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谈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谈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1 引言导数是微分学的理论基础,它的思想最初是由法国数学家费马为研究极值问题而引入的.导数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物质变化的有力工具,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高中数学教材已引入了导数的内容,这不仅丰富了中学数学知识, 也为中学数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同时优化了解题思维,简化了运算过程,拓宽了解题思路.本文就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同时对部分问题通过初等数学解法和导数解法比较,进一步说明利用导数解题的优越性.2 导数的基本理论2.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y f x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000()()limx x f x f x x x →--存在,则称函数f 在点0x 处可导,并称该极限为函数f 在点0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2.2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f 在点0x 的导数)(0x f '是曲线)(x f y =在点),(00y x 处的切线斜率. 2.3 导数的相关结论[1](P93;123-124;142-143).3 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3.1 导数在求极限中的应用在求解极限的问题时,主要是用导数的定义式,即0000()()lim ()x x f x f x f x x x →-'=-来解决,所以导数的概念是应用导数求解问题的基础.例1[2](P23) 设函数0()f x 在0x 处可导,试求下式的极限值.000()()lim2h f x h f x h h→+--解 000()()lim 2h f x h f x h h →+--00000()()()()lim 2h f x h f x f x f x h h→+-+--=00000000()()()()11lim[][()()]()22h f x h f x f x f x h f x f x f x h h →+---'''=+=+= 已知导数概念的变形式,通过加减同一式子或分子分母同乘一式子,化成导数定义式的和差,或导数定义式与函数的极限的和差等形式,从而求出所要求的极限值.3.2 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定理1[1](P123) 设()f x 在区间I 上可导,则()f x 在I 上递增(减)的充要条件是()0f x '≥(0)(≤'x f ).例2[3](P207) 已知可导函数()f x 对任意实数12,x x 都有1212()()()f x x f x f x +=,若存在实数a ,b ,使()0f a ≠且()0f b '>.证明:(1) ()0f x >;(2) ()f x 在),(+∞-∞上单调递增.证明 (1) 2()()()()[()]22222xx x x x f x f f f f =+==,又因为0)2()2()]2(2[)(≠-=-+=xa f x f x a x f a f .所以 0)2(≠x f ,0)]2([2>x f , 所以 ()0f x >.(2) 因为00()()()()()()(()1)()limlim limx x x f b x f b f b f x f b f b f x f b x x x∆→∆→∆→+∆-∆-∆-'===∆∆∆. 又因为00()()()()()()(()1)()limlim limx x x f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0()()(()1)()lim ()()()x f x f b f x f x f b f b x f b ∆→∆-'=⋅=⋅∆ 因为 ()0f x >,()0f b >,()0f b '>, 所以 ()()()0()f x f x f b f b ''=⋅> 所以 ()f x 在),(+∞-∞上单调递增.例3[4](P25) 已知a R ∈,求函数2()axf x x e =的单调区间. 解 函数()f x 的导数 22()2(2)axax ax f x xeax e x ax e '=+=+.(1) 当0a =时,若0x <,则()0f x '<,若0x >,则()0f x '>.所以当0a =时,函数()f x 在区间(,0)-∞内为减函数,在区间(0,)+∞内为增函数;(2) 当0a >,由220x ax +>,解得2x a <-或0x >,由220x ax +<,解得20x a-<<.所以当0a >时,函数()f x 在区间2[,]a -∞-内为增函数,在区间2[,0]a-内为减函数,在区间(0,)+∞内为增函数;(3) 当0a <时,由220x ax +>,解得20x a <<-.由220x ax +<,解得0x <或2x a>-. 所以当0a <时,函数()f x 在区间(,0)-∞内为减函数,在区间2[0,]a-内为增函数,在区间2[,]a-+∞内为减函数. 例4[5](P13) 设函数()f x 与数列{}n a 满足关系: ① 1a α>,其中α是方程()f x x =的实数根;② )(1n n a f a =+,N n ∈;③()f x 的导数()()0,1f x '∈. (1) 证明:n a α>,N n ∈;(2) 判断n a 与1n a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解 (1) (用数学归纳法) 当1n =时,由题设知1a α>,所以原式成立. 