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导线选用导则(供变压器设计线圈应用时参考)——上海杨行铜材有限公司一、换位导线的定义和结构1、定义:换位导线就是将多根(一般为 11~55 根,目前我厂能力为 5~71 根内的奇数根)漆包扁铜线,沿宽度方向重叠分成两列,并将处在上、下位置的两根线。
通过有节律的、自始至终的同一转向换位后,组成的集束线,在外面加包纸绝缘而成的绕组线。
如图(1)、图(2)。
2、结构图(1)“S”弯:换位漆包扁线,在进行换位时形成的几何位移形状,因其近似“S”故成为“S”弯。
换位节距:是在漆包扁线换位时,换位的漆包扁线经过一个完整换位周期后的轴向长度与组成换位导线的漆包扁线根数之商。
也是相邻两根线换位处起点之间的轴向长度。
图(2)二、使用换位导线的优点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减少绕组体积,节约成本工艺性好:线圈卷制时并绕根数可大大减少,从而大量减少换位、接头。
电气强度高:漆包线耐压 2000KV 以上,加上外包纸绝缘,能达 3000~5000V。
机械强度好,抗短路能力强:由单根漆包线编织组合而成,外包绝缘,比各自为伍的多根并绕组合导线强度大大提高。
采用环氧自粘性漆包线时,经粘结后,线间粘结力达5N/mm2 以上,采用半硬导线时,其屈服强度可达 100-260N/mm2(普通为 80-100 N/mm2)大大提高了绕组刚性和抗弯强度等。
损耗低:单根漆包线规小、薄,减少涡流,各单根线通过换位,达到等长,环流少,使绕组环流,涡流损失均大大降低。
运行安全:绕组内不须焊接头,或大大减少焊接头(与组合导线绕组比)导线不需要纠结换位,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采用半硬、自粘换位导线后,绕组抗突发短路能力大大增强,确保运行安全。
三、换位导线的品种、型号及表示方法行业内通常用换位导线的品种、型号表示如下:1、缩醛漆包换位导线:HZQQ“H”表示换位符号;“Z”表示纸包符号;“QQ”表示缩醛漆包线。
漆膜厚度(两边):一级δ:0.06~0.11 (mm,耐电压 2000V,标准≥1000V)二级δ:0.11~0.16 (mm,耐电压 3000V,标准≥2000V)通常为δ:0.13±0.02 (mm)2、环氧自粘漆包换位导线:HZQQN (以下简称“自粘”)“N”表示自粘符号;其余同上。
自粘漆漆膜厚(两边)一般取 0.04±0.01 或 0.03~0.05。
表面涂自粘漆的缩醛漆膜厚适当减少至 0.11±0.02。
3、半硬换位导线:BYHZQQ(半硬度也称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用“By”表示,半硬度分 C1,C2,C3 三级,硬度与导线伸长率,电阻率关联如下表:表(一)4、半硬自粘性纸绝缘漆包换位导线型号为:BYHZQQN代号表示方法:a×b×n"/△如:某一自粘缩醛纸绝缘漆包换位导线:其单根裸铜扁线的厚度(a)为 1.5mm;宽度(b)为 8.0mm,并联根数为 21 根,包纸总厚度为 1.5mm。
则表示为:HZQQN-1.5×8.0×21"/1.5 若为半硬自粘换位导线,则在型号首端加“BY”其中:a 为换位导线中单根漆包线裸铜扁线的厚度(窄边)尺寸b 为换位导线中单根漆包线裸铜扁线的宽度(宽边)尺寸n 为换位导线内漆包扁线的根数△为外包绝缘总厚四、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推荐尺寸)a:1.3~2.0mm(最小极限值:1.10,最大极限值 2.50)b:5.0~10.0mm (最小极限值:3.15,最大极限值 12.50)a 与b 关联系数为 b/a=4~6.5n:推荐并联根数为 11-55(能力 5-71)节距 S:8~12b 当线圈直径Ф≤1200mm,或根数较多 n≥51 根时,需满足:S≤且 S≥7b,当φ≤600 时,不宜采用。
π D n具体见下表:不同线圈内径应用换位导线设计参数推荐值(安全值)换位根数(奇数)能力 5-71 根,推荐 11-55 节距 S:满足 7b≤S≤Π d/n 推荐 8-12b 常根用节距长:60-100;最小极限节距:40成品最大外形尺寸:辐向高 Hmax:75硬度:80-260N/ mm2,推荐 120-200 N/ mm2轴向宽 Wmax:26 控制偏差:0—20%且 H/W≤5.0应用线圈内径φ当φ≤600 时,不推荐若必须采用,与供应商联系,但必须满足与并联根数 n,单n≤15;a≤1.5;b≤7.5根导体厚、宽(a,当 600≤φ<700 时n≤25;1.2≤a<1.5;3.55≤b<7.5b)关联参数推荐当 700≤φ<900 时n≤35;1.2≤a<1.6;4.5≤b<7.5当 900≤φ<1200 时n≤45;1.3≤a<1.7;5.5≤b<7.5当 1200≤φ<1400 时若 n≤45;1.3≤a<1.9;5.5≤b<8.0若 47≤n≤55;1.3≤a<1.6;6.0≤b<7.5当φ≥1400 时若 n≤45;1.3≤a<2.0;6.0≤b<8.5若 47≤n≤71;1.3≤a<1.6;6.0≤b<7.5注:慎重使用 a≥2.0;b>10 线规,此类线规可用于少根数,较大直径线圈,尤其当φ≤1200,或 n>45 时,不推荐使用 a≥20;b>10 线规。
