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诗品格是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共同追求孙丹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艺桂冠上的明珠。
具有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与时代共振,引领时代精神,凝聚和焕发国民精神的火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史诗品格。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千古诗文,坦露着中国传统文人忧国爱民的拳拳赤心,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传统,构成了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中华文化的史诗品格,塑造着中华文化风骨,也充实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饱满底色。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文化,以及对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碰撞吸纳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共同成为编织当代中国文化的经纬。
一代又一代作家艺术家,以审美的方式,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立言、立德、立功,记录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抗争,折射出时代的沧海变革,呈现出历史与文化长河的流径,用史诗性的文艺作品把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足迹清晰地定格于历史和世界的坐标上。
《家》《春》《秋》《白鹿原》等家族史诗,《红旗谱》《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等社会变迁史,《长江万里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史诗,以跨越时空的恢宏画卷描绘了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心灵史,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艰辛历程。
各种艺术形象,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上下求索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黄河大合唱》《东京审判》等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东方红》《井冈山》《复兴之路》等音乐舞蹈史诗,歌颂了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中华民族崇高而不屈的灵魂。
这些史诗性的作品共同叙写了20世纪中华民族觉醒、成长和复兴的“民族志”,绘制出中华民族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壮美画卷,为当代中国重拾文化自信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科学技术展现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智慧和能力,哲学构建人类精神探索的逻辑之塔,文艺则表现无穷无尽的心灵与情感的世界。
在人类对自我的无限探索中,文艺以审美的方式搭建了感知和理解人类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桥梁,透视着不同时空中人们的生命和情感体验。
伟大的文艺作品闪耀着“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烛照不同时空中的人们,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更加迫切需要并且一定能够产生具有思想力量和审美力量的作家艺术家,迫切需要史诗性的话语、史诗性的人物形象、具有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来记录和反映史诗般的时代,迫切需要构建新时代的“宏大历史叙事”以及生命与情感表达方式。
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会在史诗意义上刻画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的足迹、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梦想,把社会生活中具有新思想新追求、臻于新品格新境界的时代英雄化为文化艺术殿堂里不朽的艺术形象,以此丰盈中华文化宝库并持久地滋养民族的心灵和魂魄,铸造出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必不负这个时代。
(摘编自2017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塑造英雄形象、与时代共振的文艺作品,才是史诗,是文艺桂冠上的明珠。
B.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有史诗性文艺作品出现,它们都是由作家完成的。
C.当代能够产生创作出具有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的作家艺术家,作者对此充满信心。
D.史诗品格是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共同追求,但能否让追求变为现实则需要多个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紧紧围绕"史诗品格是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共同追求"来组织材料分析论证。
B.在第二段分析说理时,使用屈原、杜甫等人的名句属于引证法,具有极强说服力。
C.在使用例证法时,作者的举例一是典型,二是连举,连举使分析论证更充分。
D.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阐述了铸造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作用颇多,如引领时代精神,凝聚和焕发国民精神的火光等。
B.史诗品格因民族、时代不同而不同,中华文化的史诗品格与西方国家的迥然不同。
C.史诗的重要性在于其以审美的方式搭建了感知和理解人类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桥梁。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正是一个史诗般的时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岁月,也是文学期刊的灿烂时光,《当代》、《收获》、《十月》都曾是千千万万文学青少年的必备读物。
“我们经历过文学的盛大节日,但现在我们也要面对文学边缘化的现状,这其实是个大趋势。
”程永新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代表纯文学的文学期刊正在日益被边缘化。
