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

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

年级高三学科历史编稿老师王凤侠课程标题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919年—1949年)一校林卉二校张琦锋审核樊金玲一、考点突破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民主义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重难点提示1. 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4)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

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特点正面战场:指国民政府将统治区域分为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以“大兵团作战,进行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在抗战防御阶段,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是抗战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在日伪占领区创建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以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为主。

在抗战的防御阶段起配合作用。

相持阶段,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

(2)关系互相配合,相互联系。

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破裂,军事上最终保证了抗战的胜利。

三、考情分析1. 政治史近几年主要涉及抗日战争。

近代史中政治史部分是高考重点,内容侧重于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略战争: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人民反抗: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百团大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涉及抗日战争及相关知识(如百团大战)。

尚未涉及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及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和解放战争等考点。

2. 经济史部分近几年高考主要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生活习俗变革,晚清时期的婚俗变化,近代的婚俗变化。

本部分内容从题型看,选择题和材料题并重,内容侧重于三方面: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部分内容的命题关注社会生活,突出体现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与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挂钩。

3. 文化史部分近几年高考主要涉及:近代中西思想的交汇,顽固势力与维新派的论战,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本部分内容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主要涉及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较少涉及毛泽东思想,尚未涉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国共合作与十年对峙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1927年)2.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三)抗日战争(1937-1945年)(四)解放战争(1945—1949年)阶段时间原因表现影响 迅速“一战”后 (1919—1927) 1.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2. 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大量工厂倒闭——萧条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迅速发展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1927—193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鼓励。

不仅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化工工业等也有很大发展。

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日益萎缩抗战时期(1937—1945)1. 在沦陷区: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及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2.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1. 在沦陷区民族企业被日军或毁或吞并。

2. 在国统区,大量企业倒闭。

——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1. 美国经济侵略加剧。

2. 官僚资本垄断经济,挤压民企。

3. 国民政府的增捐加税,通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成果: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毛泽东思想1. 形成过程(主要内容)时间内容主要著作萌芽建党到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丰富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他各个时期的军队建设,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外交战略、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方面都有其独创性理论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 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拓展: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四、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信、影视事业的发展:(一)交通通信工具的变迁(二)影视事业的发展时间发展情况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电影事业走向成熟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

1935年《渔光曲》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奖的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我国国歌新中国时期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被大量搬上银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走向辉煌,许多优秀影片获国内国际大奖。

能力提升类例 1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

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

”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B.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 国共全面内战期间一点通: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分析材料得知,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抗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答案:C例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 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 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一点通:“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可直接推知答案为B项。

A项是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观点;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B综合运用类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材料三——(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一点通: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抓住时间限定是解题的关键,第一问,概括民国初年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第二问,概括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态势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第三问,依据材料分析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

这三问都要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

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处于困境。

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

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

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