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目的: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子宫颈癌前病变。

方法: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肉眼筛查和巴氏染色法。

结果: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74.2%,治疗有效率68.2%。

其中普查出农村妇女阴道炎疾病感染率是48.7%,治愈率是77.3%;患有宫颈炎的患者占46.2%,治愈率72.8%;患有盆腔炎的患者占30.8%,治愈率64.9%。

通过宫颈刮片巴氏染色初筛查出子宫颈癌前病变,Ⅲ级及以上的妇女757例,通过阴道镜检查76例有宫颈病变,并取子宫颈活检送病理,行利普刀宫颈锥切术,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余宫颈炎患者治疗率为72.8%。

结论:普查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是非常有效的改善妇女身体健康的方式,在维护妇女平等地位的同时,也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妇科常见病。

女性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易受污染。

阴道是月经、性交、分娩、宫腔操作必经之道,容易受损伤及外界病原体的感染。

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水平低下,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许多妇女不注意经期卫生和性卫生,致病菌容易上行感染,侵犯子宫、附件,可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道健康,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宫颈癌不但在女性器官肿瘤中占首位,而且也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疾病。

宫颈癌是目前严重危害妇女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且是唯一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妇科恶性疾病。

我们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在农村逐步展开对妇女免费普查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且对检查出妇科疾病的妇女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7月-2011年7月对本市35~59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普查生殖道感染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共采集7.5万人的标本,其中35~48岁的育龄妇女35 804人,查出阴道炎患者26 980人(占75.3%),盆腔炎患者10 186人(占28.4%),盆腔炎合并阴道炎及宫颈炎患者有17 854人(占49.8%),宫颈炎患者28 106人(占78.4%);48~59岁的妇女有39 196人,其中阴道炎患者9569人(占24.4%),盆腔炎12 916人(占3
2.9%),宫颈炎6560人(占16.7%),盆腔炎合并阴道炎,宫颈炎的患者有3458人(占8.8%)。

1.2筛查方法实验室通过做白带常规诊断各种阴道炎,做妇科检查诊断宫颈炎,妇科B超检查盆腔炎性疾病。

用肉眼筛查即宫颈醋白肉眼观察实验(VIA)和碘实验(VILI)及巴氏染色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对筛查出有妇科疾病的妇女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VIA/VILI检查阳性者,用宫颈刷在宫颈管内转1周,停留3~5 s,取宫颈分泌物涂片,做巴氏染色涂片检查,结果为Ⅲ级及以上的患者给予阴道镜检查。

对阴道镜检查结果有异常的妇女,取子宫颈活检送病理。

1.3评定标准肉眼筛查即宫颈醋白肉眼观察实验(VIA)和碘实验(VILI)筛查宫颈癌前病变。

VIA/VILI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阳性预测值低,一般在欠发达地区将其作为首选的初筛手段。

研究表明,VIA方法筛查CIN2级以上,宫颈癌病变和宫颈癌的灵敏度6
2.5%,特异度95.9%,阳性预测值99.6%[1]。

由于经济状况欠发达,本市对农村妇女还不能免费进行子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应用VIA/VILI作为初筛,对其阳性者行巴氏染色涂片分级检查,巴氏染色结果为Ⅲ级及以上者再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妇女在子宫颈3点、
6点、9点、12点处取活检送病理,病理报告作为最后诊断,或者建议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查,结果异常者行利普刀手术,切除送病理。

女性生殖道感染包括外生殖道感染和内生殖道感染。

阴道炎性疾病可以通过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经过实验室做白带常规,化验结果评定各种阴道炎。

内生殖道感染是盆腔炎性疾病[2]。

最低标准是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附加标准宫颈或阴道异常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见大量细胞,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特异标准B超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

2结果
检查患有阴道炎的妇女36 549人,给予红核妇洁洗液10 ml,1次/d阴道冲洗,对各种阴道炎患者局部对症放药,治愈28 256人(占77.3%),其中6438人不配合治疗或拒绝治疗。

对各种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疗程治疗,治愈15 008人(占64.9%),好转3236人(占14%),手术1101人(占4.7%)。

宫颈炎患者31 564人,包括宫颈糜烂20 142人,宫颈肥大2562人,宫颈纳氏囊肿8860人。

对宫颈糜烂Ⅰ度、Ⅱ度轻的患者和患有宫颈纳氏囊肿的患者给予宫颈微波治疗后,用聚甲醛磺酸溶液隔日用药,4~5次用药后,一般2~3个月痊愈。

对宫颈糜烂Ⅱ度重、Ⅲ度的患者做利普刀宫颈环形锥切术。

肉眼筛查阳性者做巴氏染色分级,检查Ⅲ级及以上者有2017人(占总筛查人2.6%)。

经过阴道镜检查,取活检送病理或建议做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查或行利普刀手术,送病理做最后诊断。

宫颈炎患者治愈23 006人(占72.8%),对不配合治疗或拒绝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半年做妇科检查1次,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健康者每年做1次体检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3讨论
通过对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普查结果可以看出,35~48岁的育龄妇女比48~59岁妇女阴道炎和宫颈炎、盆腔炎发病率都高,一方面原因是育龄妇女性生活频繁,感染机率相对高;另一方面是经济困难,个人卫生条件差,不注意经期卫生和缺乏性卫生保健知识。

有些农村妇女由于早婚早育,性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过早性生活,导致宫颈炎的发病率极高;同时避孕措施不当,人流过多,造成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的发病机率增高。

而46~59岁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低下,身体抵抗力降低,导致老年性阴道炎发病率比宫颈炎高;另一方面,这些妇女思想保守,单一性伴侣,性功能减退,因此宫颈炎患者比育龄妇女发病率低。

对普查出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给予及时对症治疗,有效保障了妇女的身体健康。

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及宣传,让广大农村妇女从认识上有所提高,注重自身健康,打破封建传统观念,谈性色变的思想,在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就医,同时对宫颈癌前病变症状常识有一些了解。

我国90年代每年新发病例13.2万人,死亡约6万人。

近年来死亡率随性病的发病率上升而升高,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但是对宫颈癌不必惊慌,据统计,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大约10年时间,癌前病变完全有时间进行有效治疗。

同时建议育龄妇女每年做1次妇科检查,做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屠静,李静,赵超,等.醋白肉眼观察实验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2):90-92.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9-25.
(收稿日期:2012-03-28)(本文编辑:王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