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标高投影

第十章标高投影


平距
7
1.作平行于直线标高投 影的基线,基线标高为 小于等于直线最低端点 的整数 2. 利用比例尺,作平 行于基线等间距的一组 平行线。 3.根据直线端点A、B 的标高,确定其在等高 线组中的位置。 4.连接A、B得到AB与 各等高线的交点,由各 交点求得直线上各整数 标高点。
a
3.3
4
5
0 1
6
2
例:两平面平行, 则它们的坡度比例 尺平行,平距相等, 而且高程数字增大 或减小的方向一致。
二、平面的表达法
1、几何元素表示法:五种方法表示
2、一组等高线 3、一条等高线+坡度线(带箭头和坡度 值)
平距 关 l=1/i 键
如何转换
关 键
0
1
2
3
4
5
?图中可以直接量到是:
A B 平距 坡度 B平距
平面的表达法
5 4 3 2
a1
0 1
2、分别连接相同整数 标高点,得等高线。
2
3
4
5
例:已知A、 B 、 C三点的标高投影, 求平面ABC的平距和倾角。

6 5 4 3 2 1

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距离为平距,最大坡 度线的倾角为平面倾角。 b6
解题步骤
1
5 4 3 2
l
a
a1
0 1
c2
2 3
4 5
1、连接a1、b6、c2, 任取两边,求出各边 的整数标高点。 2、分别连接相同整数 标高点,得等高线。 3、作平面的最大坡度 线,求平距及倾角。
A
平距I=L/I=ctg
B

平距=1/坡度
1
b2
0
1
a4 a
2 3 4m
I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直线的标高投影
2、直线的坡度和平距:
B
A、B两点 的高度差
I
A
a
H
i
坡度的概念
A、B两点 的水平距 离
i=I/L=tga 即:i 值越大,直线越陡。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直线的标高投影
2、直线的坡度和平距:
3.根据直线端点A、B的标 高,确定其在等高线组中 的位置。
a 3.3 4
5
0 1
6
2
7
3
8
4
b 8.6
5
4.连接A、B得到AB与各 等高线的交点,由各交点 求得直线上各整数标高点。
§10-3 平面的标高投影
一、平面的坡度和平距
下图画出一个由平行四边形ABCD表 示的平面P,图中AB位于H面上,是平面P 与H面的交线,以PH 标记。 如果以一系列平行于基准面H且相距 为一单位的水平面截割平面P,则得到P面 上一组水平线I-I、II-II 等,他们的H投 影为1-1,2-2等,称为该平面的等高线。 平面P的等高线都平行于PH,且间隔 相等。这个间隔,称为平面的间距。
章目录 下一页
平面对H面的倾角
平面上最大斜度线与它的H面投影之 间的夹角 ,就是平面对H面的倾角。
章目录
下一页
2.平面的坡度比例尺 将平面的最大坡度线的标高投影,按整 数标高点进行刻度和标注,就是平面的坡度 比例尺。为了区别于直线的标高投影,规定 平面的坡度比例尺以一粗一细的双线并标以 “Pi”
章目录
返 回
C
坡度i=I/L=tg
i
A

B
b2
0 1
a4 a
2 3 4m
I
二、直线的标高投影
坡度i=I/L=tg
C
A
平距l=L/I=ctg
B

平距=1/坡度
1
b2
0
1
a4 a
2 3 4m
I
C
坡度i=I/L=tg
i
A

B
b2
0 1
a4 a
2 3 4m
I
C
坡度i=I/L=tg
章目录
返 回
c0 a4
基面
A
b-3
1 2 3 4m
c0 a4
C b-3
0
基准面以上的高程为正(可省略+),基准面以 下的高程为负(-),单位为米。为了表示几何元素 间的距离或线段的长度,标高投影中要附以比例尺。 用比例尺丈量,即可知A、B、C任意两点间的实际 水平距离。
B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点的标高投影
坡度比例尺 =最大坡度线的水平投影 +整数标高点 +比例尺形式
平面的标高投影
4、坡度比例尺

转换为 等高线表达
3、一条一般位置线+坡度方向线 平面的最大坡度线 b8
等高线
Pi
3 1 A a5 E 1 B 2 3
0 1 2 3 4 5
2
坡度比例尺上的一个单位 实质为平面的平距
三、 求作 平面 的等 高线
例:已知A、B 、C三点的标高投影,求平面 ABC的平距和倾角。
平行于a1b6, 如何确 标高为1的 5 定间距? 基线。 4
3 2 1 2 3

