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市女性美好生活方式研究报告

都市女性美好生活方式研究报告

新青年女性对美的需求千姿百态 除了漂亮脸蛋,新青年也通过对身材的科学管理,创造“高颜值”,追求身材健美和凹凸有致
《2018新青年LIFESTYLE-洞察报告》
对于男明星代言,女性怎么想?
男明星代言女性产品祖师爷
1996年,木村拓哉接拍了一支口红广告,这是首次由男艺人代言女性口红。不要说当时,即 使是早几年的化妆品广告普遍由女明星代言,但日本化妆品公司嘉娜宝Kanebo破天荒地邀请 了当年仅有24岁的木村拓哉来拍摄口红广告,这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代言口红的男星,那两条广 告在当时几乎轰动了全日本。
CBNData 《中国线上零食消费趋势报告》
2/零食:爆款零食消费主力军,超男性2.5倍
爆款休闲零食主要购买者为女性,尤其在产品初期和早期,进入爆发期和成熟期后接受范围增广,男女比例差异缩小,说明女性对休 闲食品流行关注度远高于男性
29~50岁女性是第一批种草员;19~22岁女性关注流行,及时跟进,更容易带动潮流
2/用户更愿意花钱吃;更容易受评价影响
用户餐饮单价增长显著,消费能力增强,越来越倾向于品牌餐厅消费 9成用户易受内容影响,近6成用户会以美食点评网的消费者评价为重要参考
中国烹饪协会《2016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3/女性餐饮消费特点: 重体验,品质不将就;线上点餐,争做下午茶小公主;易为情怀买单
拒绝夜宵 拿铁续命
进口零食最可爱 奶茶爱好者 网红跟随者 酒界新人
烘焙达人 火锅跟随者 水果信徒 奶、糖教徒 情怀消费者
附:美食APP指数
易观千帆指数
美丽主义
单元目录
1. 新时代颜值经济现象 2. 新时代美丽市场 3. 爱美用户画像研究
新时代颜值经济现象
新青年女性对美的要求:漂亮脸蛋+凹凸有致的身材
速溶咖啡王者地位不容动摇,但占比及增速均出现下滑态势;胶囊咖啡/滤挂式咖啡增势明显
CBNData《2018中国咖啡行业洞察报告》 咖门、美团点评研究院
7/酒水:她时代来临,女性市场潜力巨大,女性愿为喝酒花更多钱
女性市场对于酒类品牌来说具有很大潜力,客单价增速远高于男性 女性葡萄酒消费有追赶白酒消费的趋势,远高于男性葡萄酒消费
《中国城市夜宵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
爱吃的猪猪女孩
火锅、咖啡、奶茶、零食、水果、奶、糖、葡萄酒、烘焙甜品…… 除了夜宵,她们通通都爱
他们是探索美食的小雷达,爆款美食的追踪器
80、90后 都市白领、学生 关注营养健康 注重品质与品牌 注重效率与便捷 网购达人 热爱发现美食
身材管理严格 颜值正义 爆款追踪器
2018
都市女性
美好生活方式研究报告
美食主义 美丽主义 视听主义 健康主义 女儿国APP
附:延伸阅读
美食主义
单元目录
1. 食饮行业热门现象与分析 2. 食饮行业细分品类下的女性表现 3. 用户画像 4. 美食APP指数
食饮行业热门现象与女性表现
1/餐饮消费五大趋势:效率化、健康化、精致化、极致化、特色化
近80%女性在点餐时希望在线自助完成;75.5% 每次外出就餐花费>100元,其中36.3%花费>200元 手机点餐用户整体偏年轻,其中女性超过54%,比男性高10%,线上点单偏好快餐小吃;不爱夜宵和早餐,对下午茶需求很高;零食、
饮品、生鲜、面包、奶茶等都是女性的心头好 女性重品牌重情怀,情怀类餐厅中,女性消费者占比,比男性高10%
口感、卫生最重要
艾瑞咨询;超级课表
9/夜宵:拒绝夜宵,长沙妹子爱唱反调,充当夜宵女王
90后夜宵人群占6成, 80后也近2成 ,40岁以上夜宵战斗力下降,仅14.5%;其中, 西安“90后” 占西安整体人群54.47% 在夜宵品类中,以小龙虾为代表的小吃成夜宵首选, 其次是各类快餐,火锅位列第三 城市夜宵消费人群中,女性仅占38.78%,但长沙女性夜宵比例较为突出,占长沙总消费人群的44.35%,高于其他城市
每月200g的普通用户占一半,每月超过200g的高用量用户也接近一半。说明黄油用户要么是心血来潮要么是长期用户 最受追捧的网红黄油菜谱:雪花酥,2017年下半年开始走红,被做过次数超过2.3万次;其次是蛋黄酥、毛巾卷和脏脏包
下厨房用户研究问卷调查
4/火锅:火锅发展稳定,女性为主要贡献者,95后、泛90后成主力
美团点评《2018中国火锅品类专题报告》
5/奶 奶盖和现煮奶茶 – 多风格多口味 热门茶饮喜茶&奈雪の茶品牌女性爱好者占比高达58.26%;年轻人较多,超9成为16~35岁,喜茶&奈雪の茶人群主力军16-25岁,占
比超5成
CBNData、口碑《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极光大数据《网红奶茶店人群研究报告》
CBNData《2018中国咖啡行业洞察报告》 咖门、美团点评研究院
6/咖啡:“大众情人”是拿铁;咖啡奶、糖不能少;王者速溶走下坡
16个数据提取城市中,15个第一名是拿铁;消费者依然对糖、奶充满热爱:无奶无糖美式咖啡几乎跌出榜单;牛奶+咖啡+糖的组合, 大众接受度最高;星巴克客单最高;烘焙类最受欢迎的是提拉米苏和松饼
2017~2018年前两个季度,全国火锅店数量从30万增长达近40万;六大派系火锅,川渝火锅占绝对优势,粤系火锅增速最快,达49.2% 20~40岁用户占火锅消费用户整体近九成;30岁以上用户更爱北派火锅、粤系火锅,30岁及以下消费用户更爱台式火锅 火锅整体消费男女比例4:6,女性在各类火锅占比中均超过男性
