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75例
姜晶天津中医药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300381
天津市南开区玉泉路88号
指导老师夏阳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
方法:采用加味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党参、炙黄芪等)治疗先兆流产75例。
结果:痊愈65例,占86.67%,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7%。
结论: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先兆流产;加味寿胎丸;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1.9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719(2009)05-0039-02
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多因肾气亏虚、冲任不固;或气血亏虚、冲任失养所致,以妊娠期间阴道少量下血,或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或伴有腰痠、腹痛、小腹下坠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笔者随师学习,观察到用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均来自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平均30.5岁;病发于停经6~12周;30例为第1次妊娠,13例有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史,32例有1~3次的人工流产史。
血清孕酮值>60nmol/L,血β-HCG>50K U/L患者10例;血清孕酮值在30~60nmol/L,血β-HCG 10~50K U/L患者55例;血清孕酮值<30nmol/L,血β-HCG<10K U/L 患者7例,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3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痠腹痛、少腹下坠或阴道出血症状,宫体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宫口闭合,妊娠试验阳性,B超证实宫内活胎。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中华妇产科学》[1]制定:①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②阴道少量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痠胀痛;③尿妊娠试验阳性;④B超提示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加味寿胎丸治疗。
药物组成:菟丝子30g,桑寄生30g,续断10g,阿胶15g(烊化),党参20g,炙黄芪20g,白术30g,熟地黄20g,白芍10g,苎麻根30g,药物加减:气虚者重用炙黄芪30g;腹痛甚者重用白芍20g;出血较多者加仙鹤草30g,地榆炭15g,旱莲草30g;阴虚血热者加黄芩10g,生地黄15g;腰痠痛较剧者加杜仲、狗脊、补骨脂各15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5g,半夏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服至阴道出血停止后1周;习惯性流产者服药至流产月份后2周。
并监测血β-HCG及孕酮值,孕酮值每周测1次,血β-HCG值每周测2次。
调养:保持心情舒畅、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禁性生活。
287·39·
(总)
广西中医药2009年10月第32卷第5期
总)
(广西中医药2009年10月第32卷第5期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2]
中胎漏胎动不安的疗效
评定标准。
痊愈:服药后血止胎安,
兼证消失,观察2周后,各项检查证
实正常妊娠。
好转:漏红减少,兼症
改善,各项检查为正常妊娠。
无效:出血不止,甚至堕胎流产,或胎死腹中。
3.2治疗结果75例中痊愈65例,占86.67%。
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7%。
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最短者为1天,最长者为15天,平均8天;腰痠腹痛消失时间最短者为3天,最长者为20天,平均11天。
3.3随访结果60例已足月分娩,未发现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5例尚未分娩,B 超检查与正常妊娠胎儿相符,且定期做产前检查均正常。
4典型病例患者,女,27岁,已婚2年,于2008年3月7日初诊。
主诉:孕57天,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坠痛3天。
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8年1月10日,3天前发现阴道少许出血,色暗,伴腰痠,小腹坠痛,恶心呕吐,纳差厌油,小便频数,大便尚调,舌质淡红苔白,脉沉滑,查尿HCG 阳性。
查血β-HCG 为17.3K U/L ,孕酮为56.38nmol/L 。
子宫B 超示:子宫切面内径6.35cm ×5.2cm ×3.49cm ,宫内可见2.16cm ×1.35cm 大小孕囊
回声,内见胚芽及胎心搏动,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①宫内早孕;②单活胎。
曾肌注黄体酮,效果不佳,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诊
断:先兆流产,证属肾虚胎元不固。
嘱其卧床休息,禁性生活,治法固肾安胎。
予中药寿胎丸加味:菟丝子30g ,桑寄生30g ,续断10g ,阿胶15g (烊化),党参20g ,炙黄芪20g ,熟地黄20g ,仙鹤草30g ,地榆炭15g ,竹茹15g ,清半夏10g ,生姜两片,白芍15g ,甘草6g ,苎麻根30g 。
上药每日1剂,煎服2次。
服药3剂后患者阴道出血停止,腰痠腹痛消失,恶心呕吐厌油等症明显减轻,血β-HCG 49.6K U/L ,孕酮63.75nmol/L ,均有明显上升,小便次数正常,大便调。
继服上方3剂,恶心呕吐等症消失,纳食可,无腰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
血β-HCG 135.1K U/L ,孕酮78.17nmol/L ,均持续上升,与妊娠月份相符,遂停药。
追访患者妊娠期间,未再出理现腰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于2008年10月18日上午顺产一健康女婴。
5体会寿胎丸出自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此方原为预防滑胎,即复发性流产所设,对于“最易流产”的妇女,可在受孕2个月后“徐服一料,必无流产之弊”,并强调该方“屡次用之皆效,故敢确信其然也”。
其实,验之临床,本方对于胎气已动,甚至见红者,也有较好的安胎效果。
妇女妊娠后经血聚以养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充盈,胎有血养而有所载。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生殖发育,《素问·奇病论》说:“胞络者,系于肾”,肾脉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
《诸病源候论》中云:“漏胎者……,冲任气虚,则胞内泄漏”。
《证治准绳·女科》中曰:“妊娠胎动不安者,由冲任经虚……房室过度,损伤不安者……”可见胎漏、胎动不安多与肾虚冲任不固密切相关。
脾为后天之本,
胎养在于脾,故安胎的关键在于补肾以固冲任,健脾以安胎。
加味寿胎丸中,
菟丝子性柔润为补肾安胎之主药,补而不腻;桑寄生、续断
固肾壮腰以系胎;阿胶养血止血;党参、炙黄芪、白术、熟地黄补气益血;白芍补养肝肾、缓急止痛;苎麻根清热安胎。
全方共同起到补肾健
脾,益气止血,固胎载胎的作用。
另外,血β-HCG 及孕酮的联合
动态监测,为临床的治疗用药及疗效的判断也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妊娠早期血β-HCG 呈直线上升,约1.7~2天即增加一倍,至早孕8~10周达最高峰,持续1~2周迅速下降至峰值的10%,持续到分娩[3]。
有研究报道,血β-HCG 迅速上升者经保胎治疗预后较好,而血β-HCG 无明显上升者均为难免流产[3]。
孕酮在妊娠早期随着血β-HCG 的升
高而升高,且呈正相关,若系血中
孕酮水平低下或下降提示黄体或胎盘功能不足,不能维持继续妊娠;
有研究报道,血清孕酮值>60nmol/L
的患者为非黄体功能不足所致,无
需药物治疗,仅卧床休息预后均
好;血清孕酮值<30nmol/L 患者,B
超往往提示孕囊异常,继续保胎意义不大,可建议及早终止妊娠;血
清孕酮值在30~60nmol/L 之间经过
积极用药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3]。
本病的治疗一方面靠药物,同时还要重视治疗期间的调护,两者兼顾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笔者随师学习,观察导师应用加减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75例,痊愈65例,占86.67%,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67%,随访未发现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
这进一步证明中药保胎使流产患者既能平
安地渡过危险期,又能避免某些西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是一种较为
理想的保胎方法。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4:66.
[3]马礼明,吴贤.血清孕酮、β-HCG 联合
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89-390.(2009-07-02收稿/编辑汤敏华)2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