假设 当n k =时,k a α>成立.因为 ()0f x '>,所以()f x 是单调递增函数.所以 1()()k k a f a f αα+=>=(因为α是方程()f x x =的实数根). 即 当1n k =+时原式成立.故对于任意自然数N n ∈,原式均成立.(2) 设()()g x x f x =-,x α≥.所以()1()g x f x ''=-, 又因为 0()1f x '<<,所以()0g x '>. 所以 ()g x '在[),α+∞上是单调递增函数.而()()0g f ααα=-=,所以 ()()g x g α>. 即 ()x f x >. 又由(1) 知n a α>,所以 1()n n n a f a a +>=通过上述例题的解决可以看出,利用导数理论讨论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它将求单调区间的问题直接转化为解不等式的问题,因此降低了题目的难度,而且只要是可导函数,均适合此方法.3.3 导数在函数极值(最值)中的应用定理2[1](P93) 设函数()y f x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在点0x 可导.若点0x 为f 的极值点,则必有 0()0f x '=.定理3[1](P142-144) (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 设f 在点0x 连续,在某邻域);(00δx U 内可导.(1) 若当),(00x x x δ-∈时0()0f x '≤,当),(00δ+∈x x x 时,0()0f x '≥,则f 在点0x 取得极小值.(2) 若当),(00x x x δ-∈时0()0f x '≥,当),(00δ+∈x x x 时,0()0f x '≤,则f 在点0x 取得极大值.定理4[1](P142-144) (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 设f 在点0x 的某邻域);(00δx U 内一阶可导,在0x x =处二阶可导,且0()0f x '=,0()0f x ''≠.(1) 若 0()0f x ''<,则f 在点0x 取得极大值. (2) 若 0()0f x ''>,则f 在点0x 取得极小值.定理5[1](P142-144)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设f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存在直到1n -阶导函数,在0x 处n 阶可导,且()0()0k f x = (1,2,,1)k n =-…,()0()0n f x ≠,则(1) 当n 为偶数时,f 在点0x 取得极值,且当()0()0n f x <时取极大值,()0()0n f x >时取极小值.(2) 当n 为奇数时,f 在0x 处不取极值.例5[1](P143) 求()(2f x x =-的极值点与极值.解 5233()(225f x x x x =-=-在),(+∞-∞上连续,且当0x ≠时,有21331010()33f x x x -'=-=.易见, 1x =为f 的稳定点,0x =为f 的不可导点.(表中↗表示递增,表示↘递减);由上表可见:0x =为f 的极大值点,极大值(0)0f =;1x =为f 的极小值点,极小值(1)3f =-.例6[1](P144) 试求函数43(1)x x -的极值.解 由于 32()(1)(74)f x x x x '=--,因此0x =,1x =,74=x 是函数的三个稳定点. f 的二阶导数为 22()6(1)(782)f x x x x x ''=--+,由此得,(0)(1)0f f ''''==及4()07f ''>.所以 ()f x 在47x =时取得极小值.求三阶导数 32()6(3560304)f x x x x x '''=-+-,有(0)0,(1)0f f ''''''=>.由于3n =为奇数, 由定理知f 在1x =不取极值.再求f 的四阶导数(4)32()24(3545151)f x x x x =-+-,有(4)(0)0f<.因为4n =为偶数,故f 在0x =取得极大值.综上所述,(0)0f =为极大值,434436912()()()777823543f =-=-为极小值.在求函数的最值中,若函数f 的最大(小)值点0x 在区间),(b a 内,则0x 必定是的极大(小)值点.若f 在0x 可导,则0x 还是一个稳定点.所以我们只要比较f 在所有稳定点、不可导点和区间端点上的函数值,就能从中找到f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例7[1](P147) 求函数543551y x x x =-++在闭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4322520155(1)(3)y x x x x x x '=-+=--. 令0y '=,解得0x =,1x =,3x =. 因为 []31,2∉-,故3x =舍去.由于 1)0(=y ,2)1(=y ,10)1(-=-y ,7)2(-=y ,比较大小得,函数在1x =-时取最小值10-,在1x =处取最大值2.例8[4](P25-26)已知a 为实数,2()(4)()f x x x a =--(1) 求()f x ';(2) 若(1)0f '-=,求()f x 在[]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若()f x 在]2,(-∞和),2[+∞上都是递增的,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 由原式得 32()44f x x ax x a =--+.则2()324f x x ax '=--.