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绩效监测与分析系统软件技术参数一、建设目标本次项目建设综合目标引入DRGs及其应用。
进而实现同质病例服务绩效的比较,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等医疗服务绩效,并将医疗服务的产能、效率及质量综合评价,提高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了不同学科、病种和医师之间的可比性。
同时根据省卫计委的要求,利用DRGs的标杆管理作用,通过对比标杆逐步改进,达到压缩和控制不合理费用,有效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1.1建立基于DRGs的机构内部医疗服务评价系统;搭建院内DRGs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基于DRGs的医院内部服务评价及绩效评价体系;改善DRGs相关指标,实现医疗机构内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安全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应用,支撑医院服务改革和效率提升;二、建设需求2.1建设原则规范化原则系统设计和开发符合国家及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信息化和数据标准或规范,特别是遵循医改以来中国卫生信息标准最新研究成果,功能符合国家的医疗卫生相关管理规范要求。
统一标准是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
因此,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
●稳定性原则采用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同时在系统的结构体系和应用部分各模块的设计中都以此原则约束,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
●开放性原则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以适应系统扩充的需要。
开放性包括对环境的开放,提供跨系统、跨平台的标准接口,使各分系统有较强的交互操作能力;开放性还体现在系统的互联上,体现在系统的升级、扩充和更新上,体现在应用目标和功能的变化上。
●先进性原则系统的设计要采用先进技术,如:构架/构件技术、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多种数据引擎、数据标准及规范化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技术、软件开发和建成平台技术、选择先进的开发工具、商业智能(BI)开发技术和系统结构等。
●安全性原则建立严格完整的数据库日志审核机制,对关键操作应在后台留有不可更改的痕迹。
同时要求对涉及服务对象隐私的核心数据进行加密。
●扩展性原则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业务的不断发展,形成一个易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
●高效性原则系统确定适当的数据部署和数据访问机制,对于不断增长的数据负荷和一定用户数量,确保系统响应的高效性;系统考虑大数据量的访问和传输,保证响应时间处于可接受的程度。
●易用性原则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接口,具备良好的UI设计,界面简洁易用,界面设置应该与业务流程相吻合,不同功能的界面风格尽可能统一,使用户易于掌握和操作。
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应所见即所得。
●经济性原则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长远规划和逐步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采用灵活的、能不断适应业务发展的框架,确保阶段性投资的最大收益。
2.2遵循标准系统建设应遵循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一是有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优先遵循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二是即将形成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争取在标准和规范基本成熟时,将该标准和规范率先引入试用;三是无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等效采用或约束使用国际标准;四是无参照标准和规范的,统一研究制定标准和规范。
编码的采用原则是:坚持数据字典编码标准。
严格使用国家、行业标准数据字典。
无以上数据字典的类别,采用已有标准。
本次系统建设中涉及的疾病诊断(ICD-10)、手术编码(ICD-9-CM3)均采用湖北省标准版本(国家临床版);三、技术参数3.1基于DRGs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系统3.1.1概述依托“湖北省卫计委基于DRGs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系统”,建立基于DRGs的机构内部医疗服务评价系统,建立医院科室之间医疗服务绩效的公平、公正评价方式,实现医疗机构内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安全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应用,支撑医院服务改革和效率提升。
3.1.2分组要求本项目所执行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规则(DRGS分组器)与“湖北省卫计委基于DRGs 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系统”分组规则一致;3.1.3技术参数1>全院概况了解全院的诊断相关组、总权重、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三四级手术、疑难危重病人情况。
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CMI值,总权重,DRGS组数,入组病例数,入组率,三、四级手术占比,疑难重症占比,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价格动因,住院量动因,药占比,低风险死亡数,中低风险死亡数,低风险死亡率,中低风险死亡率,死亡数,死亡率,总费用,均费,每权重患者数。
