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教学案例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教学案例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心脏的胚胎发育 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 出生后血循环特点
心脏发育
胚胎2——8周是关键时间 心脏由横位转为斜位(2岁) 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
胎儿及生后血液循环特点
胎儿血循环
营养物质、气体是在胎 盘进行交换
绝大部分为混合血 肝、心脏、脑及上肢血
氧含量较高 肺内无气体交换 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开放 右心室负荷超过左心室
位于降主动脉和左 肺动脉根部之间
治疗:新生儿期服 消炎痛(吲哚美辛)
学龄期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脉压差增宽 水冲脉 毛细血管搏动征 股动脉枪击音 下半身青紫(差异性紫绀)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

1
室间隔缺损

3
主动脉骑跨
畸形ຫໍສະໝຸດ 2右心室肥厚4
血液动力学改变
心室水平可出现左向右、双向甚至右向左的分流 动静脉混合血——青紫 体循环表现不同程度的缺氧 肺血流减少 侧支循环建立 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高,血流缓慢
生后血循环改变
脐带结扎 肺循环建立 卵圆孔(5~7月) 和动脉导管功能性
关闭(1岁)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考点
概述:分类 四个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诊断 执业增加疾病的检查,病生和治疗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病因
内因:与遗传、染色体畸变有关
外因:(1)宫内感染
(2)孕母接触大量放射线 (3)代谢性疾病 (4)药物 (5)宫内慢性缺氧 (6)高龄孕妇
脉压差增宽
第2肋间
发育落后,持续 青紫,蹲踞,阵 发性缺氧发作
2到4肋间
X线
并发症 治疗
肺门舞蹈,肺充血,肺动脉 段突出,主动脉影缩小
肺门舞蹈,肺 充血,肺动脉 段突出,主动 脉影增宽
呼吸道感染,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
择期手术
内科治疗 择期手术
靴型心
脑血栓,脑脓肿, 感染性心内膜炎 尽早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PDA)
脑血栓
并 发 症
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
脑脓肿
临床表现
青紫 蹲距症状 杵状指(趾) 阵发性缺氧发作
法洛四联症
靴形心
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
缺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氧 心理护理
发 作 处 理
用药(普萘洛尔或去氧肾上腺素) 忌洋地黄 绝对卧床休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预防
加强孕妇保健,避免高危因素 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 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感染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体循环压力>肺循环压力
左室压力>右室压力
血液从左向右分流,无青紫
肺动脉和右室压力增高超过左室有青紫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体循环缺血
生长发育落后、活动后气急、心悸、 乏力、喂奶困难、多汗
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右位心)
特殊检查
X线检查——筛查先心病 超声心动图——确诊先心病类型
术前、术中、术后诊断及随访
分类 症状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发育落后,活动后心悸,晚 期艾森曼格表现
心脏杂音 2、3肋间 3、4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发育落后,活 动后心悸,晚 期艾森曼格 (差异紫绀)
肺循环充血
反复上感、易发肺炎,心衰,哭声嘶 哑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包括VSD、ASD、PDA 晚期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当肺动脉压力显著 增高时,产生自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持 久性青紫(艾森曼格综合征)
右 左分流型(青紫型)
(法洛四联症) (1)早期出现紫绀,进行性加重。 (2)肺循环血少 (3)体循环为混合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