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状病毒腹泻及其疾病负担

轮状病毒腹泻及其疾病负担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轮状病毒毒株的命名3
• 外层包含两个不同的蛋白:VP4和VP7,可诱导产生血清特异性中和抗 体,由VP7决定的血清型属G血清型,由VP4决定的血清型属P血清型;
• 轮状病毒使用双命名法,包含G和P两个系统。
14种
G9P[8] 3.4%
G3P[8] 10.4%
G1P[8] 11.1%
G9P[8] 60.9%
2009
2015
a研究设计:一项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全国213家医院对33616例5岁及以下儿童急性腹泻进行的哨点监测研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A,使用RT-PCR方法检测G和P基因
7. Zhang J, Liu H, Jia L, et al. Active, population-based surveillance for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Chinese children: Beijing Municipality and Gansu Province, China.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5;34(1):40-6.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轮状病毒的发现1
1973 1974 1978
澳大利亚科学家Bishop等用电镜从患儿十二 指肠活检标本中发现
英国人Flewett等从大便提取物中用电镜发 现有呼肠病毒样颗粒,因病毒颗粒外形似车 轮状,建议命名为轮状病毒
也以G9P[8] 为主(77.6%), 其次为G2P[4](9.0%)
9%
G2P[4]
8.2%
G3P[8]
60.6%
G9P[8]
77.6%
G9P[8]
a研究设计:一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和甘肃6个医疗机构对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进行的主动监测研究,收集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分析流行病学和临床成本 数据,旨在为评估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潜在获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为主,然而自2001-2005年G1减少转为G3为主,
2006年以后,以G3为主。
G1
G3
G9
<2000年
2000-2011年
1980-2011年
>2011年
P[8]
P血清型在1980-2011年间 一直以P[8]为主。
a研究设计: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纳入211项2011年之前发表的轮状病毒相关研究,旨在评估中国<5岁儿童中轮状病毒疾病负担。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北京、甘肃2012-2013:G9P[8]是最常见的组合
一项2012-2013年的主动、基于人群的监测研究7,a显 示:
北京: 轮状病毒流行株以G9P[8]为主(60.6%), 其次为G3P[8](8.2%)
甘肃:
02-2021-CN-ROT-00014
China, 2009-2015. J Infect. 2018 Jul 12. pii: S0163-4453(18)30216-0. doi: 10.1016/j.jinf.2018.07.00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轮状病毒的理化特性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轮状病毒的结构
• 轮状病毒由外层衣壳、内层衣壳和核心构成,中间包裹着双链RNA基因3,4; • VP6具有群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根据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G 7个组,A组是≤5
岁儿童腹泻最常见的病原5; • 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基因片段可能会发生重配,甚至在动物和人之间,病毒
轮状病毒腹泻及其疾病负担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目录
轮状病毒概述 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疾病负担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目录
轮状病毒概述 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疾病负担
6. Liu N, Xu Z, Li D, et al. Update on the disease burden and circulating strains of rotaviru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Vaccine. 2014;32(35):4369-75.
国际病毒命名与分类委员会正式命名为 轮状病毒(Rotavirus)
摘自:Nat Rev Dis Primers. 2017;3:170832.
1. 赵锦铭.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10 2. Crawford SE, Ramani S, Tate JE, et al. Rotavirus infection.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3:17083.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上海2008-2011:G1和G9流行呈上升趋势,G3下降
• 一项上海单中心监测研究8,a显示:
2008-2010年以G3为主,2011年G9上升成为最主要的流行型别(51.1%), G1型检出率也升至19.1%;P基因型2011年以P[8]为主(68.1%)。
02-2021-CN-ROT-00014
8. 卢丽娟,钟华清, 苏犁云等. 2008至2011年上海单中心住院腹泻儿童轮状病毒基因型别流行特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3;8(2): 98-10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2015年全国流行株:G9P[8]占比61%
• 一项基于全国213家医院的哨点监测研究9,a显示: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轮状病毒的传播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10
易感人群10
• 患病者、隐性感染者及 带病毒者,无症状者和 急性期患者粪便中含有 大量病毒10
• 具有高度传染性12,感 染剂量低至10-100个病 毒颗粒13,病期每毫升 粪便可高达1010~1012病 毒颗粒10
• 主要粪-口途径 • 含病毒粪便污染的食
物和水 • 污染玩具、书籍、衣
被、便器和手等间接 传播 • 呼吸道传播
• 5岁以下儿童,发 病率最高年龄段: 6月龄-2岁,且最 严重
• 其他年龄组和成人 也可发病
最常见的G-P组合,占74.7%。
74.7%
[G1P[8], G2P[4], G3P[8], G4P[8]、 G9P[8]]
a研究设计:根据收集的1996-2007年100个国家281项研究110,099个样本中73,811个进行了G和P血清型的检测,旨在了解全球RV毒株的多样性。
5. Bányai K, László B, Duque 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egional and temporal trends in global rotavirus strain diversity in the pre
型,旨在评估中国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的患病率和流行株情况。 9. Yu J, Lai S, Geng Q, et al. Prevalence of rotavirus and rapid changes in circulating rotavirus strains among children with acute diarrhea in
中国轮状病毒流行株的变化趋势:G1→G3→G9
一项在中国进行的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6,a显示:
1980-2011年,中国最常见的轮状病毒G血清型 分别为G3、G1、G2、G9和G4。
2000年前,中国轮状病毒流行株G血清型以G1
文中同时指出中国病毒腹泻监测网络(CVDSN)
数据显示:
自2011年来,最常见的流行株由G3 转为G9。
2009-2015年在中国≤5岁的儿童中,全国轮状病毒流行株由G3P[8]和G1P[8]快速转 为G9P[8]为主,自2009年占比3.4%至2015年60.9%。 根据2015年流行株组合情况,除外其他或混合株,G9P[8]在G9PX中的占比达 98%。
G3P[8 ]
38.3%
G1P[8] 16.6%
G基因型比例(%) P基因型比例(%)
G基因型
90
G3
G9
80
G1
Gm
70
G2
60
50
40
30
20
10
0 2008
2009
2010
51.1% 19.1%
2011
பைடு நூலகம்P基因型
80
P8
Pm
70
P4
P6
60
P9
50
40
30
20
10
0 2008
2009
2010
2011
a研究设计:收集2008年月至2011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岁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345份,采用套式多重RT-PCR法进行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
02-2021-CN-ROT-00014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全球轮状病毒流行株
一项系统性综述5,a显示:
在1996-2007年全球100个国家轮状病毒流行株
中,G1、G2、G3、G4和G9是最常见的血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