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变动成本法
40000
0
30000 30000 6000 24000 16000
4000 2000 6000 1•021000 •21
通过以上两表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编制损益表方面有如下 区别:
(一)成本项目与排列方式不同。 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称为“职能式”
损益表,成本按职能分类,排列方式为:
4000件 5000件 0件
合计 0件
12000件 12000件 0件
•31
•31
•几项假定:
•(1)每年产量指当年投产且全部完工产量(即无期初期末在产品) ;
•(2)每年销售量中不存在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问题;
•(3)各期成本水平(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售价不变;
售价、•(成4)本存资货计料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单位产品成本
成本划分的类别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生产成本 非生产成本
产品成本包含的内容 直接材料
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辅助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包括的内容 变动非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变动销售成本 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10
•10
例5-1 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其2003年业务量、 售价与成本资料如表所示。要求:分别用变动成 本法与全部成本法计算该公司的产品成本和期间 成本。
的计划和控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3、便于和标准成本、弹性预算和责任会
计等结合,在计划和日常控制个环节发挥 作用
•5
•5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 的区别
全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产品存货 •产成品存货 •销售成本 •当期损益
•7
•7
变动成本法流程图
•企业成本
•产品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非生产成本
•直接 •直接人 •制造
材
工费用 •费用
••制固定造 •销售 •管 •费用 •成本 理
•财务 •费用
•料成
•费
本 •在产品存货 •产成品存货 •销售成本 •用当期损益
•18
•18
五、 利润表的编制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要按照上述(1)式和(2) 式两布编制“贡献式”的利润表。
在全部成本法下,只能按上述(3)式和(4) 式两步编制“职能式”利润表。
•19
•19
变动成本法(贡献式)
销货收入 减:变动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加:本期变动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
销货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推销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17
•17
假定前后各期单位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不变,则 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 变动非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销售量
(二)全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的计算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3 )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净利
•(4 )
销售成本=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期间成本=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产品成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本项目 (元) (元/件)
直接材 12000
5
料
00
直接人 48000
2
工
0
变动性 24000
1
制造费 0
•14
•14
三、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的水 平不同
•销货
•固定生产成 本
•产 品
•存货
•15
•15
例5-4 仍以上例所示的表5-2资料为例。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和全部成本法计算确定期末存
变动成本法是为了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 理的需要,为内部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
•29
•29
第三节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税 前净利产生的差别的原因及互换
由于两种成本法的成本流转、成本构成及
对固定费用处理方法的不同,必然导致两
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盈亏结果不同。 (一)各期产量稳定,销量变动 在产量稳定的条件下,就意味着各期单位产
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 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27
•27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 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情况下,将本期 的固定性费用直接作为本期的期间费用计入本期 的损益。
在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的情况下,意味着本期 销售不仅将本期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了,而且将 上期生产的存货也对销售了。
每件售价 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及管理费用
15元
全部成本法
变动生产 5元/
5元/件 成本
件
12005元/件 产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3元/件 单位产品 8元/ 单位产 5元/件
8000元 成本
件 品成本
•32
•32
项目
第一年
(一)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的计算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1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净利
)•(2
)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量*上期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本期产量*本 期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本期单位 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8
•8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应用变动成本法要求首先进行成本性态分 析,把全部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 分。
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 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则全部 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9
•9
项目
变动成本法
全部成本法
应用的前提条件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以成本按用途分类为基础
这样,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成本时,上期 生产的存货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存货的成本还多 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因此,在计算本期损 益时,也比变动成本法多转了这一部分费用,
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 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28
•28
六、适用性不同
全部成本法主要适用于财务会计系统,用来 编制对外的财务报表;
实际产量>预算产量:多分配的费用(加上 )
•23
•23
(二)对固定生产成本的处理不同。
全部成本法把固定生产成本即固定制造费用 视作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变动成本法把本期发生的全部固定生产成本 ,均作为期间成本在边际贡献总额中减除 。
•24
•24
(三)计算出来的税前净利可能不同
利润差额=吸收成本法的利润-变动成本法 的利润
期初存货量 本年产量
本年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销售单价
0件
直接材料
5000件 直接人工
4000件 1000件 10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销售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10000元 5000元
5000元 10000元 3000元 1000元 1000元 1000元
•11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税前利润)
•20
•20
例5-3 仍以表5-2的资料为例,要按照上述编制“贡献式”的利润表 和按全部成本法编制“职能式”利润表。并比较它们的不同。
贡献式利润表 销售收入(10*4000)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4*4000 )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合计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税前净利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税前利润。 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称“贡献式”损
益表,成本按性态分类,排列方式为:
销售收入-变动性成本=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22
•22
•
实际产量=预算产量:不存在产量差异
实际产量<预算产量:少分配的费用(减去 )
(二)固定制造费用应当作为期间 成本处理。
在管理会计中,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 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着企业生产持续时间长短 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递延 到下期。
•4
•4
依据:
管理会计中之所以用变动成本法,是因为 :
1、它能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 2、可为正确制定经营决策以及进行成本
品成本不变,而销售量变动表明各期期初 期末的产成品存货不同。
•30
•30
例5-6神州公司过去连续三年的产销量 业务量、成本以及售价等资料如下:
业务量 第一年 期初存货量 0件
当年生产量 4000件 当年销售量 4000件 期末存货量 0件
第二年 0件
4000件 3000件 1000件
第三年 1000件
40000
16000
3000 1000 20000 20000
10000 1000 1000 12000 8000
职能式利润表 销售收入(10*4000) 减: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6*5000)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减:期末存货成本(6*1000) 本期销货成本合计 销货毛利 减:期间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成本合计 税前净利
•26
本期生产量是大于销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 法所确定的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