6

6 5 4
目的1
目的2
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距离为平距,最大坡 度线的倾角为平面倾角。
b6
5 4 3
解题步骤
1、连接a1、b6、c 是否可以直接 2, 任取两边,求出各边 利用整数点? 的整数标高点。 c2
B B
A
a
H
坡度 与 平距 的关系:
I
A
a
H
坡度的概念
l=1/i
平距的概念
i=I/L=tga
即:i 值越大,直线越陡。
l=L/I=ctga
即:l 值越大,直线越缓。
1单位
i
I
直线的坡度与平距之间的关系
直线的坡度与平距互为倒数, 即: 坡度愈大,平距愈小; 坡度愈小,平距愈大。
l 1/ i
求 直线上的点 1)在已知直线上定出任意高程的点。 2)已知直线上的点,求该点的高程
§10-2 点和直线
例题10-2 求AB直线的坡度和平距,并求C点的标高。
a20
cc15 坡度 i=I/L =(20-10)/30
=1/3
b10 平距 l=L/I=3
C点标高=15×1/3+10 =5+10
0 5 10 15 20m
=15
3.直线上整数标高点的确定
9
8 8 7 6 6 5 5 4 4 3 A B
7
3 4
8
b 8.6
5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直线的标高投影
3、直线上整数标高点的确定:
相邻整数标高点 8 平距 间的距离为 7 _______
6 5 4 A 3 4 5 9 8 7 6 B
解题步骤
1.作平行于直线标高投影 的基线,基线标高为小于 等于直线最低端点的整数。 2. 利用比例尺,作平行于 基线等间距的一组平行线。
标高投影的基本概念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平面的标高投影 曲面的标高投影 曲面和地面的表示法 标高投影的应用举例
第十章
标高投影
§10-1 基本概念
标高投影法是采用水平投影并标注特征 点、线、面的高度数值来表达空间形体的方 法,它是一种标注高度数值的单影的基本概念
标高投影---用水平投影和标注高度来表达形体形状的投影图。
(4)作坡度线
(5)作辅助V投影
15秒后自动演播
三、标高投影中平面的作图问题
1. 求平面的等高线或坡度线
例 已知平面上一条标高为25的等高线和平面的坡度,求作平 面上具有整数标高的等高线。 解:
因i=1:1.5得l=1.5
15秒后自动演播
三、标高投影中平面的作图问题
1. 求平面的等高线或坡度线
例已知平面上一条斜直线AB的标高投影和平面的坡度,求作 过B点的坡度线和一组整数标高的等高线。 解:圆锥底圆半径为3m
的 单 面正 水投 平影 投法 影绘 图制 地形图
第十章 标高投影
§10-2 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
点的标高投影 直线的标高投影
章目录
节目录
一、点的标高投影
标高投影是以水平面H为投影面,称为基面,并 约定其高度为零。 标注出该点与水平投影面的高度距离(高程),便 得到该点的标高投影。
将点向H面作正投影,在点的水平投影旁,
章目录 下一页
两平面的交线 在标高投影中,两平面(或曲面)的交线,就是两平 面(或曲面)上相同高程等高线交点的连线 。 坡面交线:相邻两坡面的交线。 坡脚线(或开挖线):坡面与地面的交线。
四、求平面的交线
例题: 求P、Q两平面的交线
6 5 4 3 2 1 i=1/2 4
P
Q
5
平距=1/i=2
0
1 2 3 4m
章目录 下一页
平面的标高投影
平面的等高线为:一 组相互平行的水平 线,其标高投影仍 相互平行。
等高线 3 1 A E 1 3 2 2 标高 投影
平面的最大坡度线 与等高线相互垂直, 其标高投影亦相互 垂直。 平面的坡度与平距 =平面内最大坡度 线的坡度与平距
B
平面倾角
平面的标高投影
三个基本概念:等高线、坡度和平距
20秒后自动演播
四、求平面交线
1、定义:两面(平面或曲面)上相同 标高等高线的交点连线,就是两面的交 线 。
2、解法:用引辅助平面的方法求它们 的交线。所引辅助平面与两已知平面的 交线,分别是两已知平面上相同整数标 高的等高线,他们必然相交于一点。引 两个辅助平面,可得两个交点,连接起 来,即得交线。
章目录
返 回
例题1 :试求下图所示直线上一点C的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