(2) 由(1)0f '-=,得12a =,此时有 321()422f x x x x =--+,2()34f x x x '=--.令 ()0f x '=得43x =或1x =-.又450()327f =-,9(1)2f -=,(2)0f -=. 所以 ()f x 在[]2,2-上的最大值为92,最小值为5027-.(3) 2()324f x x ax '=--的图象为开口向上且过点()0,4-的抛物线,由条件得 (2)0f '-≥,(2)0f '≤,即480a +≥ 且 840a -≥,解得 22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2,2-.通过上述例题的解题过程可知,在求解函数的极值(最值)的问题中需要考虑函数各阶导数的情况(一般1—4阶导数即可),并根据充分和必要条件进行判断,比较各点函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求出极值(最值).在应用导数解题的过程中,导数不仅能解决有关函数的一些问题,或是简化一些问题的运算,优化解题思维,也为数学解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拓宽了解题的思路.3.4 导数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例9[6](P33) 设1x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求证:(1)1nx nx +≥+(贝努利不等式). 证明 (数学归纳法) 当2n =时,22(1)1212x x x x +=++≥+. 所以原式成立.假设 当n k =时,(1)1kx kx +≥+ 成立. 当1n k =+时,12(1)(1)(1)(1)(1)1(1)1(1)k k x x x kx x k x kx k x ++=++≥++=+++≥++即 1(1)1(1)k x k x ++≥++ 成立.所以1x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时,(1)1nx nx +≥+成立.证明 (导数法) 设 ()(1)(1)nf x x nx =+-+,则11()(1)(1)1n n f x n x n n x --'⎡⎤=+-=+-⎣⎦.当 0x >,()0f x '>; 当 0x =时,()0f x '=; 当 10x -<<时,()0f x '<;故当 0x =时,min ()0f x =.即 (1)1nx nx +≥+.在证明不等式时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法、比较法、重要不等式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等,这道题采用了数学归纳法和导数两种方法进行了证明,从证明的过程可以看出用导数的方法进行证明方法较为简单.例10[7](P95) 证明:当1x >时,不等式2(1)ln 1x x x ->+恒成立. 证明 令 2(1)()ln 1x f x x x -=-+ 2212(1)2(1)14()(1)(1)x x f x x x x x +--'=-=-++2222(1)4(1)(1)(1)x x x x x x x +--==++ 因为 1x >,所以 ()0f x '>.即当 1x >时,()f x 为增函数. 所以 2(11)()(1)ln10(11)f x f ⨯->=-=+, 即 2(1)ln 01x x x -->+.所以 2(1)ln 1x x x ->+. 有些不等式用初等数学的方法证明非常困难,甚至是不能证明.若恰当构造辅助函数,将不等式两边看作函数在某两点的函数值,通过判断函数单调性就可以得到一种新的证明方法.例11 (2007年山东高考题)设函数)1ln()(2++=x b x x f ,其中0≠b . (1) 当21>b 时,判断函数)(x f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2) 求函数)(x f 的极值点.(3) 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不等式 3211)11ln(nn n ->+都成立. 解 (1) (2) 略.(3) 当1-=b 时,函数)1ln()(2+-=x x x f . 令函数 )1ln()()(233++-=-=x x x x f x x h ,则1)1(31123)(232+-+=++-=x x x x x x x h ,所以 当),0[+∞∈x 时,0)(>'x h ,从而函数)(x h 在),0[+∞上单调递增, 又 0)0(=h ,所以 ),0(+∞∈x 时,恒有 0)0()(=>h x h , 即 )1ln(23+->x x x 恒成立.故当),0(+∞∈x 时,有 32)1ln(x x x ->+.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n ,取 ),0(1+∞∈=nx , 则有 3211)11ln(nn n ->+,所以结论成立. 这是一道高考题,在第三问中证明不等式似乎和题中所给的函数联系不上,但把n1看作一个整体,就和已知所给的函数联系在了一起,把函数、导数和不等式三者联系了起来.3.5 导数在证明组合恒等式中的应用例12[6](P33) 求证:1231232n n n n n n C C C nC n -++++=⋅….证明 设12323nn n n n S C C C nC =++++… ①因为 n n n C C =0,11-=n n n C C ,…所以 1212)1(n n n n n n C C C n nC S +++-+=-Λ,122102)2()1(--+++-+-+=n n n n n n n C C C n C n nC S Λ ② ①+②得 nn n n n n n n n nC nC nC nC nC S 2212210⋅=+++++=--Λ所以 12-⋅=n n S所以 1231232n n n n n n C C C nC n -++++=⋅…证明 (导数法)设()(1)1nf x x =+-,则12233()(1)1n n nn n n n f x x C x C x C x C x =+-=++++…,两边求导有:123211()23(1)n n n n n n n f x C C x C x nC x n x --'=++++=+….