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植物细胞培养及此生物质生产

第八章+植物细胞培养及此生物质生产


• 小规模的悬浮培养可在培养瓶中进行。大规模的需要 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
• 植物细胞培养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 来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单个细胞内存在生命体 的全部能力(全能性)。
8.1 植物单细胞的培养
8.1.1 单细胞制备方法 8.1.2 单细胞培养技术
8.1.1 单细胞制备方法
• • • • •
与细胞悬浮培养相比,植物细胞固定化培养 具有以下优势: 细胞生长较为缓慢,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 累。 易于控制化学环境、收获次生代谢产物。 细胞经包埋后使所受的剪切力损伤减小。 有利于进行连续培养和生物转化。
(1)细胞包埋固定 化方法
① 海藻酸盐固定化: 原理:在钙离子或
其他多价阳离子存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① 药物代谢产物
目前采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药物成分主要包括:
• • • • • • 苷类:皂苷、强心苷、甘草皂苷、香豆精苷等。 淄醇:菜油、豆、谷、胆、异岩藻淄醇等。 生物碱:吡啶、喹啉、异喹啉等。 醌类:恩醌、萘醌、返醌等。 蛋白质类:胰岛素、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病毒 抑制剂、植物抗生素等。 紫杉醇、紫草宁、人参。
• 8.3.5.2 次级代谢物的提取: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 溶剂处理原料,使所需的代谢物充分溶解到溶剂中的 过程。 • 8.3.5.3 沉淀分离:金属盐沉淀法、PH沉淀法、有机 溶剂沉淀法、盐析沉淀法等。 • 8.3.5.4 层析分离: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 层析、凝胶层析等。
• 8.3.5.5 萃取分离:有机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超
在时,多糖中羧基 和阳离子之间形成 离子键,从而形成 凝胶。
② 卡拉胶固定化:原理:在钾离子存在条件
下能形成凝胶。 ③ 琼脂糖固定化:不需要其他离子参与来保 证胶的稳定性。
(2)固定化生物反应器
①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②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③ 膜生物反应器
优点:单位体积细胞密度大。 缺点:混合效果较差,传质率低, 细胞受压力大,易破碎。
第8章 植物细胞培养及 次生物质生产
8.1 植物单细胞培养 8.2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8.3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及次生物质生产
•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将愈伤组织或其他 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得到 分散成游离的单个细胞或小细胞团,通过继代培养使 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8.1.2.2 看护培养

是指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 来看护单个细胞,使其持续生长 和增殖的一种培养方法。这块愈 伤组织被称为看护组织。 具体方法是将单个细胞接种于滤 纸上,再置于愈伤组织之上培养。 优点是简便、成功率高。

• 8.1.2.3 微室培养
• 是为了进行单细胞活体连续观察而建立的一种微量细 胞培养技术。
① ② ③ ④
1×10 ³ 1×10 5个/ml。 ~
植板密度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临界密度); 应选用旺盛分裂期细胞; 操作时减少细胞损伤; 黑暗或弱光培养。
添加有机成分或采用条件培养基,植板密度可以低一些。
• • • • • •
临界密度:单细胞培养时,初始植板密度低于 某值,培养细胞就不能进行分裂和发育成细胞 团,则该值就是临界密度。 初始植板密度应根据培养基的营养状况而改 变,培养基越复杂则植板细胞的临界密度越 低,反之则相反。
一定量的细胞悬液,同时加入等量的新鲜培养液。
8.3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和次生物质生产
•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意义: 1) 节约能源,减少耕地占用面积,而且不受季节、地 域限制。有利于对生态环境和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 2) 排除病菌和害虫影响。 3) 可通过特定生物转化途径获得均一的有效成分。 4)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物和一些工业原料已 成为工业化生产植物产品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植 物细胞培养可以生产相当于几倍或几十倍完整植株 所产生的次生物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是将悬浮培养的分散细胞均匀分布在一薄层固体培养基中
进行培养的技术。具体步骤: ① 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并记数。 ② 调节细胞密度。1×10³-1×105个/ml。 ③ 培养基选择与凝固剂选择,30-35℃混匀浇平板。密
封后在倒置显微镜下标记单细胞位置。
④ 25℃,暗培养。数天后计算植板率。
平板培养注意事项:

• •
④ 饲料、精细化工等产品
•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主要包括3个步骤:
诱导植物产生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并建立悬浮 细胞系 筛选高产细胞系 在生物反应器中大量培养细胞或细胞团并适时 收获。
• 8.3.1 细胞株的筛选
• 生长活跃、合成目的产物较多部位取材----愈 伤组织培养----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以分散细 胞----用单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单细胞克隆产生
临界萃取等。
• 8.3.5.6 结晶:盐析结晶法、有机溶剂结晶 法等。 • 8.3.5.7 浓缩与干燥: • 浓缩用各种吸水剂,硅胶、聚乙二醇等。 • 干燥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吸附干燥等。
8.3.6 植物细胞培养存在问题
1) 生长缓慢,长时间培养对无菌要求更为严格, 同时对反应器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 PH:一般在5-6之间。
8.3.4 生物反应器的选择
适合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应该具有合适的氧 传递、良好的流动性和低的剪切力。 生物反应器设计要总体上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 结构严密,能耐受蒸汽灭菌,无害耐蚀材料,内壁光滑。
2) 有良好的气-液接触和液-固混和性能及热量交换性能。 3) 保证产物质量和产量下,尽量节省能源消耗。 4) 减少泡沫的产生,有参数检测和控制仪表,能联机。
悬浮细胞生长与增殖
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直线生长期、减缓期、静止期、 衰亡期。
8.2.2.2 连续培养
指在培养过程中,连续地以一定速度添 加培养液,同时排出旧的培养液,使培养物 不断得到营养物质补充并保持培养液总体积 不变的培养。

封闭式连续培养:指新老培养液同时、等量流进、
流出,回收细胞于培养系统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 1)
细胞悬浮培养的优点是: 能大量提供分散性好且比较均匀的细胞,为研究细胞 的生长、分化创造条件。 细胞营养吸收充分、环境条件好,细胞增殖快。
2) 3) 4)
可避免有害代谢物在局部浓度过高。
适合大规模的培养,生产有价值的活性代谢物。
8.2.1 细胞悬浮培养一般过程
① 疏松易碎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有机
三种应用于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的生物反应器: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 气动式生物反应器:鼓泡式、气升式 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
• 8.3.4.1 搅拌式反应器
原理:利用机械搅动使细胞悬浮和通气。
优点:搅拌充分,供氧和混合效果好。 缺点:剪切力容易伤害植物细胞。
机械搅拌式反 应器示意图
• 8.3.4.2 气动式生物反应器
原理:利用空气动力使培养液流动。
优点:剪切力小,对细胞伤害小。易长时间无菌
培养。 缺点:低气速细胞容易聚集,与培养液混合差。 高气速会产生泡沫,影响植物细胞生长。
• 8.3.4.3 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系统
细胞固定化是指将游离的细胞包埋在多糖或多
聚化合物等中,或使其附着在尼龙网、中空纤 维等上,培养液呈流动状态进行无菌培养的一 门技术。
的愈伤组织----测定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选
出高产细胞系----继代多次,产物含量仍高, 则为稳定的高产细胞系----可用于大规模细胞
培养。生长的培养基不一定适合目 的产物的生产,因此,采用两步培养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在生长培养基上,促 进细胞快速增殖,然后转移到生产培养基 上促进细胞合成目的次生代谢产物。
思考题
1. 什么是植物细胞培养? 2. 简述通过植物细胞悬浮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一般技术过程。 细胞悬浮培养的工艺有哪些? 3. 单细胞制备和培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① • 机械法: 主要通过机械磨碎、切割植物体从而获得游离的单体。 如叶肉组织细胞的分离。

由于愈伤组织细胞之间的结构非常松散,因此可以通 过高频率振动从悬浮状态的愈伤组织中振荡下来单个 细胞。
方法原始、效率低,细胞易破,获得细胞数量有限。 但操作方便,且不会改变细胞的生理特性。

② 化学方法
• 草酸盐,秋水仙素,CH,2,4-D等对分散 细胞有一定作用。
附加物(CH、谷氨酰胺等),植物生长物质(2,4-D 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浓度和比例等,蔗糖浓度 (10-30g/L)等均对疏松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影响。 愈伤组织反复继代,使组织不断增殖,提高愈伤组织 的松散性。这样可获得大量均匀一致,疏松易碎,适 合建立悬浮细胞系的愈伤组织。

单细胞分离及细胞悬浮培养: 选择合适的接种密度 (104-105个/mL)、温度,摇床转速等。
① 植物生长物质:2,4-D、NAA、IAA、6-BA、
KT等。
② 前体:合成代谢物所必需的前体物质。 ③ 诱导子:能引起植物细胞某些代谢强度或代 谢途径发生改变的物质。包括生物(微生物 或其提取物等)和非生物(辐射、金属离子
等)两类。
8.3.3 培养条件
① 光:光照时间、光质、光强均有影响。 ② 温度:应根据不同细胞培养物及合成不同次 生代谢物种类而定。

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悬浮细胞可直接形成肧 状体或经愈伤组织分化成再生植株(快繁)。 如果以生产代谢产物为目的的细胞悬浮培养,则应 采取适当措施分散开不断聚集的细胞团,使细胞保 持继续增殖,达到最高细胞密度,收获目的产物。
8.2.2 细胞悬浮培养工艺 8.2.2.1 分批培养 指在培养过程中,一次性加入培养基,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一次性收获。 即不向培养系统中补加培养基,也不从系统 中排出培养物。 细胞生长呈现“S”形生长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