极光大数据《网红奶茶店人群研究报告》
6/咖啡: 线上线下都是领导者;线下,是年轻人的特权;线上,通吃全年龄
线上(占7成)线下(占6成),女性都是咖啡界领导者,线上消费一二线城市女性占比近半 从年龄上来看,线下, 20-35岁的年轻人是主力军,占比75.3%;线上,36~50岁的“熟男熟女”逐渐增加,但19~35岁仍是消费主力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口碑《2018手机点餐趋势洞察报告》 《2017国民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新餐饮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4/女性餐饮消费趋势: 越大越爱买食品和居家用品;注重身材管理,吃要营养健康低热量
以上海静安区女性为例,随年龄增长,消费结构中食品和家居等家庭消费行为占比提升,美妆饰品与服装等个人投资行为占比下降 一线都市女性更愿意为控制热量摄入而调整饮食结构,16%的28~45岁的都市女性表示“拒绝辛辣,油腻的食物”;以80、90后为主的新
广告播出后那款口红就卖到脱销再脱销
明星偶像效应明显:“我‘老公’强烈安利,因此我不能不买”
还有比自家的idol更有致命杀伤力的人吗? 显然没有。 以前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拥有与代言女艺人一样的魅力,但现在激起购买行为的冲动是 “我的idol认为女生涂这个好看,因此我必须要买下”。
致命案例: PG ONE与雅诗兰黛合作的大片,9月4日释出,9月5日正式开售,其中PG ONE的代言色,在一天之内便脱销。
64.6%的生鲜电商用户为24~35岁人群,消费能力较强 个人收入8000元+用户占比高达43.6%;已婚有子女的生鲜消费力更强,中产家庭成为线上生鲜消费的主力;女性作为家庭消费重要
决策者,在其中参与程度较深,发挥重要作用 女性目前在生鲜电商整体来看没有明显优势,但京东到家、每日优鲜超6成为女性用户 生鲜品类中,水果、奶制品、海鲜水产分别以70%、51.3%、30.8%占据用户最爱买的前三名,质量是首要考虑因素
Ipsos《2017中国零食与饮料市场十大趋势盘点》CBNData 《中国线上零食消费趋势报告》
2/零食:进口零食2/3被女性消化,泛90后买且分享,有望成最大客群
进口零食整体增长迅速,2013年top 10 仅有3个进口品牌,2015年top 10 已达7个;其中,休闲零食占比最高,接近40% 购买进口休闲零食的女性超过2/3,并逐年上升,其中,泛90后女性是近年亮点,将有望成为进口休闲零食第一大客群 虽然泛90后女性单笔购买金额并没有大幅增长,购买次数却迅速增加,这可能与泛90后女性更习惯于网购及善于分享购物经验有关
CBNData 消费大数据
8/饮料:口味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因素;奶制品是女大学生首选
大众口味来看,53%的消费者购买饮料时,口味是重要选购因素。72%喜爱水果口味饮料;74%的消费者期待饮料口味创新 大学生行为分析来看,男女消费重心不同,但都好“吃”;大学生饮品以奶制为主,女生最爱奶制品;小卖部、大型超市为主流渠道,
易观数据;艾瑞咨询《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2/零食:女性撑起零食半边天,独爱饼干糕点、蜜饯干果和坚果炒货
女性以近65%的比例连续多年撑起食品网购的大半边天,占据绝对主力 95后和泛90后女性渐成消费主流,在饼干糕点、蜜饯果干和坚果炒货比重尤其高。糖果巧克力最受23-28岁年轻人喜爱,占比相对最高 女性(46%)、一线城市消费者(45%)、高收入族群(51%)更愿意购买更贵一些的独立小包装产品
青年中,贡献了92%的健身餐订单,其中,女性占70%
《2018新青年LIFESTYLE-洞察报告》《从静安女子图鉴到青年消费趋势研究》极光大数据《都市熟女图鉴》
食饮行业细分品类下的女性表现
① 水果生鲜 ② 零食 ③ 面包甜点 ④ 火锅 ⑤ 奶茶 ⑥ 咖啡 ⑦ 酒水 ⑧ 饮料 ⑨ 夜宵
1/水果生鲜: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占得芳心,水果、奶制品最受青睐
CBNData 《中国线上零食消费趋势报告》
3/面包甜点:女儿国中女儿城,烘焙市场几乎为女性霸占
菜谱类APP女性用户超7成;其中,下厨房几乎是“女儿国”,女性用户逼近8成 厨房消费品的主力军:26~40岁的女性,也是黄油消费的主力军
《 2017年8月菜谱app行业报告》下厨房用户研究问卷调查
3/面包甜点:普通玩家和专业玩家各一半,雪花酥、蛋黄酥是最爱
体验舒适、性价比高、环境时尚的休闲餐饮日益受到欢迎 带有特色(地方化、情怀化)或与IP跨界、创意菜等具有个性特色的店开始逐渐流行 单品类精品化发展,带动餐饮消费不断地细分以及多元 一些健康品类、菜品日益流行,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提升 以小吃、茶饮为代表,网红、爆款品牌不断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