在上式中取1x =,则有 1231232n n n n n n C C C nC n -++++=⋅…成立.本题采用倒序相加的方法,并且结合组合数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解决该问题,但其过程较为复杂.如果通过构造函数并用求导的解法,那么问题就会变的简单,而且还会得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结论.3.6 导数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例13[6](P33) 求和:21123n S x x nx -=++++….解 21123n S x x nx-=++++… ①2323n xS x x x nx =++++… ②①-②得 21(1)1n n x S x x x nx --=++++-…当1x =时,则(1)2n n S +=; 当1x ≠时,则()121(1)1n n n x nx S x +-++=-综上,⎪⎪⎩⎪⎪⎨⎧≠-+--=+=+1,)1()1(11,2)1(21x x nx x n x n n S n n解 (导数法) 当1x =时,(1)1232n n S n +=++++=…; 当1x ≠时,设 23(1)()1n nx x f x x x x nx x-=++++=-…,两边求导,则有()12121(1)()1231n n n n x nx f x x x nxx +--++'=++++=-…综上,⎪⎪⎩⎪⎪⎨⎧≠-+--=+=+1,)1()1(11,2)1(21x x nx x n x n n S n n本题利用错位相减的方法,并结合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去解决.也可利用导数的方法去解决.从本题可以看出,利用导数法求解问题为解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3.7 导数在方程求解中的应用例14[8] 已知函数432()410125f x x x x x =-+-+,则方程()0f x =在]5,2[上的根的个数是多少?解 )52()1(512104)(22234+--=+-+-=x x x x x x x x f )21)(21()1(2i x i x x +----=所以方程有四个根,分别为11=x ,12=x ,i x 213+=,i x 214-=. 而[]5,21∉,且i 是一个虚数单位,i 21+,i 21-无法与2、5比较大小, 所以无法判断方程()0f x =在]5,2[上的根的个数.解 (导数法) 因为322()41220124(1)(23)f x x x x x x x '=-+-=--+.令 ()0f x '=,得 24(1)(23)0x x x --+=.因为 223x x -+无实数解,所以1x =, 所以 ()f x 的图象的驻点只有一个1x =.当 1x >时,2()4(1)(23)0f x x x x '=--+>,所以()f x 在),1(+∞上是增函数. 所以 ()f x 在]5,2[上是增函数. 因为 (2)30f =-<,(5)0f >. 所以 ()f x 在]5,2[上有且只有一个根.本题是一个关于x 的四次函数,要讨论根的问题就要去看这个函数所构成的方程的解的情况.用初等数学的方法得到的根含有复数,这时无法判断根的情况.而利用导数的方法去求解方程就避免了去求出方程的根,从而根据函数的性质就可以判断根的情况.例15[8](P17) 证明:方程1sin 02x x -=只有一个根. 证明 构造函数 1()sin 2f x x x =-,x R ∈.因为 1()1cos 02f x x '=->,所以()f x 在R 上是单调递增的.又(0)0f =,所以曲线 ()y f x =与x 轴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即方程 1sin 02x x -=有唯一的一个根. 本题是一个含有三角函数的超越方程,在中学所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涉及超越方程的解法,所以只能采取作图象的方法,但实际操作较难.而构造函数进行求导则简化了作题的难度.3.8 导数在几何中的应用例16[9](P11) (2003年全国高考题)已知抛物线1C :x x y 22+=和2C :a x y +-=2,如果直线l 同时是1C 和2C 的切线,称l 是1C 和2C 的公切线,a 为何值时,1C 和2C 有且仅有一条公切线?写出公切线的方程.解 函数x x y 22+=的导数是22+='x y ,曲线1C 在点)2,(1211x x x P +的切线方程是))(22()2(11121x x x x x y -+=+-,即 211)22(x x x y -+= ①函数a x y +-=2的导函数是x y 2-=',曲线2C 在点),(222a x x Q +-的切线方程是)(2)(2222x x x a x y --=+--,即 a x x x y ++-=2222 ② 如果l 是过P 和Q 的公切线,则①和②都是l 的方程,则有 ⎩⎨⎧+=--=+a x x x x 2221211. 消去2x ,得 0122121=+++a x x . 0)1(244=+⨯-=∆a ,即 21-=a 时,211-=x ,此时P 、Q 重合. 所以 21-=a 时,1C 和2C 有且仅有一条公切线,公切线方程为 41-=x y . 