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SP原理及应用》电子教案

《DSP原理及应用》电子教案

作者
李兰友等
张伟雄等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授课教师
何培宇
职称
教授
单位
电子信息学院
授课时间
每一学年的第二学期
注:表中()选项请打“√”。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周次
第1周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一章概述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DSP技术是当今电子类相关专业人才应该掌握的一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本次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DSP的基本概念及DSP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要求学生了解第一代TMS320系列的DSP结构及功能特点,使之对DSP的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了解复杂的DSP。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2.1TMS320系列DSP的结构特点
一、改进型的哈佛结构
二、流水线处理方式
三、并行处理结构
四、专用硬件乘法器
§2.2功能特点
一、具有扩充的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2.4TMS320C542结构简介
二、管脚分类介绍(下)
三、硬件框图详解
1、总线结构介绍
2、中央处理单元解析
1)组成部分
2)功能解析
① 硬件单元:
ALU;
累加器A和B;
桶形移位器;
乘加单元;
比较选择存储单元。
2CPU状态及控制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0(ST0)
状态寄存器1(ST1)
参考资料
同首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周次
第3周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二章TMS320系列DSP结构及功能特点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对TMS320第一代DSP的结构、特性及引脚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为理解最新一代的DSP打好基础。DSP硬件基础是应用好DSP的关键。
四川大学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
DSP原理及应用
授课
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方向)
年级
4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基础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掌握中断矢量表的概念,掌握不可屏蔽中断及可屏蔽中断的优先级,知道各种中断在矢量表中的位置,以及矢量表可搬迁的概念。掌握96字存储器映射存储器的概念。
让学生对TMS320C542的结构、特性等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打好硬件基础,同时也为软件编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2.3TMS32010结构简介
二、引脚分类介绍(下)
三、功能方框图
详细说明方框图中各部分的功能
§2.4TMS320C542结构简介
一、主要特性
二、管脚分类介绍(上)
80
55
教学重点与难点
51
学分数
3
课时分配
课堂讲授30学时;实践课21学时
教材名称
《TMS320C54XDSP结构、原理及应用»
新编试用《DSP原理及其应用》上机实验指导书
作者
戴明桢
周建江
自编讲义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指定参考书
1、«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及其应用»
2、«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
处理器工作方式状态寄存器(PMST)
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5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主要强调第五代DSP较第一代DSP新增的各种功能。重点介绍各种状态及控制寄存器各位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本节的难点。强调各状态寄存器中位/字含义的理解,学会自行设计与修改。难点:状态位/字太多,含义复杂。
讨论、练习、作业
复习课堂讲授内容并扩展阅读相关参考资料。讨论溢于方式位的设置如何影响CPU的计算结果。
通过介绍DSP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对DSP技术的重要性有一个较好的认识,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简介课程特色及基本要求
§1.1DSP的定义
一、概念:单片机;通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
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
三、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1.2DSP发展概述
讨论、练习、作业
复习课堂讲授内容并扩展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手段
常规+多媒体
参考资料
同首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周次
第2周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二章TMS320系列DSP结构及功能特点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周次
第4周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二章TMS320系列DSP结构及功能特点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对TMS320C542的结构、特性及管脚等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CPU状态及控制寄存器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打好硬件基础,同时也为软件编程打下基础。
教学手段
常规+多媒体
参考资料
同首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周次
第5周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三章存储器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TMS320C542片内片外数据存储空间及程序存储空间的分配图,以及DSP不同工作模式下存储空间分布的差异,为软件编程存储空间资源利用打下基础。
§1.3TMS320系列发展概述
一、浮点DSP系列
二、定点DSP系列
§1.4DSP的性能评价
一、DSP技术对器件的特殊要求
二、评价DSP性能的主要指标
§1.5DSP应用举例
一、广泛应用举例
二、课题组的科研实例
30
15
20
25
45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DSP的基本概念;
2)DSP系统的基本构成。
难点:对实时DSP系统的理解
重点:DSP的性能特点。难点:DSP的众多引脚功能及中央处理单元的各个功能块。
讨论、练习、作业
复习课堂讲授内容并扩展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比较TMS32010与TMS320C542的异同。对比第一代DSP,重点理解TMS320C542新增的各种功能。
教学手段
常规+多媒体
参考资料
同首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二、自动产生数据地址;
三、指令定序不产生额外的开销;
四、较宽的动态范围。
§2.3TMS32010结构简介
一、主要特性
二、引脚分类介绍(上)
45
30
60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介绍DSP的功能特点及结构特点。难点在于对其功能特点的理解上。
讨论、练习、作业
复习课堂讲授内容并扩展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手段
常规+多媒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