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一)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本章的主题是“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共分为2节课。
它阐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本章第一节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完成生命活动的角度,讲述细胞的生活,使学生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前面的第一章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本课的基础;而通过对本课“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将进一步形成对细胞较为完整的认识,也为下一章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奠定基础,此内容在本单元中上承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启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了解水平)
2. 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理解水平)
3. 说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理解水平)
4.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理解水平)
技能目标:
通过对生活现象再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观看动画视频、小组探究活动,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反应水平)
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突破策略:生活现象→同桌交流→观看动画→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学生小结→生活举例→活学活用
教学难点:说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突破策略:教师引导→生活举例→情景问题→观看动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交流→观看动画→自主学
习→学生小结→拓展应用
二、教法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很微观,比较抽象,与学生距离较远,教学难度也较大的实际情况,为了使这些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我设置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主要采用情景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和讲述法,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出发,围绕本课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等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分享。
在教学手段上,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进行整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图
三、学法 指导: 1 、 通 过 开展小组讨论, 引 导学生初步学 会 合 作 、 共 同 分 享,并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锻炼生物思维。
2、通过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3、通过动画、图片等知识传授载体,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读图、识图、析图意识,初步培养图文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评价 设计意图 旧知回顾 (约 2 分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除病毒外,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下面让我们
来复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屏显细胞模式图
, 观看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并思考回答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和不同的结构。
生生校正教师点评
回顾细胞的结构为学习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功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