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十月革命PPT优秀课件18

俄国十月革命PPT优秀课件18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 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 “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 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 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 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今天要来这 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 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 来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 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 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 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 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 “我没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去!” 列宁把通行 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 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 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 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 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 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 取得政权。
3、七月流血事件
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引起人民强烈不满。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 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 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七月流血事件
内战的结果
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
苏俄政府 另一方面,实行了经济上高度
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政府经过艰苦的斗争获得 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
这个政策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 政策”,它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获得最大的 经济财力、物力,用以来赢取战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上穷流人社在会施举粥行棚的内豪勉华强酒果宴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1、二月革命(1“91打7倒年战) 争”、“要面包”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
治 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
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古人云:一山不容二 ?
“红色十月”是前苏联辉煌时代的标志, 以“红色”和“十月”命名的商品或活动 不胜枚举。“红色十月”巧克力如今仍是 俄罗斯最畅销的本土品牌之一,其厂址依 然位于克里姆林宫附近。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姓名:列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70 年4月22日 籍贯:俄国辛比 尔斯克人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无 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继承 者发展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 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二月革二命月期革间命莫中斯的科彼经得战格斗勒遭街枪头炮场破景坏的楼房
2、《四月提纲》发表
(1)背景原因: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 地和面包,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时间地点:1917年4月、彼得格勒
(3)内容:
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 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 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 次世界大战。
6、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他国 的外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国 联合起来 内
三年内战
(1917——1921)
本俄 家国 和国 沙内 皇的 军地 官主
、 资
战斗中的恰巴耶夫 恰巴耶夫
这是苏联画家П·华西列也夫的名画,它生动地反映了恰巴耶夫的形 象。恰巴耶夫是苏维埃国家红军战士英雄主义的象征。恰巴耶夫旧 译夏伯阳,为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红军的天才指挥员。1887 年诞生在喀山省切博克萨雷县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年幼时当过牧童, 做过木匠学徒。1908年应征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英勇 善战获得过几枚十字勋章,升为上士。1917年秋,由前方回到尼古 拉也夫城参加革命。1918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 初,他被调往东方战线担任旅长。不久提升为第二十五师师长。 1919年6月8日,他在指挥部队攻占乌发时,头部受伤,但他继续指 挥作战,取得胜利,他荣获红旗勋章。1919年9月4日夜晚,恰巴耶 夫师部所在地──乌拉尔的尔比欣斯克(今查帕耶沃)遭到白卫军哥萨 克的袭击、包围,恰巴耶夫英勇奋战,在突围渡乌拉尔河时不幸牺 牲。恰巴耶夫深得人民和红军战士的爱戴,1923年,原第二十五师 政委、恰巴耶夫的亲密战友富尔曼诺夫创作了中篇小说《恰巴耶 夫》。这部作品以后又被搬上银幕。课本上的插图《战斗中的恰巴 耶夫》生动地表现了恰巴耶夫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的英勇精神。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事件 4.十月革命的胜利 5.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6.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 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 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 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 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 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 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 机四伏。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 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 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 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 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 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 的斗争。
回忆: 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的事件是什么?请对这一事 件做简单介绍。 2、俄国是否参加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加入到哪一方?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1923年,列宁 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 岁。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 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 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 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 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 “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 “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 宁没有笑。 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 不愉快,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 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是回信。姑妈在信上说: “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蜜蜂引路
一九二二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 小山上。当地有一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请他来 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 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 道他住在哪里。列宁知道离得不太远,就亲自去 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不 少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飞 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 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十月 革命


)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 时机成熟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5、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革命后,代表工人阶级 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要掌握 政权。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 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政策
政治上: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
彼德格勒武装起义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 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 照为列了宁纪的念起这义一计伟划大,历用史炮事声件发,出“进阿攻芙临乐时尔政”府号所巡在洋地舰冬作宫为的革信命号纪, 为念十物月,革现命停的在胜圣利彼立得下堡功市勋内。的涅瓦河畔。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 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 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 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人类社会在这近百年间取得的最主要成就之一 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社会主义制度的 确立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开创的,本节课我们就 学习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17年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4、十月革命的胜利:
•时间:1917年
11月(俄历十月)
•领导者:列宁
列宁亲自指挥十月革命
斯莫尔尼宫
斯莫尔尼宫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巴洛克式建筑,极其豪华。其部 分房屋曾是寄宿学校,但由于修道院的楼舍不适合作教室用而迁出。 这座学校是19世纪初受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而建的贵族女子学校。 1917年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日子里,列宁把革命指挥部设在斯莫尔 尼宫。10月25日(旧历),在这里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宣言。直 到1918年首都迁到莫斯科为止,这里一直是苏维埃政权的中心。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封 建
( 资 本


农 奴 1861年 制 改革
义 ) 沙 皇
二月 革命
国 家
专 制 统

两 个 政 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