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质

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质

编号2015070611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J05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B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浅谈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质作者姓名陈文韬学号2011107010611所在院系美术学院学科专业名称美术学导师及职称刘玉讲师论文答辩时间2015年5月18日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目录前言 (1)一、漳州木版年画简介 (1)二、漳州木板年画的艺术特点 (3)(一)装饰造型特点 (3)(二)构图形式特点 (5)(三)套色工艺特点 (9)三、漳州木版年画发展展望 (10)四、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浅谈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质陈文韬(指导教师,刘玉讲师)(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黄石435002)摘要:福建漳州市是我国闽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古镇,我国木版年画很多都出自这个古镇。

漳州木版年画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题材非常广泛,色彩十分绚丽,风格异常独特,深远的影响让世人瞩目,它身上充满了北方豪迈粗犷的气息与南方精美细致的性格,又兼有福建沿海的古朴神秘的色彩,是中国美术届的一颗掌上明珠。

清朝初期,漳州木版年画飘洋过海被台湾引进,进入了台湾人们的家庭,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历史文化和艺术情感天衣无缝的合二为一。

本文拟对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漳州木板年画;特征;方向;中图分类号:J05Introduction to Zhang Zhou wood New Year paintings art characteristicsChen Wentao (Tutor: Liu Yu)(Fine Art Institut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 Shi, China , 435002) Abstract:Zhang Zhou is a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town in southern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 In China, a lot of woodcut New Year pictures are produced from this ancient town. Zhang Zhou woodcut New Year paintings have a long history. .The topic is fairly broad and the color is gorgeous. Additionally, the style is distinctive. The prolonging influenc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Woodcut New Year pictures are full of the bold breath of Northern China and the delicate character of Southern China. Also they appeared coastally unsophisticated and mysteriou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Zhang Zhou New Year painting is a bright pearl on the palm of Chinese art circl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Zhang Zhou New Year paintings were took to China Taiwan by shipping, thus entering the Taiwanese family and then blending their life. Historical culture completely integrated with artistic emo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 of Zhang Zhou New Year paintings. It is possibl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direc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Key Words: Zhang Zhou woodcut New Year painting character direction浅谈漳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质陈文韬(指导教师,刘玉讲师)(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黄石435002)前言讲到福建省的的文化,大家不难想到闽南文化,它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

它是中原河洛文化和古代闽南文化的结晶,因为历史和生态地势的关系,很多早已经在中原辽阔的疆土上消失不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福建省不仅完整的保存下来了,而且呈现出一种地域性特有的非物质文化的形态。

漳州是福建省非常出名的经济文化古城。

漳州木板年画历史年代悠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他与闽南的方言、民居的建筑、节庆的风俗、民间的故事、曲艺、手工技艺等。

共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地域性的“文化遗产群落”,并在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它既是考察闽南社会生活的一个独特视角,也是闽南民俗与图式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无疑成为闽南文化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自清代开始,漳州木板年画大量输入台湾,对台湾的民俗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闽台两地木板年画一脉相承,是海峡两岸人们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见证。

一、漳州木版年画简介木版年画是我国美术界的一颗掌上明珠,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疆土辽阔,各个地区因习俗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木版年画风格各异。

其中福建漳州的木版年画又独其特色。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南部,与台湾一水相隔,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

漳州木版年画历史的悠久。

明代初期,有“曲文斋”,“多文斋”等书坊兼营年画。

清代到民国时期,漳州的年画作坊发展到了二十多家。

在明代和清代最为鼎盛。

明代是漳州的经济的一个快速飞跃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进一步扩大了耕地,沿海围垦,兴修水利。

漳州的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明朝中期漳州木版年画已经排到了全国主要的产地行列之中去了。

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漳州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非常安定,在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推动下,漳州木版年画的印制和出口已经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漳州木版年画的种类丰富多彩。

根据功能的不同。

漳州木版年画可以分为五大类,门神画和门画、灯画和纸扎画、宗教用年画、连环画和风俗画等。

门神画和门画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需求量最大的年画品种,也是漳州木板年画中的代表作,这些门神画尺寸的大小不同,艺术风格各异,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家庭需求。