必须选用时,请与供应商联系,经确认后设计使用。
若采用a≥2.0 线规时,请在计算外形尺寸时,辐向高度在标称基础上乘以“K”系数,1.01~1.04(具体见外形尺寸计算“K”值表),以避免卷线困难,线束倾斜,坍塌,散束,线圈外形严重超差等问题。
表(二)五、换位导线外包绝缘、配纸、绕包方式、方向1、绝缘配置:3 层以上,即最小纸绝缘厚为 0.45mm2、用纸:0.075 高密纸、0.08 普通电缆纸、0.075 美国丹尼松纸 22HCC 纸(一般外层用),耐热纸 0.065、0.09、0.0753、绕包方式:1、一般采用:内、外层叠包;叠包搭接≥2mm中间层间隙包:间隙≤1.5mm2、内层间隙包,外两层丹尼松自锁绕包4、绕包方向:可同向,也可隔 6~8 层换一次方向5、绕包节距:25~35mm6、推荐绝缘厚度:0.6;0.9;1.05;1.2;1.5;1.8 等。
0.075*2 的整倍数(0.075 为高密纸厚度)7、若采用网状带捆绑:则网带厚度一般为 0.28,单层叠包为 0.56,若 n 超过 55 根建议采用 2 层网,此时外形按 1.12 计算,以增加捆绑强度。
8、绝缘配置公差单位:mm绝缘标称厚度△允许偏差0.45;0.6 ±0.060.75;1.05 ±0.081.06~2.0 ±0.10≥2.0 ±0.12表(三)六、换位导线外形尺寸的计算1、换位导线的尺寸符号(见图 2)a、b、n、△、δ见第三节б:漆包扁线导体允许偏差:如 a=1.5;б为±0.03(GB5584-2009)实际生产按(-0.02~+0.01)控制b:取 3.15~6.30 时按±0.03(标准为±0.05),取6.30~12.50 时,按±0.05 控制(标准为±0.07)H:换位导线的辐向高度尺寸(辐向指绕组辐向)W:换位导线的轴向宽度尺寸(轴向指绕组轴向)K:换位导线修正值(见表四)n-1Ck:中间衬纸高度(宽度)Ck= ×Amax Amax 为单根漆包线最大厚度2=(a+б+δmax)Cz:中间衬纸厚度,一般选 0.13 普通电缆纸2、计算换位导线标称外形尺寸计算:n+1H= (a+δ)+△2当仅缩醛时δ按 0.16 计算(漆膜实际厚度为 0.11-0.13,另加 0.03 线间间隙裕度)当选用自粘+缩醛时:δ=δ缩+δ自粘(一般按 0.19 计算,漆膜实际厚度为 0.13-0.16,另加0.03 线间间隙)W=2×(b+δ)+Cz+△(当仅为缩醛时,按0.17 计算;当选用自粘+缩醛时,按0.20 计算)最大外形尺寸计算(JB/T6758-1-2007):n+1Hmax= (a+б+δmax)+△max+K (实际应用,可取消“б”值)2Wmax=2×(b+б+δmax)+Cz+△max (实际应用,可取消“б”值)n+1当(a+δ)<10mm 时不加中间衬纸,即 Cz 为 0注:Cz:2n+1当(a+δ)≥10mm 时,即 Cz 厚度为 0.13,宽度为前式计算值加偏差±1 2当 a≥2.0 时,需增加 K 值,K 值按下表计算(根据国际多家企业现行标准,如 ALSTOM、ABB 等)- 6 -K 系数取值表:硬度≤220Mpa 硬度>220MpaS>7b S≤7b S>7b S≤7ba≤2.0 1.00 1.00 1.00 1.012.0<a≤2.2 1.01 1.02 1.02 1.022.2<a≤2.4 1.02 1.03 1.03 1.03a≥2.4 1.03 1.04 1.04 1.04表(四)七、换位导线的品种、品类:1.常规换位导线:含普通、自粘、半硬、自粘半硬纸绝缘漆包换位导线2.按外包绝缘分类2.1 纸绝缘换位导线2.2 网带捆绑换位导线:特点散热好,用于大容量油浸电力变压器螺旋式低压线圈2.3 Nomex 纸换位导线特点:耐高温,用于直流变,干变2.4 PVT 聚酯薄膜换位导线特点:耐高温,用于气体变压器,如 SF6图(三)网带捆绑换位导线产品图3.按耐热等级分3.1 常规普通型换位导线用于油浸电力变压器,运行温度最高 106 摄氏度,也有局部绕组采用耐热纸,如“Z”型,“W”型纸。
3.2 耐热型换位导线漆包线采用耐热等级较高的漆为绝缘,如改性聚酯,聚酯亚胺漆包线(耐热等级 155 摄氏度,180 摄氏度等),外包耐热等级较高的无纺布作为绝缘,主要应用于干式变压器。
4.按形态分4.1 普通型 5-71 根,通常分常规型(11-55 根);巨型(57 根以上),微型(5-9 根)线规1.12*4.5图(四)拉开空档 71 根换位导线产品照片图4.2 组合换位导线:将两根换位导线轴向排列绕包公共绝缘而成,主要用于平波电抗器、直流变等,可增加导线机械强度,尤其是绕组辐向稳定性。
图(五)两组合换位导线产品照片及图样4.3 夹屏组合换位导线,类同组合型换位导线,但两列间夹 3~4 根单根纸包线。
图(五)夹屏组合换位导线产品照片及图样换位导线选用导则4.4 多节阶梯组合换位导线,用于直流变,有 3-5 节,每节 2 根换位导线并列后绕包绝缘,并成阶梯型组合。
图(六)多节纠结组合换位导线产品照片及示意图刘顺荣2011.7-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