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法》PPT课件
二、参与者
• 国际组织的参与者是指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并在其中 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国际法主体及某些非主权的地 区实体。国家是国际组织的主要参与者。除此外,有 些国际组织还允许国家的政府部门、非主权实体、国 际组织作为它的成员。 根据国际组织参与者本身的地位及承受的权利义务不 同,在会员资格上可分为五种类型:完全会员、准会 员、部分会员、联系会员和观察员。
国际组织法
• 重点问题 ● 国际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 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 联合国主要机关的职权及活动程序
国际组织概念和特征
• 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指政府间国际组织。这种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实现特 定目的依据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
• 特征: 1.国家之间的组织。 2.依据国家间的多边条约而创立。 3.设有一套常设组织机构。 4.具有自主性。
• 数量 截至到2006年 192个
联合国改革
• 联合国改革是与联合国相伴随的一个问题。但是,目前正在推进的改革比以 往任何改革更全面,影响更深远。在机构改革中,安理会改革是核心。经过 多年的讨论和酝酿,扩大安理会组成规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安 理会应扩大到多大规模,新增理事国中是否包括常任理事国,如果增加常任 理事国,新增常任理事国是否拥有否决权,以及改革的进度等,这些都存在 重大分歧。
• 一般性区域国际组织 一般性区域组织主要有美洲国家组织、欧洲联盟、非洲联盟、阿 拉伯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
• 专门性区域国际组织 1.经济性区域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 2.金融性区域组织,如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 亚洲开发银行等。 3.军事性区域组织。目前存在的主要军事组织是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1949年)。
• 《联合国宪章》第71条规定了联合国处理与非政府组织 关系的原则,即经社理事会可以就与非政府组织有关并 属于经社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征询非政府组织的意 见。
• 非政府组织取得的咨商地位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一般咨商地位 • 第二类是特别咨商地位 • 第三类是已列入名册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事国;大会选出的任期3年的理事国 • 职能 • 表决 简单多数方法
秘书处及秘书长
• 秘书处: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及其他地方办事处的管理联合国日常行政事务 的常设性的国际工作人员班子。
• 秘书长: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以2/3多数任命。任 期5年,可以连选连任
联合国的辅助机关
• 含义:宪章上规定的机关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根据需要以单方面行为设立 的机关。
非政府组织
• 概念 非政府组织是指非经政府间协议而创立的、由各国民间的团体、联盟或个人 组成的一种非官方的组织。它可以是国内的、次区域的、区域的或国际的。 非政府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但它们是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不可 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各国政府及政府间组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
区域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
• 区域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以区域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区域组织的存在 及其活动不得违反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 区域组织与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关系,就联合国而言,区域 组织处于合作与补充的地位。但是,区域组织本身并不是联合国的组成部分, 具有独立的国际法律人格。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种类
安理会的职权
• 促使和平解决争端 • 负责制定军事管制方案 • 在战略性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 • 建议或决定为执行国际法院判决而采取的措施
安理会的表决程序
• 程序问题 以任何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 实质问题 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大国
一致原则——雅尔塔公式
大会的职权
•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国际合作 • 组织事务
大会的表决程序
• 一国一票制 • 重要问题,需由出席并参加投票的会员国2/3多数通过 • 程序性问题,简单多数表决.
安理会的组成
• 15个理事国 • 5个常任理事国 • 10个非常任理事国 • 专家委员会 • 新会员国接纳委员会 • 军事参谋委员会
国际组织法
• 国际组织法就是用以调整和规范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原则、规则和 制度的总称,其内容涉及国际组织的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位、参与者、组织结构与职权、 议事规则与表决制度、组织决议的效力和实施等。
国际组织的历史发展
• 国际组织准备和初步发展时期:19世纪的“欧洲协调”和国际行政联盟。 • 国际组织的大发展时期:20世纪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两个标志。
联合国 的改革
• 1安理会的改革 • 2《宪章》的修订问题
区域性国际组织
• 定义:特定区域内的国家,因共同利益或政策而结合 起来的国家集团。
• 代表的组织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美洲国家组织 • 非洲统一组织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欧洲联盟
区域性国际组织
• 区域性国际组织是特定区域内的国家为了共同利益或政策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经社理事会
• 指导和协调联合国经济、社会、人权和文化活动的机关,受大会的领导和监 督。
• 组成:理事国54个,6个职司委员会,4个区域经济委员会 • 职能 • 表决:简单多数
托管理事会
• 联合国负责监督非战略地区托管领土行政管理的机关 • 组成:负责托管地区行政管理的国家;不负责管理托管领土的安理会常任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能
• 国际组织一般都设有三级机构: • 最高权力机关 • 执行机关 • 行政机关
四、议事规则
• 国际组织主要机构的会议通常有 • 常会和特别会议两种形式。 • 此外,还可依一定程序召开紧急特别会议。
• 表决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大致有四种: 1.一致同意。 2.多数表决。现在大多数国际组织都采用多数表决制。 3.加权表决。该表决制度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给予成员国不同数 量或不同等质量的投票权,即所谓加权投票权。加权的标准包括 人口、出资额、贡献与责任或其他能够显示在该领域重要性的指 标。加权表决制主要适用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实践中有不同 模式。 4.协商一致。该表决制度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广泛协商取得一致 合意,不经投票即通过决议。
五、决议
• 国际组织的决议是指组织的各机构依程序规则以书面形式通过的决定。 • 决议有不同的名称,如决定、命令、规则、声明、宣言或公约等。
联合国体系
• 联合国 的宗旨和原则 • 联合国 的主要机关 • 联合国的辅助机关 • 联合国的财政 • 联合国会员国 • 联合国的改革
联合国 的宗旨
•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 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 协调各国的活动
• 机关 • 1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3联合国行政法庭——管辖联合国系统中的职员和联合国的服务合同争议案件
联合国财政
• 联合国的预算权 ——大会 • 联合国经费负担
联合国的会员国
• 种类:创始会员国 和纳入会员国
• 加入程序 申请——安理会审议——大会审议——参加投票的会员国的2/3多 数表决通过
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
• 基本文件 • 参加者 • 机构和职能 • 议事规则 • 决议
一、基本文件
• 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有不同的名称,如宪章、规约、盟约、公约、条约或协 定等,其规定的都是各该组织的宗旨、原则、法律地位、组织结构、职权范 围、议事程序与规则、成员国权利义务等。基本文件本质上属于多边条约, 具有不同于一般条约的特征。
联合国 的原则
• 会员国主权平等 • 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 不得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 集体协助 • 保证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 联合国不得干涉内政
联合国 的主要机关
• 大会 • 安理会 • 经社理事会 • 托管理事会 • 国际法院 • 秘书处及秘书长
大会组成
• 七个特别委员会 • 政治与安全委员会 • 经济与财政委员会 • 社会、人道与文化委员会 • 非殖民化委员会 • 行政与预算委员会 • 法律委员会 • 特别政治委员会
国际组织的类型
• 1.依据组织同政府的关系,可分为政府间组织与非 政府间组织。
• 2.依据组织成员的构成范围,可分为普遍性组织与 区域性组织。
• 3.依据组织的职能,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与专门 性国际组织。
• 4.依据组织与成员国主权的关系,可分为政府间组 织与超国家组织。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 国际组织是国际人格者,具有实现其目的和达成其宗旨所必要的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这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缔约权。 2.对外交往权(使节权)。 3.承认与被承认的权利。 4.国际索赔和国际责任。 5.特权与豁免。 为联合国服务而受伤害的赔偿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