导数的几何意义为导数与解析几何结合奠定了基础,本题不仅引入公切线,同时又渗透了同一法的解题思想,把导数与解析几何、方程的联系更为紧密.3.9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注重培养能力的今天,学习理论知识不应只限于解答纯数学问题上,更应侧重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17[5](P15) 某汽车厂有一条价值为a 万元的汽车生产线,现要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增加值.经过市场调查,产品的增加值y 万元与技术改造投入x 万元之间满足:① y 与()a x -和2x 的乘积成正比;② 当2a x =时,3y a =.并且技术改造投入比率:],0()(2t x a x ∈-,其中t 为常数且]2,0(∈t . ⑴ 求()y f x =的解析式及定义域;⑵ 求出产品的增加值y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值.解 ⑴ 由已知,设2()()y f x k a x x ==-, 因为当2a x =时,3y a =,即 2324a a a k =⋅⋅, 所以 8k =.则 2()8()f x a x x =-.因为 02()x t a x <≤-,解得 2021at x t <≤+. 所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2021at x t <≤+. ⑵ 因为 2()2416(2416)f x x ax x x a '=-+=-+令 ()0f x '=,则 0x =(舍去),23a x =. 当 203a x <<时,()0f x '>,此时()f x 在)32,0(a 上单调递增; 当 23a x >时,()0f x '<,此时()f x 是单调递减的. 所以 当22213at a t ≥+时,即 12t ≤≤时,3max 232()327a y f a ==. 当22213at a t <+时,即 01t <<时,32min 3232()21(21)at a t y f t t ==++. 综上所述,当12t ≤≤时,投入23a 万元,最大增加值是33227a ; 当01t <<时,投入221at t +万元,最大增加值是32332(21)a t t +. 例18[10](P24) 请你设计一个帐篷,它下部的形状是高1m 为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侧棱长为3m 的正六棱锥,问当帐篷的顶点O 到底面中心G 的距离为多少时,帐篷的体积最大?解 设OG x =,14x <<=设帐篷的体积为()V x ,则231()62)[(1)1]12)3V x x x x x x =+-⋅-+=+-. 2()(123)2V x x '=-. 令()0V x '=,得2x =-(舍去),所以2x =.当12x <<时,()0V x '>;当24x <<时,()0V x '<;所以当2x =时,()V x 最大.上述两题是求实际问题的最值,在求解之前首先应建立一个目标函数,并根据实际意义确定其定义域.若根据问题的本身就可以断定所建立的目标函数()f x 有最大或最小值,并且一定在所定义的区间内取得,这时如果()f x 在所定义区间的内部只有一个使0()0f x '=的点,那么不必判断0x 是否为极值点或取什么极值点,就可以判断0()f x 所求就是所求的最大或最小值.例19[4](P9-10) 如图所示,直线MN 为宽度忽略不计的一条小溪,小溪的一侧是沙地,另一侧是草地,沙地上的点A 到小溪MN 的距离20AC km =,草地上的点B 到小溪MN 的距离30BD km =,且70CD km =,现有一位骑士要把情报从A 送到B ,已知骑士在草地上的行进速度是在沙地上行进速度的2倍,骑士应选择怎样的行进路线才能尽快将情报送出?解 设骑士行进线路为AOB (O 在直线MN 上),以10km 为单位.令CO x =,则7OD x =-(07x ≤≤),不妨设骑士在沙地上的速度为1,则在草地上的速度为2,骑士行进的总时间为y =.从而 y '=令0y '=,得唯一的极值点1x =.当O 点选在离C 点10km 处时,能使骑士从A 到B 用时最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及应用导数求函数最值的能力.对于含有根式的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可以运用导数求解,导数解题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了.4 综述通过上述例题的解答可以看出,导数在解题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在证明不等式、组合恒等式和数列求和的应用中,通过初等数学和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得到,导数并不是最简单、也不是唯一的解题方法,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使我们的思维模式不仅仅限于以前的做法,拓宽了解题的空间;而在求解和讨论高次和超越方程的根的情况中,初等数学大多采用因式分解和图象的方法,但它对运算能力和作图的准确性要求较高,所以采用导数的方法可以快速简洁地解决问题,而且还可深化和拓广对方程问题的研究.在应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比如函数解析式,方程或不等式等等),然后再利用导数的定义或性质去解决问题,而且要注意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符合实际问题中的情况.导数不仅在数学方面,而且各学科领域例如物理和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新的高中课本引入导数这一数学工具,使得高中的很多问题变得好懂易学,因此,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如何利用导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