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9课_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9课_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攻打冬宫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 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二. 十月革命的过程
(1)原因:
对外:继续参加一战,国外战场越陷越深,引
资产致阶国级表内政明ຫໍສະໝຸດ 府资矛产盾阶继级续起政激人府化民一,强方烈同面不时满继也。续事7参月实俄加告军一诉在战无前,产线导惨阶败。 级和平夺取对争内取:已进经攻不苏可维埃能政,权必,须国采内用战场武继装续斗扩争大 才能取得革命最终的胜利。 (2)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 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 不可能。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 关键。也让我们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三 .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俄国: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 ②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国际:①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②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一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客观
①经济:20世纪时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 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 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苦。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相 当恶劣。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 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 己得到点安慰的。
一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客观
①经济:20世纪时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与地主 、工人与资本家、 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民族矛盾
材料四:沙皇俄国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 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参加“一战”使得沙 俄经济入困境。……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 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 低落,俄国战事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 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恶劣的政治和经济形势 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处境。人民强烈要求改变 现状,推翻反动政权。故十月革命的发生是 历史的必然。
二、革命前奏
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在 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 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忙从前线调回军队, 但已无济于事。3月12日,彼得格勒起义获 得胜利,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当晚工兵代 表苏维埃成立。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组成。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 朝从此覆灭。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打倒战争”“要面包”
二月革命
特点: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武装
掌握实权
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 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 政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群众的要求, 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 继续进行战争。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 去的问题。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 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 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 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 现 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③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十月 革命一 声炮响, 给我们 送来了 马克思 列宁主 义。”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客观、主观、必然性)
2.十月革命的经过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关键)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俄国、国际)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十月革命爆发
1、时机成熟:
A、和平夺权无法实现(七月事件的教训); B、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正确的决议; (决定武装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全国性苏维埃政权)
2、爆发:攻打冬宫 1917年11月
表明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功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建立了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 俄国取得伟大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达到一个前所 未有的高度。
1.二月革命 两 个 政 权 并 立
2.《四月提纲》 提 出 革 命 过 渡 任 务
3.七月事件
4.十月革命
1917.11.7(彼得 格勒武装起义)
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武装夺取政权
巩固 政权
a.《告工人、士兵和
农民书》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图为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 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一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客观
①经济:20世纪时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与地主 、工人与资本家、 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民族矛盾
③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 矛盾
2.主观 广大工农群众革命性较强
你觉得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一个 偶然的事件?
二、革命前奏
2、《四月提纲》
指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表明无产阶级运动早期斗争中对资产阶 级政权没有进行坚决斗争,抱有一定幻想, 随后俄国在一战中节节败退,国内矛盾日益 激化,武装斗争时机已经成熟。
二、革命前奏
3、七月事件
列宁认为:“与各先进国家相比,
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
容易的。”
阅读课本 P88,思考
十月革命为什么 会在俄国爆发?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俄国的工业水平与其他帝 国主义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1913年按人口计 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英国的1/5, 法国的1/4。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 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 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俄国无产阶级同 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 激化。
20世纪初俄国的冶金工厂
穷上人流在社施会粥举棚行内的勉豪强华果酒腹宴
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 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 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建议一 切交战国和人民“立即缔结停战 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 和平”。
3、《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 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4、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你认为十月革命取 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