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力与物体的平衡重力、弹力、摩擦力授课时间:2012年9月21号授课班级:高三(5)班授课老师:缪成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定义,力的性质,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知道重力的产生,重力的大小,知道重心的含义及其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3、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掌握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掌握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4、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掌握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学生体会到在交流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弹力的产生,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摩擦力的产生,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三】教学难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四】教具实物投影仪【五】教学过程阅读课本理解和完善下列知识要点一、力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________或使物体发生________.(3)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________而独立存在.(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只要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对应的________.(3)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________.(4)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遵循________定则,或________法则.(5)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____产生,________变化,________消失的.3.力的图示和示意图(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带________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它的箭头指向表示力的________,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2)力的示意图:只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无标度).粗略地表示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4.力的分类按性质分,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力的作用效果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重力1.概念:由于地球的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与万有引力的区别)2.大小:G=________.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__测量。
g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方向总是________向下.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位置的理解(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位置在它的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3)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三、弹力1.形变(1)定义:物体________或________的变化。
(2)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_______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3.产生条件:(1)物体相互________;(2)物体发生________.4.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1)压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________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________的物体.(3)细绳拉力:沿绳指向________的方向.(4)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大小(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________.式中的k被称为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_______________。
(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弹力的有无判定(1)弹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有无的判定方法——假设法.假设两接触面之间没有挤压,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不存在挤压,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接触面之间存在挤压,此处一定存在弹力.例1:分析下列各图中A、B间是否有弹力作用(水平面皆为光滑)AB⑴AB⑵★弹力的方向判定(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发生形变的那个物体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轻绳的弹力方向沿绳所在的直线,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②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③点与平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④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的方向沿球心的连线,且指向受力物体.(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进行判断.例2:画出下图中A受到的弹力方向AAAA例3: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 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________或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________或________的力.2.两种摩擦力的比较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________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________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________②接触处有________③两物体间有________①接触面________②接触处有________③两物体间有________大小、方向大小:0<f静≤F静max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大小:f=________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____________总是阻碍物体间的____________★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确定方法(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此相对运动的方向即为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若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没有静摩擦力.(2)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其方向:如作动力、作阻力、提供向心力等,再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定律来计算大小.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关键是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合力的方向,然后作受力分析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例4:如图所示,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1)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计算摩擦力的大小,首先要判断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特点计算其大小.(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根据物体所受外力及所处的状态(平衡或加速)可分为两种情况: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②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这种与运动状态有关的特点,区别于滑动摩擦力.③最大静摩擦力并不一定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物体实际受到的静摩擦力一般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
一般情况下,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最大静摩擦力可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
(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μ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例5:如右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1=5N,F2=8N分别作用于B、C上,三个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A与B、B与C、C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2F1ABCA、5N,0N,8NB、0N,5N,8NC、0N,5N,3ND、0N,0N,3N例6:如图在u=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时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g=10m/s2)( )FV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例7:如下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g=10 m/s2)( )【六】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测量重力时物体可处于运动状态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它压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D.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B.骑自行车转弯时,自行车向里倾斜,轮受弹力方向也适度向里C.一切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都会产生弹力D.弹力跟外力以及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4、如图所示,水平横杆BC的B端固定,C端有一定滑轮,跨在定滑轮上的绳子一端悬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固定于A点,当物体静止时,∠ACB=30°,不计定滑轮上的摩擦和绳子的质量,这时定滑轮作用于绳子的力等于()A.零B.(/2)mgC.D.mg5、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 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板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TFBA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D.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6、如图是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O1匀速转动时,重10N的物体随皮带一起向上运动,无相对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