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的文学期刊运营上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包括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文学期刊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停刊。
但我们不能对文学期刊的发展失去信心,认为文学期刊走向了没落,被时代所淘汰。
文学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也曾经帮助很多文学青年圆了“作家梦”,我们要坚信文学期刊所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够坦然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勇于创新,文学期刊的春天就一定会来临。
(熊上斐《文学期刊要做永立时代的“弄潮儿”》,中国文明网2016年10月28日)材料二:面对纯文学期刊发展的问题,不少人持悲观态度,比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曾表示,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
不过,《作家》主编宗仁发依然认为纯文学杂志对文学口味的高标准要求不可取代。
为了抓住年轻读者,纯文学杂志也没停止过想办法。
去年《收获》用秋冬专号和第四、五期3本刊物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刊载20位青年作家的新作。
他们还在多媒体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做了一些短的电子书。
程永新说:“中国很大,纯文学期刊还是有人会看,读者与我们的交流还是挺多的。
我相信,纯文学作品不会消失,纯文学期刊只要内容好,通过其他媒介载体也不会消失。
”《当代》也推出了几位年轻北漂生活作家的作品。
“我们面向大学也有赠刊,也在寻找目标读者。
”孔令燕说,“纯文学期刊的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
但是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们的精神还是需要缓解。
所以优秀的纯文学期刊像文学的塔尖一样,我们必须当精品来做。
”有人说过去和现在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分散成为一个个群落。
在搜索网站上,你依然能看到有粉丝执着地在问:如何给这些纯文学杂志投稿?也依然有粉丝热情的回答和支招。
想做纯文学的人,和想看纯文学的人,其实一直都在互相找寻着对方。
(刘慧《今天,你还看纯文学期刊吗?》,《华商报》2015年2月3日)材料三:稿酬的提高对于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千字千元”时代是否就会带来文学期刊的复兴?业内人士对此态度却并不是那么乐观。
首先,这样的收入标准较之作家付出的心血和其他艺术类行业,其实仍属于较低水平。
著名作家毕飞宇透露,1991年他的中篇处女作《孤岛》稿酬约为1700元,相当于他当时3年的工资;而近年稿酬提高后,发表一个中篇大概能拿到万把块,却仅相当于现在一两个月的工资,缩水十分严重。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与网络作家、编剧和畅销书作家的收入相比,文学期刊支付给纯文学作家的稿费还是太低了,很多作者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或改善生活而改行了。
其次,文学期刊提高稿酬大多是因有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的财政扶持。
如《人民文学》此次涨稿酬是得益于主管部门的一笔专项经费,去年《上海文学》和《收获》提高稿酬标准也是基于上海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学发展基金”专项资助。
有业内人士总结称:“在过去文学繁荣的时代,文学期刊的稿费也不高,但佳作频出,那是因为文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很神圣,能够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是一种荣耀。
现在除了国家财政和政策扶持、杂志社多出精品力作之外,文学期刊的复兴还得依靠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只有喜欢纯文学阅读的人越来越多,文学期刊才可能重现辉煌。
”(崔巍《文学期刊稿酬进入“千字千元”时代》,《北京青年报》2017年2月1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文学期刊的稿费并不高,但依然有不少佳作,那是因为能够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是光荣的事。
B.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纯文学日渐式微,文学期刊也已走向了没落。
C.尽管纯文学期刊正面临发展危机,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标准决不能降低,应严把质量关,做出精品。
D.“千字千元”的收入标准,比起作家付出的心血和其他艺术类行业的收入,其实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以致纯文学期刊被边缘化。
B.文学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所以不会被时代淘汰掉。
C.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文学青年一直都在,只是现在分散成一个个群落,纯文学期刊要去寻找目标读者。
D.提高稿费对于文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千字千元"并不一定就会带来文学期刊的复兴与辉煌。
3.关于发展纯文学,你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李娟在呼蓝别斯,大片的森林,大片的森林,还是大片的森林。
马合沙提说:走夜路要大声地歌唱!在森林深处,在前面悬崖边的大石头下———你看!那团黑乎乎的大东西说不定就是大棕熊呢!大棕熊在睡觉,在马蹄声惊扰到它之前,请大声歌唱吧!远远地,大棕熊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它侧耳倾听一会儿,沉重地起身,一摇一晃走了。
一起唱歌吧!大声地唱,用力地唱,“啊啊”地唱,闭着眼睛,捂着耳朵。
胸腔里刮最大的风,嗓子眼开最美的花。
唱歌吧!呼蓝别斯,连绵的森林,高处的木屋。
洗衣的少女在河边草地上晾晒鲜艳的衣物。
你骑马离开后,她就躺在那里睡着了,一百年都没有人经过,一百年都没人慢慢走近她的面孔。
她一直睡到黑夜,大棕熊也来了,嗅她,绕着她走了一圈又一圈。
这时远远的星空下有人唱起了歌。
歌声越来越近,她的睡梦越来越沉。
大棕熊的眼睛闪闪发光。
夜行的人啊,黑暗中你们一遍又一遍地经过了些什么呢?在你们身边的那些暗处,有什么被你永远地擦肩而过?那洗衣的少女不曾被你的歌声唤醒,不曾在黑暗中抬起面孔,在草地上支撑起身子,循着歌声记起一切……夜行的人,再唱大声些吧!歌唱爱情吧,歌唱故乡吧!对着黑暗的左边唱,对着黑暗的右边唱,再对着黑暗的前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