分析维度:院级2>专项分析分析各类MDC的基本情况,了解各MDC在医院内的各种评价指数:权重、CMI、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病例数等。
对各MDC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a、入组状况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出院人数、入组率、末入组率。
导出入组、未入组、排除病例清单。
显示医院缺失病种列表。
(如总组数800组,医院有600组,显示另外200组DRG组名称)分析维度:院级/科室展示策略:对比;预警;b、整体分析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三、四级手术占比,疑难重症占比,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元),价格动因,住院量动因,药占比,死亡数,死亡率,CMI值,总权重,DRGs组数,入组病例数,入组率,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数,中低风险死亡数,低风险死亡率,中低风险死亡率。
分析维度:MDC组/科室c、费用分析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增长动因分析,住院费用增长率,总费用增长率,门诊费用增长率,诊断费占比,药费占比,耗材费占比,综合医疗费用占比,治疗费占比,血液制品费占比,康复费占比,支付方式占比,门诊费用,门诊人次,门诊次均费用,住院费用,出院人数,住院次均费用,总费用,总费用增长率,总费用增长率构成。
分析维度:科室3>学科分析对学科按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进行多维度分析;a、服务能力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DRGs组数,总权重,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操作占比,出院人数,疑难病例,疑难占比,RW例数,每DRG组的RW值、RW占比,入组病例数,入组率,总权重,CMI,医生人数。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科室展示策略:对比;排序;b、服务效率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床位效率,医师每日负担床日数、医师每日负担权重数,权重比率,时间效率,费用效率,总权重,CMI,医生人数,DRGs组数。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MDC/DRGs/科室展示策略:对比;排序;c、质量安全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例数,死亡人数占比,低风险死亡例数,低风险死亡占比,术后死亡例数,术后死亡占比,新生儿死亡例数,新生儿死亡占比,中低风险死亡例数,中低风险死亡占比。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MDC/DRGs/科室d、费用控制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增长率,药占比,药占比增长率,诊断费占比,诊断费占比增长率,耗材费占比,耗材费占比增长率。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MDC/DRGs/科室4>特定病组针对特定MDC、DRGs组进行分析,了解院内特定病组情况;a、服务能力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DRGs组数,总权重,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操作占比,出院人数,疑难病例,疑难占比,RW例数,RW占比,CMI。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 MDC/DRGs/科室展示策略:对比;排序;b、服务效率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床位效率,医师每日负担床日数、医师每日负担权重数,权重比率,时间效率,费用效率,总权重,CMI,医生人数。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MDC/DRGs/科室展示策略:对比;趋势;排序;c、质量安全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例数,死亡人数占比,低风险死亡例数,低风险死亡占比,术后死亡例数,术后死亡占比,新生儿死亡例数,新生儿死亡占比,中低风险死亡例数,中低风险死亡占比。
可按任意时段导出各指标明细清单(住院号、DRGs代码、DRGs名称、RW、风险等级、该DRG组全样本平均住院日、该DRG组全样本平均住院费)。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MDC/DRGs/科室展示策略:对比;趋势;排序;d、费用控制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增长率,药占比,药占比增长率,诊断费占比,诊断费占比增长率,耗材费占比,耗材费占比增长率。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MDC/DRGs/科室展示策略:对比;趋势;排序;5>综合绩效评价从医院、专科、科室、医师多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a、医院绩效评价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总费用,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诊断费占比,药费占比,耗材费占比,综合医疗费用占比,治疗费占比,血液制品费占比,康复费占比,总费用增长率,门诊费用增长率,住院费用增长率,门诊费用增长构成,住院费用增长构成。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时间展示策略:对比;趋势;b、专科绩效评价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CMI,DRGs组数,出院人数,总权重,死亡人数,死亡率,RW,费用/RW,时间/RW,每CMI床日费用,床日费用。
分析单位/对比维度:科室,建立多层次统计级别,从一级科室到二级科室到病区,即可以分开统计,又可以合并统计,并且支持科室间横向比较。
展示策略:对比;排序;c、医师绩效评价时间节点:月、季度、半年、年度、任意时间段(如2017年1-5月等),与去年同期对比关注指标:CMI,DRGs组数,费用/RW,时间/RW,床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