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创建审计中间表(网络审计)
五、创建审计中间表(网络审计)
五、构建审计信息系统 (一)要求 在计算机审计中,审计组应以审前调查获取的信息为 基础,以审计中间表数据构成的审计数据库为中心, 涵盖与该审计项目相关的人员组织、工作安排等相关 管理信息和其他信息,建立审计信息系统,作为审计 项目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平台。
(二)审计信息系统的构成 审计信息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审计项目管理及其他信息 – 审计数据库 – 审前调查获取的信息
四、标志性文档——审计中间表使用说明书 在创建审计中间表尤其是基础性审计中间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 应撰写审计中间表使用说明书,记载其创建过程等内容,以便下 一步数据分析人员的使用。 审计中间表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创建审计中间表的人员分工和重要操作 • 生成审计中间表的数据来源、数据之间的具体关联关系 • 审计中间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各表的结构及各字段的含义 • 对审计中间表数据进行分析和使用的建议 •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计中间表的含义 审计中间表是面向审计分析的数据存储模式,它是将 转换、清理、验证后的源数据按照提高审计分析效率、 实现审计目的的要求进一步选择、整合而形成的数据集 合。 二、审计中间表的分类 从大类上划分,审计中间表可分为基础性审计中间表 和分析性审计中间表。
1、基础性审计中间表。是在对采集到的源数据进行清理、 转换、验证的基础上,再按照一定的规则创建而成的完 整规范的基础性数据表。它是审计数据准备工作完结的 标志性产物,也是数据分析人员开展审计数据分析工作 的对象和数据资源平台。 2、分析性审计中间表。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随着数据分 析工作的逐步深入,根据不同的具体审计目标和分析需 求,因一定数据分析技术使用而形成的数据表。
三、审计中间表的创建步骤 1、备份源数据 2、设计审计中间表 • 根据业务性质划分业务类别 • 根据数据表结构细分业务类别 • 设计主表 • 设计附表 • 设计代码表 • 设计补充表
3、生成审计中间表 在生成审计中间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 分析源数据的表间关联关系 • 整合数据 • 选择字段 4、审计中间表的数据验证
(三)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与过程 – 审前调查获取信息,作为审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内容 – 数据采集、转换、清理、验证,创建审计中间表, 搭建审计数据资源平台,作为审计信息系统的中心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