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分级管理
一级 轻度间歇
二级 轻度持续
三级 中度持续
四级 重度持续
治疗前严重程度评估
日间症状
<1次/周 发作间歇无症状
>1次/周 但<1次/天 可能影响活动
每日有症状 影响活动
持续有症状 体力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 ≤2次/月 >2次/月 >1次/周———
<20%
≥80% ———— 20~30%
儿 童
❖ 在儿童和成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不断提示哮喘诊断不清,其结果导致治疗的不当
哮
喘
诊
断
及
治
疗
(2002)
[哮喘的定义]
❖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及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哮喘的定义]
❖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
儿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易患因素 特应性 性别 致病因素 室内致敏原 室内螨 动物过敏原 蟑螂过敏原 真菌 室外致敏原 花粉 真菌 职业致敏
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
诱发因素 呼吸道感染 小样出生儿 饮食 空气污染 户外污染 户内污染 吸烟 被动吸烟 主动吸烟
以下情况应注意
❖ 如果病人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或持续10天以上才恢复,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
才好转,则应考虑哮喘。
❖ 如果按照哮喘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排除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先天性上下
气道畸形、心源性哮喘等可具有喘息、气促或胸闷的疾病。
症状 肺功能受损 气道高反应 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 哮喘发病金字塔
轻度间歇或持续
轻度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哮喘的药物治疗
快速缓解用药
❖ 速效吸入型 2受体激动剂 ❖ 短效口服 2受体激动剂 ❖ 抗胆碱能药物 ❖ 甲基黄嘌呤 ❖ 全身性皮质激素
长期控制用药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 吸入长效 2激动剂 ❖ 口服长效 2激动剂 ❖ 抗白三烯药物 ❖ 甲基黄嘌呤 ❖ 色甘酸钠/尼多克罗米 ❖ 全身激素减量疗法
性。6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 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
以下情况应注意
❖ 一些年幼儿其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性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
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并被给予无效的抗生素或镇咳药物 治疗。此时给予抗哮喘药物治疗是有益的,并有助于诊断婴幼儿期哮喘,故具有以上特点 的婴幼儿还是可以采用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名称。
60~80% ————
>30%
≤60% ————
>30%
治疗期间严重程度分级
❖ 当患儿已经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则应根据其目前的严
重程度和目前的治疗级别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期间严重程度分级
目前严重 程度分级
轻度间歇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轻度间歇
原先治疗级别 轻度持续
重新综合判断分级
哮喘诊断程序
❖ 病史, ,过敏原皮试 ❖ 最大呼气流量及其变异率( ) ❖ 肺功能(1) ❖ 支气管扩张剂试验( 1%) ❖ 气道反应性测定(201) ❖ 血特异性(食物和吸入过敏原)测定 ❖ 诱导痰 计数 ❖ 抗哮喘的试验性治疗
诊断标准—儿童哮喘
❖ (1)反复发作的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 (2)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
诊断标准—儿童哮喘(所有年龄组)
❖ (5)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
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1>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 动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支气管舒张实验
❖ (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溶液或气雾剂 ❖ (2)以0.1%肾上腺素0.01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次) ❖ 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分钟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
哮喘的分期
❖
为了便于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将哮喘全过程划分为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临床缓解期是指哮喘患儿症状、体征消失,1或
≥80%预计值,并维持4周以上
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包括新发生的哮喘患儿和既往已经被诊断为哮喘而长时间未应用药物治疗的患儿 ❖ 一般根据治疗开始前1个月内喘息发作的频率、程度、肺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分为4级
哮喘炎症发展过程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激素反应
时间
慢性炎症
结构改变
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
❖ (1)持续咳嗽>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闻到特殊气味
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
❖ (2)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 (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 (4)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儿童哮喘分级管理
ISAA C Phase One
Wheeze in last 12 mths 13-14 yr age grp
20% 10 to <20% 5 to <10% <5%
1998;12:315-335
1998
哮喘诊断和治疗不足 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 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哮喘未能得到充分诊断的问题
哮喘的病理生理
黏液栓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Th2 细胞
黏液腺 分泌增加 增生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成
过敏原
肥大细胞
嗜酸粒细胞 神经激活 上皮脱落
中性粒细胞
血浆渗漏
上皮下纤维化 感觉神经C激活
胆碱能反射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增生 / 肥厚
哮喘的长期管理——
❖ 向病人或家属询问:病人是否有下列情况? ❖ 喘息反复发作? ❖ 夜间或晨起是否有剧烈的咳嗽或喘息? ❖ 运动后咳嗽或喘息? ❖ 暴露于空气中的过敏原或花粉后出现咳嗽,喘息或胸闷? ❖ 感冒“下侵胸部”或需要十天以上才能好转? ❖ 服用哮喘药物?病人需要多长时间服用一次? ❖ 用呼吸量测定法或峰流速仪测定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