门神画按照表现的形式分为四类,武门神、财神、送子门神、文门神。

按照制作的工艺水平又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粗神”和“幼神”。

漳州的人们喜欢红色忌讳白色。

所以基本所有的门神画和门画的底色都为红色。

印在万年红纸上的门神年画,被称为“粗神”年画;而印制在本色纸上的门神年画,加了红色背景,就被称为“幼神”年画了。

除了门神年画之外,挂在门口的额扁或者室内的门神年画也非常的有特色。

这种年画按照功能分为两大类,辟邪型和祈福型。

辟邪型的主要贴在室外,画面非常的狰狞勇猛;祈福性的贴在室内,精致可爱。

宗教用年画在闽南民间传统宗教和民间的信仰非常的盛行,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宗教的活动和民俗的活动中的迷信的成分逐减少了,但是作为宗教的仪式和传统的风俗习惯还是得到了部分的保留。

与之相关的漳州木版年画也成为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宗教用的木版年画通常按照用途分为两大类,功德纸年画和神像画。

用黑纸印的功德纸年画是漳州木版年画独一无二的特色,它是在特制的黑色纸张上印制黄、白、蓝、红、四种颜色特制而成,色彩非常的丰富绚丽,独一无二。

主要用于道教在做法事的活动中使用。

做完法事后直接焚烧。

灯画和纸扎画是漳州木板年画里面的又一大门类。

漳州民间逢年过节有挂花灯的民风民俗,所以灯画的需求量不小。

灯画的题材呈现多样化,尺寸比较小,用玉扣纸印制而成。

纸扎画主要用于民间的丧葬的活动当中,供纸扎铺制作纸扎画。

通常尺寸也比较小,也是用玉扣纸印制而成,以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的图案为主。

两种木版年画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作为纸扎或者花灯上的装饰。

连环画就包括了故事连环画和戏曲连环画。

漳州地区的戏曲种类非常丰富多样的。

漳州人也非常的热爱戏曲。

这些也都反映到年画当中去了。

现在有“双凤奇缘”、“孟姜女”、“荔枝记”等十几种。

故事连环画有“二十四孝”。

风俗画有“老鼠娶亲”、“九流图”、“端午赛龙舟”等年画。

这些年画都绘声绘色的描绘了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人物,是当时社会活动的生动的写照。

还有表现武昌起义内容的“华军大战武昌城”这样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因为连环画和风俗画主要用于室内的装饰作用,所以归为一类。

在中国木版年画一直都是以构图的饱满,造型的质朴,色彩的鲜明著称的。

相对来说,北方的年画非常的简洁,质朴;南方的年画则是秀丽、清新。

漳州的木版年画揉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特点于一身,构图饱满丰富,线条优美精炼,造型雍容质朴,色彩绚丽,非常具有装饰趣味,是中原地域特色和闽南特色相结合的结晶,呈现出浓厚的闽南地域文化的特色。

漳州木版年画的制作也是非常讲究的,首先在木板上画稿、进行雕刻、分色版、线版、最后用“短版”套印。

虽然是采用多版套色印刷,但它是运用水印与粉印相结合的方法,先印色板,后印线版。

漳州木版年画的印刷特点是在色纸上套印各种粉色,底色都用色纸,大部分是红色作为底纸。

漳州木版年画注重调色。

调制颜料时常常根据色相添加一些白粉来降低纯度,以防龟裂,必须在白粉里面加胶和矾,让人产生厚重感,还要掺入海水或者冰糖、米浆使画面感产生立体的效果和具有光泽度。

漳州木版年画因其独特的魅力,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文献记载,自唐朝末期就有一大批漳州的商人到南洋群岛经商,宋朝以来漳州商人大量的到台湾定居,传统的漳州民俗文化也随之传入各地。

根据数据统计,台湾地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是闽南人。

其中漳州户籍的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因此台湾地区的木版年画销入量远远大于东南亚各国。

每次成交量都是成千上万对。

到了乾隆初期,台湾地区开始了雕木板印刷年画,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大部分从漳州木板年画直接移植,充分体现海峡两岸亲缘与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