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上售药存在问题及策略探讨【摘要】自2006年国家放开B2C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注:即允许药房药店在取得一定资格证书后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在线药品交易服务)以来,网上药房在近两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2月25日,我国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共有171家。
在互联网上进行药品购买,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一个全新选择,但是药品的网上销售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本省10家网上药店药品销售服务案例导入,对网上售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美国的网上售药的制度和监管经验,展望了我国医药电商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网上售药监管 O2O模式然上明明没有OTC标识字样的牛黄解毒片归类为非处方药类,供消费者直接下单任意购买。
个别网上药房的违规行为显得更为隐蔽:在一家于2011年取得网络药品交易资质的网上药房中,记者搜索抗生素类处方药阿莫西林,发现该药房“巧妙”的地将阿莫西林胶囊(或颗粒)与其他非处方药进行了搭售,形成“治疗热咳嗽的良方1”等组合。
通过这种方式,原本属于禁售处方药的阿莫西林胶囊(或颗粒)改头换面出现在了非处方药栏目中,记者尝试下单购买,一路畅通无阻。
几乎所有建设完毕的粤属网上药房,已经依照相关规定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了栏目分类。
但是记者在暗访中发现,除了上述“挂羊头卖狗肉”把处方药当成非处方药卖的情况,即使被明确列为处方类的药物,在实际管理中也并不严格。
在一家2010年就已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的广州某大型连锁药店,记者登录它的网站发现,该药店对药品都添加了OTC或RX标签,并对两类药品进行分类管理。
其中,OTC类药物可由消费者自主下单订购,RX类则只有“咨询”选项而无“购买”选项。
在RX类药物下方,该网站还标示有“本品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使用和购买”、“如发现本网站有任何直接或变相销售处方药行为,请保留证据,拨打12331举报”等字样。
然而,当记者选择了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类胃药向在线客服咨询的时候,却得到与页面显示截然不同的答案——在线客服仅仅询问了记者是否曾经服用该药,得到肯定答案后客服立即表示可以帮记者下单购买,并未向记者要求出示任何处方证明。
此外,记者暗访中还发现几家网上售药企业普遍采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我们在CFDA网站查询了具备网上售药资质许可的企业,以江苏省为例,截止2014年2月25日,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企业有26家,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的企业有195家,两证都具备的有25家。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售药的网站只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如818医药网,在其网站展示了其所具备的许多证书,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荣誉证书、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十强证书等,但必须具备的两个证书只具备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缺少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
存在明显的不合法网上售药的现象。
(见附录三:818证书)全国有37万家药店,1.5万家连锁药店,相较于此,已获得两证的企业所占比例远远很低,可见药监局对互联网药品交易的谨慎。
因此,虽然符合要求的医药企业不少,但想要拿到互联网药品两证,并不容易。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具有三家及以上连锁零售药店,就可以申请《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但申请后等待审批也得一年的时间。
2.传统连锁零售企业才有资格根据药监局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第九条,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首先需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申请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
这严格限制了纯电子商务模式在医药行业存在的机会,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只能依托于传统医药连处方药,请凭处方购买”等提醒字样,但是在与客服的实际沟通中,我们发现不少网上药店购买时根本不需要处方即可自己购买,几乎所有建设完毕的网上药房,已经依照相关规定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了栏目分类。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挂羊头卖狗肉”把处方药当成非处方药卖的情况,即使被明确列为处方类的药物,在实际管理中也并不严格。
按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上药店可以展示处方药;但按照《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网上药店不得销售处方药。
一允许、一禁止,网上药店得以有机可乘。
在网上药店官网处方药展示页面,通常会在药品信息下方注明“该药品为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等字样。
若严格按照上述内容,网上药店只负责展示处方药信息,实际交易通过实体药店完成,那么就无可厚非。
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知,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消费者不仅可以购买处方药,而且可线上支付、通过普通快递配送。
可见,没有实体药店的参与下,网上药店正悄悄进行处方药的交易,实现销售。
像这样隐蔽销售处方药的网上药店不在少数。
(三)虚假网络药品广告《药品广告审查办法》(2007.5.1)第二条凡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发布的广告含有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者与药品有关的其他内容的,为药品广告。
