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饶成全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1期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积累丰富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农村地区的家中长辈难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的拓展和提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逐渐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更多阅读方法,通过课堂阅读获得丰富的感悟和体验。
笔者结合自身阅读教学的经验,对农村地区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以下三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有趣课堂导入;依据教材阅读文本,加强学生情感体验;运用直观呈现教法,创设愉悦阅读情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目前,我国广袤农村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语文学科的阅读状况孩子的教师加强关注。
我国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多,学生的阅读时间少,动口动脑少,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的开放性和活跃性不足。
因此,为了改变以上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度,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更加贴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的阅读情境,给学生带来生动的情感体验。
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有趣课堂导入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阅读与之联系起来,设计贴近生活的课堂导入来引起学生更多关注,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应联系教材所提供课文的实际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日常生活,让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去感悟教材上的文本知识和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活的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设计有趣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水泥道的美。
师:“在座的同学们,你们会不会唱‘上学歌’呀?”生:“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师:“正如歌曲里唱的,我们每天早上伴着天空中的朝阳和道路旁鲜艳的花儿去上学,你还有没有发现身边其他的景色呢?”生:“有青葱的大树,树上还有欢快的鸟儿……”师:“还有脚下的道路呀,我们今天来感受以一下这篇课文所描述门前水泥道的美吧!”教师抓住了三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且有趣的课堂导入,引起学生想要继续阅读课文的期待和兴趣。
二、依据教材阅读文本,加强学生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