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心血管疾病
AMI患者进行发病前2小时应激事件
吸烟
激动
极度疲劳
饱餐
(>20支/小时) (吵架、生气、兴奋) (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
A %)
3例
(4%)
B 型行为组12例 7例(58%)
1例(8%)
0
4例
(33%)
P值
均<0.0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8(1):11
性格与疾病的关系
A型性格的人:血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较高;平时精神紧张 度就很高,稍遇刺激,就会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长期如此,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具有A型性格 的人,常使自己身上的其他痼疾加剧和恶化,从而较之同类 疾病患者较早死亡。 B型性格者相反:这种人多表现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 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研究表明,长寿人群中,B型性 格者占83%。 C 型性格者:抑郁心理状态打破了体内环境的平衡,干扰 免疫监控系统的功能,不能及时清除异常突变细胞,这类细 胞极易引发癌症。
情绪障碍与冠心病的关系 1978年美国心肺血液中心的专家会议确
认在就业 的美国公民中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 危险素之一。Roseumen 认为冠心病的传统 危险因素是在A型性格的“增益效应” 促进 后才发生作用。
情绪障碍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关系
AMI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激动及劳累。
对80例 AMI 症状发 作前2小时应激事件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暴怒的概念 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性格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说话声音响亮,走路急促,常有 时间紧迫感;心胸狭窄,并具有泛化式敌意心理,往往树敌 太多,动辄发火性格急躁,没有耐心;求胜心切,追求成就 ,有很强的事业心;动作敏捷;时间观念强;情绪容易波动 ;对人有戒心;缺少运动。 B型性格者相反:心胸开朗,与人为善。性情随和,不喜欢 与人争斗;生活方式悠闲自在,不争名利,对成败得失看得 较淡,不太在意成就的大小,对工作生活较容易满足;工作 生活从容不迫,有条有理;时间观念不强。 C 型性格者主要表现为内向、缄默和抑郁。愁善感,情绪压 抑,性格内向,常常克制自己的情绪。
几个有关概念:
情绪 抑郁 焦虑 暴怒 性格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情绪(emotion)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的表现
愉快/积极 良好作用
劳动效力
有利健康
情绪分
“人逢喜事精神爽”
不愉快/消极
不利作用
劳动效力
疾病/死
周瑜被禇葛亮气死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
情绪与心血管疾病
任海
201405
目录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病 双心病筛查和治疗 双心病致病机制 双心疾病治疗药物介绍
目录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病 双心病筛查和治疗 双心病致病机制 双心疾病治疗药物介绍
社会在发展,疾病在变化,对疾病 的认识也在进步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20世纪70年代
1922年 心身医学△ 1918年 心身概念★
促成
情绪障碍 心血管疾病
加重
历史回顾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就提到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並指 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西方医学的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460~377B.C),也作了相关的论述。
1920年著名生理学家Cannon经实验证明一种化学物 质(称之为交感神经素)在情绪与器官功能的关系上 起媒介作用。
精神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苏联卫国战争时,斯大林格勒被围期间, “围城性高血压”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忧郁等因素都会通过大脑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临床工作中常常可遇见不良情绪诱发高血压,
在八十年代初,因评职称本单位就发生过两起不幸 的突发事件,造成一死、一残的悲剧,两位中年教 师因职称未评上,很想不通并十分气愤、激动引起 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脑出血、深昏迷,虽经积极抡 救一位教师仍未能挽救过来(平时身体健康,是学 校足球队员,无高血压史),另一位虽然经抡救存 活但造成严重致残偏瘫。
生物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德国精神病学家 Heinroth △ Deutsh *美国医学家G.L.恩格 1977年提出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 odel)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 psycho—socialmedical model)的转变,心血管疾 病的心身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抑郁的概念(depression)是一种消极悲观的 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忧心忡忡, 愁眉不展,毫无生气,度日如年,甚至自杀。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焦虑的概念(anxiety)表现为紧张恐惧、顾虑重 重,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过分担心发生疾 病及其不良后果。
Selye 提出了著名的“应激学说”(Stress theory) : 认为人在遭受压力时会产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皮质系统反应
调节成功
恢复平衡
调节失败
疾病死亡
类似动物遇袭击时的本能反应----“战斗/逃跑” (fight or flight)
1930年Dunbar医生提出“心身医学”和“心身 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创立世界 上 第一个“心身医学会”,专门研究心理和 社会因素 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 是一门跨学科的边 缘学科近年又提出“心理心血管病学”( Psychocard -iology)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冠状A正常的AMI发病机制
Verrier的研究认为与冠状A痉挛有关,同时也使 血小板聚集增加。极度的愤怒及激动 冠状、 A痉挛(可持续到发作后20’左右) 导致受累 的冠脉血流完全中断 ST段提高 AMI。
病例:
张XX,男性,35岁, 2001年元月23日因胸痛3小时入院, 诊断为下壁AMI入院。ECG及心肌酶测定均证实此诊断,经作 冠脉造影,正常。仅在造影中发现右冠状动脉痉挛,用硝酸甘 油后缓解。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均正常,不吸烟。发病之前 有明显的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