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研究
作者:熊惠君李媛
来源:《经营者》2015年第10期
摘要本文从行政管理支出的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解决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支出财政支出行政管理效率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在行政管理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挤占了其他经费支出,成为我国眼下一个重要话题,那么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刻不容缓。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理论界定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界定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而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或者说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用于国家各级机关和办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发生的费用。
[1]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从性质上看,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因此,行政管理支出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公共性。
行政支出属于公共支出,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具有纯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因此,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公共性。
(2)行政支出具有相对稳定性。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行政人员的编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
因此,行政支出具有相对稳定性。
(3)行政管理支出具有间接的经济性,虽然行政支出是一种消耗性质的支出,它不直接作用于任何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直接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但却是社会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必需的,行政支出效率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效率。
因此,行政管理支出具有间接的经济性。
三、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收支也逐年增长,行政管理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见表1)。
从表1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行政管理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稳中有升。
行政管理支出占GDP比重最低的年份是1978年,约为1.46%,比重最高的年份为2007年,达到4.6%,这一比重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很大,一直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的增长,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从1995年开始这一比重开始加速增长,即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加速增长。
四、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大的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不正常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部原因
(1)自利性驱使。
政府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必然会追求“某种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譬如:通过扩大其所在部门的组织规模以追求权力最大化。
(2)节约意识缺乏。
行政决策是整个行政工作的核心,由于缺乏节约意识,在政策制定的工作中,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往往忽略成本的计算,导致决策完成产生的社会利益可能远远低于实施成本。
(3)现有机构的臃肿。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三级政府组织结构而言,我国政府组织结构多达五级。
因此,部门杂乱、人员繁多无疑加大了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二)外部原因
(1)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
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曾提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其指出政府的支出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以更大的比例增长。
由于公共服务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市场难以有效地供应这些产品,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进而增加行政管理支出。
(2)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有关行政管理支出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完善,有关这方面监督的法律法规也处于缺失状态。
因此,很难制约行政管理支出的扩大。
五、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合理化的建议
行政管理支出是我国政府发挥职能必不可少的支出,一味地缩小或盲目地扩大都不是最佳的结果,而应将行政管理支出引向一个合理化的方向,既不强化,也不弱化,从而实现其规模和职能的相匹配。
(一)平衡“放权”和“收权”,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化
针对当前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我国政府必须要平衡好“放权”和“收权”,实现政府职能合理化。
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职能合理化,才能让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合理化。
(二)大部制改革实现机构安排合理化
根据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门的政府组织体制。
实行大部制改革首先要对职能进行分类,将职能交叉、相近的部门整合在一起,以免人数过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行政成本增加。
(三)将行政成本纳入考核机制
为了实现行政管理支出的合理化,应将行政成本纳入考核制度并采取奖惩制度,让地方政府能够充分意识到行政成本的重要性,强化节约意识。
(四)制定法律法规规范行政程序和监督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将政府支出安排纳入法律监管,明确规定行政管理支出的程序,从而规范行政管理支出的程序和监督,让政府能够更加谨慎合理地安排支出,实现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合理化。
注释:①1978~2006年的行政支出为行政管理费支出,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发生变化,新旧科目不能直接对应,因此2007~2013年的行政支出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支出与公共安全支出之和;虽然科目的口径上有些出入,但是总体上还是能反映行政支出的内容。
(作者单位为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子基.财政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徐月秋,徐敏丽.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因素与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
[3] 刘芬.浅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合理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