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及特点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2)政治、社会结构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4)历史 人文等特殊因素


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 (1) 动态性。即社会保障水平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 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变化。 (2) 刚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只能提高不能下降, 社会保障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社会保障项目只能增不 能减。 (3) 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社会保障 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和经济的发展 带来负面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处在一个范围之内, 在这个范围之内,社会保障制度能够良性运行,并能够促 经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 (1) 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有直接的关系。 社会保障水平能够客观的描述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并且 通过国际间、地区间的比较,更好地总结和探索社会保障 的政策制定、未来发展及其良性运行。如果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则政府和用人单位就可能难以承 受,导致财力紧张、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 展;反之,社会保障程度过低、保障项目过少,则不能充 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具有一定 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 (2)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 适应。 (3)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 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助于促进就业与统 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判断标准,概括 起来,即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公民一定的 经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稳定 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 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社 会保障的良性运行。
社会保障学
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水平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6.1.1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Social Security Level)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 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常 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 与GDP的比值来反映。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 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 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集中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力用于提高 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用 GDP作为衡量指标,以比例的形式来反映,由于 消除了测量方式的不同而可能带来的不可比性, 所以有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和阶段之 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也有利于数据的获取。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

6.2.1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标准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相对性范畴,它是相对于国 民经济发展程度而言的,同时也是一个质与量相 对统一的范畴。从量上讲,有“高”、“低”之 分,具体衡量方法是社会保障费用总额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百分比;从质上讲,是“适度”、“不适 度”之分,具体衡量标准是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 否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 力相适应;从质与量的统一生看,社会保障水平并 非越高越好,而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2)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 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的研究,可以发现社 会保障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投资 比例和效率、全社会的储蓄能力、社会失业率等的影响, 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经济制度。 (3)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从社会保障的直接对象上看,社会保障的性质主 要是“保护”,通过首先保护那些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 某些特殊帮助的人群,进而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所以通 过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可以了解和发现社会成员的生 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掌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 制与规律,从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和繁荣。
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可以探索出社会 保障制度与其外在环境要素之间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中加以运用。 具体地说,社会保障水平具有下列功能和意义: (1)客观描述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并进行国 际、地区间的比较,探索、总结和运用社会保 障制度发展与运行的自身规律。 (2)通过增加设置不同的控制变量,可分类计 算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行业、各地区甚 至各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子指标,进行综 合的分析比较,促使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合理 化与内部优化。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 基本方法: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 实证分析是基于历史资料评价社会保障水 平 下面看一个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的例子


一、广东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首先要求计算国家 (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现有社会保 障支出统计指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支出构 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 伤生育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社会 保障补助。

社会保障水平指标 为了衡量、表现社会保障水平,人们一般采用的 标准是社会保障水平指标,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 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作为 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社会保障水平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 ×100%

我国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三个方 面,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就是社 会保险费用支出、社会福利费用支出、社 会救助费用支出、社会优抚费用支出三个 部分的总和。

(3)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 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与其经济、社会效应 的分析,确定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评价社会保 障运行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控制。 (4)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与社会保障自身发展趋 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可以建立起 “社会保障警戒模型”,构成社会保障预警系 统的核心,用于预测社会保障的未来趋势,避 免出现社会保障的财务危机,促使社会保障制 度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