,造势思想,因利而动思想都是很好的管理思想的体现。
再次我们可以了解到赏罚有道惟民是保民主集中破除成规,出奇制胜知彼知己知人善用等战略管理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孙子兵法》古代管理思想战略管理在我国浩翰的古兵书海洋里,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也同样适于今天的和谐管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以致成为目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
孙子②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他是一位高于军事战略研究军事战略的巨人。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超越兵法研究兵法的巨著。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指导用①《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②孙子,兵家,名武,汉族。
字长卿。
孙武,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
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
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
兵打仗的兵书,也是一部指引我们如何人生战场上取得胜利,如何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曾让许多管理人员受益匪浅,助一大批企业家成其事业。
本文试图分析《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希望能从中得出一些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观点。
一、战略管理思想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孙子在《谋攻篇》中论述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子军事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均具有独创性。
为达此目的,应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实现之。
《孙子》继而论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笔者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字面意义是:不经战斗而迫敌降服。
其本意是:以实力为后盾,不通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
其要义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的斗争,用全胜的计谋争胜于天下。
孙子的“全胜”思想运用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要在各个方面提升组织的能力,在做大做强之后,自然所向披靡,无人敢挡,“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这个层次是一切管理的最高境界,看似“不战”,背后却是比别人付出千百辈的“战”,因为管理者已经将“战”的形式蓄于平时的工作中,势力的逐日提升或许被对手忽视了,却在突然的某一天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所以,精明的管理者总能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上得胜而归;不注重战略战策的管理者虽用尽心机,最终却血本无归。
“伐谋”就是要在管理中多开动脑筋,深思熟虑,精密策划。
“伐交”就是要重视搞好公共关系,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正确客户的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指挥、组织思想。
《行军篇》讲:“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曹操注释说:“文,仁也;武,法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士卒要进行明理教育,要辅以法纪来约束其行动。
《势篇》③讲:“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曹操注:“部曲为分,什伍为数”。
“部曲”、“什伍”皆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名称。
这句话是说,管理部队要依靠组织编制来统一众人的行动,如此就能“治众如治寡”。
该篇又讲:“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旌旗”、“金鼓”皆古代作发令联络使用的通讯工具。
这句话是说,指挥部队要依靠通讯联络之力协调众人的步伐,如此就能“斗众如斗寡”。
《孙子》中的一系列指挥、组织的论述,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3. 造势思想。
所谓造势,就是造成一种最佳的态势。
《孙子》的《形篇》、《势篇》都强调了这一思想。
其要求通过指挥、组织,造就“善战人之势”,而这种“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石借山势,则“不可遏也”。
《孙子》书中还阐述了如何造势的各种做法,如《九地篇》所说的并兵向敌,《军争篇》所说的三军夺气,等等。
这种造势思想和种种造势的做法,在今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应当很好借鉴的。
军事斗争敌我双方力量的较量是在战斗中见高低,而企业竞争双方力量的对比通常总是通过产品反映出来。
所以企业家造势的威力要体现在产品上,即看谁拿到市场去的商品经得起消费者的苛刻挑剔。
谁家商品物美、价廉、质优,服务周到,最符合消费者要求,谁便可取胜。
《孙子》中讲究造成“以谥称铢”的胜兵之势。
“镒”、“铢”皆三代重量单位,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
这就是说,造势要造成压倒敌方的绝对优势之势。
企业家造势,就要生产出很有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以此制胜竞争者。
4. 因利而动思想。
在《作战篇》④里,孙武曾把战争所耗与战争所得作对比,分析了战争拙速与巧久的利弊关系。
他认为,作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力求速胜。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文也”。
何延锡注说:“速虽拙,不费财力也;久③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陈形也)名(旌旗也)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石也)投卵者,虚实是也。
④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虽巧,恐生后患也。
”由此可见,孙武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军事家。
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他是极讲效益的。
《用间篇》里还有一段颇具见地的论述,其大意是说,出兵作战耗力耗资巨大,国不得安宁,民不得生息,战事数年,是为了“争一日之胜”,如果吝啬爵禄在金百不重用间牒,那就“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今天企业家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如何安排投入与产出,讲求经济效益;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如何合理使用资金,敢于把巨金用在刀刃上?从上述《孙子》因利而动的思想中,将会得到重大的启发。
5、做具备“智、信、仁、勇、严”素质的管理者。
孙子在首篇《计篇》⑤中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必须具备这样五种品德,因为上述品德也被学术界称为“将帅五德”。
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才能将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管理好。
“智”,智谋才能。
正如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指出:指挥官的职位越高,智力、理解力和认识力在他的活动中就越起主导作用。
孙子把“智”放在“将帅五德”之首正说明了这一点。
“信”,诚信,以诚信管理团队,以诚信对待合作伙伴,这样才能被人认可。
“无信,不以立”也就是这个道理。
“仁”,仁慈、爱护员工。
“仁德”是对内而言,“诡道”是对敌而言。
对员工仁爱,才能凝聚起向心力,提升组织人气,让员工甘心情愿地为组织尽力尽力。
“勇”,勇敢果断。
在现代竞争如此激烈,商场风云瞬间万变的今天,一个管理者必须有勇有谋,果断坚决,该出手时就出手,机会一到就决不畏畏缩缩。
“严”,执法严明。
“五德”中,“严”与“仁”似乎是对立的,但如将两者结合起来,严可能就严得有情,仁可能就仁得有理。
⑤“计篇”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支撑点,战争无筹划不足于取胜,事业无计谋不足以成功,把握住了计谋就把握住了成功之道。
二、战略管理具体手段1.赏罚有道比如在《作战篇》中说“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战者,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他的意思是说,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资奖励。
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对于敌俘,要优待和保证供给。
在企业里,合理的有公信力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惟民是保孙子在《地形篇》中指出将领应该做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⑥。
那么作为组织的管理者也应该进不企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员工,符合组合组织的利益,这才是做人做官的高境界。
给员工一分的关心爱护,员工将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才是高明的管理者的管理办法。
是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大家自然记得,那种居功自傲,做出了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领导者,是没有人能信服的。
3.民主集中在《兵势篇》中孙子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⑦,也就是说一般的作战,总是以“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
做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
“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象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呢?在人⑥译:战不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失利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⑦以正合:以正面作战。
奇正相生:奇正会相互转化。
们所研究的领导风格中,民主型和专制型的领导风格虽然各占一定的比例,但是那只不过是民主型的领导在管理中比较多地采用民主的方式而已,民主和专制都不是绝对的。
有效的管理和领导,要将民主与专制相互统一协调起来,在决策之前采用民主的方式可以采纳众人之长,避免决策失误,而当决策以后,则必须具有勇往直前、克服一切非议的决心与自信。
4、破除成规,出奇制胜《势篇》中这样论述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九地篇》中也说:践墨随敌,以决战事⑧。
这项战术在管理、营销等领域都被人津津乐道。
强调“践墨随敌”,旨在告诫世人见机行事,灵活多变,变化莫测,出神入化,才能智高一筹,棋胜一着。
只要知变善变,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战无不胜。
企业在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内外因素分析,根据新情况灵活调整具体方案,才能使预测与现实相结合,制订出对手意想不到的方案。
5、知彼知己孙子关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相关论述,深刻结识了信息在军事指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商场上也是一样,一个企业的兴旺繁荣同样离不开丰富、有效信息的支持。
企业管理中信息管理应该做到:信息掌握要全面、准确、及时。
6、吃亏并不是坏事《九变篇》⑨中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