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日本的见解)

关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日本的见解)

关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日本的见解)
(05.05)
1、何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1)安理会的作用
安理会在联合国这一目前国际社会上唯一的总括、普遍性的组织中,主要负责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2)安理会的权限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代表联合国的成员国采取行动,成员国有接受并履行安理会决议的义务。

和其他国际组织相比,安理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限。

(3)安理会的组成
安理会由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非常任理事国的任期定为两年,不可连任。

因此,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差别。

2、安理会改革的必要性
(1)安理会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对新威胁的应对
冷战结束后,安理会把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的职责范围扩大了,成立了①经济制裁②根据宪章第七章建多国维和部队、③PKO、④反恐委员会、不扩散相关委员会。

关于PKO的活动领域,也从传统的停战监督,(如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哥兰高原),扩大到恢复民主制度、社会复兴等重建和平的活动,(如东帝汶)。

为了有效应对大量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恐怖主义等问题,安理会的职能需要加强。

这样,安理会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而且也面临了新的问题,因此,为使安理会的行动更有成效,目前很多国家已达成一致共识,认为安理会应该进行改革,应让有相应能力的国家经常参与安理会的工作。

(2)增强信任与提高实效
“增强信任”是指使安理会能够反映当前国际社会的结构、得到加盟国的信任。

“提高实效”是指各成员国能够认真执行安理会的决议。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扩大安理会巩固强化联合国已成为现今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3)联合国成员国数量的增加
1945年,五十一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了联合国。

由于旧殖民地的独立,成员国的数量大大增加,到现在为止已经增加到了191个国家。

然而,安理会的组成从1965年非常任理事国由六个增加到十个之后就一直没有改变。

为了使安理会能够反映出这六十年来国际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有必要对安理会进行改革,以加强其机能。

3、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的意义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日本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可以增强对安理会的信任度并提高其实效性。

〇与其他常任理事国不同,日本不拥有核武器,所以日本在裁军·核不扩散等问题上能够积极地开展外交活动。

〇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的日本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

〇中国已经是常任理事国,在此基础上日本的加入可以提高亚洲在安理会的发言权。

(1)在财政方面的贡献
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都依据本国的经济实力分担一部分联合国经费。

其中日本分担的部分为19.486%,在所有成员国中占第二位。

此外,日本还通过筹款等方式支持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日本为联合国做出了这些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信任。

(2)在反恐活动上的贡献
在美国恐怖事件(9.11事件)频繁发生之后,国际社会对反恐的举措有了很大进展。

日本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恐怖需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进行努力,日本也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反恐事业。

日本在积极支持安理会成立的反恐委员会(CTC)的活动的同时,也在致力于促进反恐12条条约的早日缔结和支援发展中国家提高反恐能力的活动。

具体来说:1)出入境管理、2)航空保护安全、3)保护港湾、海上安全、4)海关协助、5)出口管理、6)执法协助、7)反恐资金、8)CBRN(化学、生物、放射性物质、核)反恐对策等方面、9)防恐相关各项条约。

在这9个领域,日本从接纳进修人员、派遣专家到提供器材,灵活地利用ODA 开展支援活动。

(3)在人的安全保障领域的贡献
日本推行着眼于个人安全的“人的安全保障”的外交。

作为此政策的一个环节,日本提议在联合国成立了一个“人的安全保障委员会”,并一直对其活动给予支持。

2001年1月委员会成立后,就解决纠纷、开发、稳定经济、卫生保健、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讨论并于2003年5月向安南秘书长提交了最终报告。

为了使人类安全保障的理念反映在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具体活动中,1999年日本又主持成立了联合国“人类安全保障基金”。

到2004财政年度底,共筹款290亿日元。

(4)在军备管理、裁军、不扩散方面的贡献
为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日本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团结一致,并一直强调应在核武器不扩散条约(NPT)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国际性的核裁军·核不扩散体制。

在裁军、不扩散领域上,从1994年以来日本每年都向联合国提交有关核裁军的决议案,阐明国际社会对裁军问题应做的努力及努力的方向。

此外,为了实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早日生效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追加议定书的一般化,日本也在积极进行外交上的努力。

在常规武器方面,日本从199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向联合国大会提交小型武器决议案。

除此之外,前外务省参赞堂肋曾于1996年和1998年参与了由小型武器政府专家负责的联合国报告的总结整理。

2003年,前裁军代表部大使猪口曾主持过联合国小型武器中期会议。

日本在小型武器问题上起着主导作用。

(5)构筑和平、通过ODA支援复兴
在柬埔寨、科索沃、东帝汶、阿富汗、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平稳定地进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日本一直积极地运用ODA提供这些国家所需要的援助,比如这些国家的难民提供援助、在排雷,解除原士兵的武装、动员他们回归社会(DDR),重建基本生活基础,构筑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

尤其是日本政府认识到东帝汶的稳定关系到亚洲和大洋州地区的稳定,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支援东帝汶进行独立自主的国家建设。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东帝汶原士兵及共同体的复兴、雇佣、安定计划”(RESPECT)中,日本提供了援助资金4.65亿日元。

此外又向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提供了约100万美元的财政支持。

(6)专栏:日本对阿富汗的支援
为了有效地支持阿富汗进行战后国家的复兴和建设,日本于2002年4月发表了由“和平进程计划”、“国内治安”、“复兴、人道支援”三方面构成的“稳固和平构想”。

根据此构想解除原士兵的武装、解除动员、回归社会(DDR)支援,以为难民、提供援助为中心的地区综合开发支援。

日本的这些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7)我国人员贡献的范例
■柬埔寨
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机构派遣(UNTAC)了设施部队、监督停战人员、文职警察及监督选举人员共约1300人次。

■莫桑比克
在联合国莫桑比克活动(ONUMOZ)中派遣了司令部人员、输送调整部队及监督选举人员共约160人次。

■卢旺达
在救助难民活动中,派遣了救助难民队及空运队共约400人次。

■哥兰高原
向联合国军队撤退监督队(UNDOF)派遣了司令部人员及输送人员共约800人次。

■东帝汶
向联合国东帝汶临时行政机构(YNTAET)和联合国东帝汶援助团(UNMISET)派遣了司令部人员及设施部队共约2300人次。

(8)专栏:我国在伊拉克的“人道·复兴支援”
为了使伊拉克不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并使其作为和平、民主的国家复兴起来,对中东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全都极其重要。

我国依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在广泛的国际社会的合作下,通过提供ODA和派遣自卫队,从资金和人员两方面展开对伊拉克的复兴援助工作。

日本决定提供总额为15亿美元的无偿资金援助,把重点放在了重建伊拉克的电力、教育、水利、卫生、保健等改善国民的生活设施和改善治安上。

另外,作为我国的人力贡献,自卫队提供了人道主义复兴援助活动,如医疗支援活动、供水活动、学校等公共设施的修复和整顿等。

这些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和伊拉克临时政府的高度评价。

这样,我国为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对伊拉克的复兴积极发挥了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