(详细见附录六)学由发给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广告不依法履行审查职责,批准发布的广告有虚假或者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说,如果出现违法药品广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能做的事情只有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移交至同级工商监督管理部门,一年内不受理其药品广告申请。
而工商管理部门也只能依照《广告法》“……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改正或者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可以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由于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惩处手段单一,处罚力度低,给打击违法药品广告带来重重困难。
(四)网售药品物流配送药品作为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国家对其有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药品的仓储管理,必须得通过国家的GSP管理标准,在库房的面积温度、设备设施、信息系统、药品批号管理等方面要求颇高。
相关政策规定中,对配送条件的要求势必抬高医药企业在网上零售的成本,自行配送成本很高,药品种类繁多、配送和储存要求严格、拆零分拣量大、退货换货难等问题会带来资金、运输、人力等方面的困难,在目前尚未严格执行的情况下,网上药房出于节省成本考虑,普遍采用的仍是第三方快递服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药品不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美上网人口中有60%表示曾在网上查询医疗保健相关资讯或购买过医药保健品,当前,全美有1000 多家网上药店,而目前与医疗保健相关的网站至少接近2 万个。
药品互联网销售已成为其主要增长点,其中把供应商与医院、药房和门诊部连为一体的B2B 电子交易额甚是巨大,网上诊断和网上药房等B2C 交易额占据了很大份额,美国的全球药品交易网(GHX)便是一个典型。
2010 年,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占整个医药流通领域的近30%。
在美国网上药店可以销售处方药。
需要购买处方药的顾客不仅可以通过邮寄、传真向网上药店提交处方,还可以提供处方医师的电话号码,由网上药店直接打电话查询。
此外,患者还可以提供自己的保险账号,网上药店会与顾客原来买药的药店联系以获取处方。
网上药店在美国日渐繁盛的同时,也滋生了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无有效处方销售处方药、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美国国会一直尝试规范网上药店行业。
(二)制度美国FDA 规定网络药店经营自愿由美国药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ards of Pharmacy , NABP) 根据网上药店开业站点认证计划VIPPS ( Verified Internet Pharmacy Practice Sites) 标准进行认证。
通过认证的网络药店可获得经营网络药品的业务资格美国对网上药房进行州药房委员会强制性的许可和NABP自愿性认证2 级管理。
首先,州药房委员会根据州药房法律和标准对申请的网上药房进行强制性的合法性审核,获得州药房委员会许可的合法网上药房,可向NABP申请自愿性的VIPPS 行业性认证,NABP认为其符合联邦药房和NABP药房执业标准的,准许其在)to)US(4)主要监管行动互联网药品销售行动计划:1999 年7 月,FDA 在“互联网药品销售行动计划”中针对医疗欺诈、未获许可的药物、假药、掺假药或不合格药品以及没有有效处方销售药品的情形做了规定并且至今仍在执行以提高管理局处理互联网非法销售药品行为的能力。
加强对搜索引擎的监管:FDA 约谈多家搜索引擎商,与其达成合作。
2010 年,谷歌宣布只链接经VIPPS 认证的网上药店药品广告信息,政府与搜索引擎企业合作是解决网上非法售药行为的一大进步。
监管新技术的运用:采用RFID 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需要对所有药品进行唯一编码,用于标识药物流通过程中的货盘、运输包装、销售包装等,该编码形成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电子履历。
四、展望未来近年来,医药电商在迅猛发展得过程中频频受到政策、行业多重束缚。
由于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流通受到国家严格管制、销售渠道被医疗机构所垄断,且网上购药存在信任体系与药品安全等诸多问题。
同时,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也成为制约网上药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最新统计,2013年我国医药电子交易规模达42.6亿元,与2012年的16亿元相比,增长166%.其中,天猫医药馆交易规模达20.4亿元,占比47.89%,同比增长172%;自主式医药B2C网站的交易规模为16.8亿元,占比达39.44%,同比增长98%.可以看出,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正呈快速增长,医药电商的兴起是大势所趋,医药电商也纷纷加速发展,如康美药业近日拿下医药B2C牌照,而九为信号:主管部门将在确保用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努力为医药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1年5月,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也表示:“在创新药品经营模式方面,要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提高药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鼓励规范经营的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网上药店。
”应用O2O模式发展网上药店可以获得政策的扶持,适应如今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2)消费者喜好1)详尽的药品咨询。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药店搜寻药品信息、价格等,也可以利用网上客服系统获得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从而获得更为详尽的有关药品的信息。
2)更多的购药渠道。
消费者可以选择网上药店直接购买,或根据网上药店提供的信息选择离自己最近的药店上门店取药,购买药品渠道增多,大大方便了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