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文的概念与特点一、公文概念(一)字面意义:公务文书(二)概念界定广义:指在公务活动中用以上传下达、处理问题、反映情况、联系事务、商洽工作的具有特定效力和惯用体式的文书。
广义的定义要注意四点:1、公务活动2、公文的作用3、公文的特定效力(参见《国务院关于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4、公文的惯用体式那么哪些文章属于广义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14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13种)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工作报告、组织鉴定等。
八无:无亲无故,无怨无恨,无牵无挂,无恃无畏。
狭义:专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正式规定的文种。
也称为是“法定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三)公文、文书、文件1、文书指处理一切公私事务的文字材料。
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私人文书如:私人书信、日记、自传、手稿、家谱、房契、地契等。
2、文件专指各级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发出的具有固定格式的正式公文。
参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二、公文特点受命性,实用性,时限性,法定性,定向性程序性(起草、审核、签发、复核、登记、印制、核发)规范性第二节公文的源流一、公文的起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说:“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一)公文源起要素:1、社会管理活动的发展2、文字的出现(二)开端:甲骨公文二、公文的演变(一)辛亥革命以前1《尚书》2典、谟、训、诰、誓、命3秦朝4制、诏、奏、书5汉朝6汉承秦制,新增了策书、戒书和章、表、驳议。
(二)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1、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文程式命令》。
2、1931年,中央秘书处《文件处置办法》。
3、抗日战争初期,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公文程式再加改革令》、《陕甘宁边区政府新公文程式》。
4、解放战争后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处理制度》、《简明公文程式》、《公文处理办法》、《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1、党的机关公文195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统一文件用纸与格式的固定》198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现行: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3、关于公文的格式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现行:2012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第三节公文的分类一、公文的分类1按公文的效力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2按公文的使用范围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3按公文的性质作用分:a法规性公文:命令(令)、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
b指挥性公文:命令(令)、决定、决议、批复、意见等。
c知照性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公报、函、简报等。
d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等。
e记录性公文:纪要等4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分:a上行文:请示、报告等。
b下行文: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知、通告、通报、批复、简报等。
c平行文:如函等。
d通行文(泛行文):意见、纪要等。
5按公文的收发方式分:收文,发文6按公文的机密程度分:秘密公文(密件)普通公文7按公文办理的时限要求分:常规公文,紧急公文8按公文的载体分:纸质公文,电子公文二、学习公文的途径与方法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尽可能多地接触公文实例,从阅读中提高3要认真练好“内功”,自觉做到多写、多练、多积累。
第二章法定公文概述第一节定义一、法定公文的界定公文的广义和狭义之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二、法定公文的特点1制发主体的法定性:法定公文由法定的组织及其领导人制发。
2内容效用的权威性:一经制发便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效力。
3结构模式的程式性:法定公文在内容项目的排列、用纸规格、印刷装订等方面都有固定的格式规定。
4语言表达的特定性:准确,明白,简洁,庄重,生动第二节法定公文的分类一、按行文方向分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
如:请示、报告等。
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或向公众公布的公文。
如命令、决定、决议、指示等。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为协商或通知有关事项而制发的公文。
如:函等。
通行文(泛行文):它既可用于上行文,又可用于下行文,还可以用于平行文。
如:意见、纪要等。
二、按机密程度划分1密件:绝密、机密、秘密2普通公文三、按紧急程度分1常规公文2紧急公文:“特急”、“加急”3电报:“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第三节法定公文的格式一、公文格式的组成(一)版头部分1、版头含义:处于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注意:版头部分必须在首页;版头和正文的开始必须同居一页;上报类公文与其他公文眉首相同。
2、版头要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用红色分隔线与正文隔开。
(二)主体部分1、主体的含义:置于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至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各要素的统称。
2、主体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注意:主体格式必须与正文协调一致。
如:正文“名单附后”正文“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请示文种要在“附注”位置标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1、版记的含义: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所有要素的统称。
2、版记要素版记中的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注意: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可以由主体移至文尾,放在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二、版头要素(一)份号含义: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也就是指将同一篇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注意:份号一般在带有密级的公文中使用。
位置:版心左上角顶格第一行。
方法:可以编虚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标注。
作用(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1、位置:版心左上角第二行2、方法:3号黑体;如果没有保密期限: 两字之间空一格。
如果有保密期限:绝密★一年/某年某月某日前(三)紧急程度1、等级——公文:“特急”、“加急”;电报:“特提”、“特急”、“加急”、“平急”2、位置:如果不需标识秘密等级:版心左上角第一或二行。
如果需要标识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标识在秘密等级之下。
3、方法:两字中间空一格,三号黑体。
(四)发文机关标志1、构成: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文件”如: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中共江苏省委文件注意: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的距离2、联合行文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采用竖排法如:XXXXXX 文件XXX主办机关放在前面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3、标注方法: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而定。
但一般应小于22mmX15mm。
(五)发文字号(97页)1、组成形式:机关代字+年份+序号机关代字指历史成约或现行认同的。
发:党委及其部门和人民政府字: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中的党委用“发”)年份:四位,阿拉伯数字,用六角号标注(不是中括号),没有“年”字。
序号:顺序号码,不标“第”字,不编虚号。
比如:安徽省政府:皖政发〔2011〕3号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流水号;第3号期号、刊号;第三号2、位置:在发文机关标志的下方,空两行,3号仿宋居中。
发文字号下4mm处印一条红色反线。
如果有签发人,则居左空一字如果没有版头,置于标题下方,居中或偏右。
注意1:一般不能在机关代字中嵌入文种。
苏政办复〔2011〕3号(正确)国函〔2011〕3号注意2:联合行文只写一个发文字号,以主办单位为主。
(六)签发人1、用途:上行文,如请示、报告2、签发人资格:主要负责人3、格式:签发人(三号仿宋):(全角冒号)XXX(三号楷体)4、位置:位于发文字号同行右首,右空一字注意:如果有多个签发人,那么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与发文字号处于同一行。
(每行排两个姓名)三、主体部分(一)标题1、位置:红色分隔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
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地震灾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支付结算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注意: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组成要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事由:关于+……3、形式完整式(标准式):三要素齐全《国务院关于黑河流域治理规划的批复》准齐式:缺发文机关缺事由(公布性公文)如:关于开展校风大检查的通知;江苏省国税局通告文种式:通知转文式:用于复体公文批转、转发式: XX单位(关于)批转/转发XX(单位)关于XXX(事由)XX(文种)的XX (文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公安部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批转与转发的区别:批转:转发者为发文机关的上级转发:转发者为发文机关的平级或下级注意:如果转发、批转的层次多:如:《宿迁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XXXX意见的通知》印发式1、功能(1)将非法定公文转化为法定公文,增强文件效力。
如:宿迁学院关于印发《宿迁学院201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葛锁网院长在宿迁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2)将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转化为全局共同执行的规章。
如:宿迁学院关于印发《宿迁学院机动车管理规定》的通知注意:批转、转发与印发的区别:a用语不同b文件的来源不同c批转、转发的发文者与被发文件的制发者属于不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