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阐述提高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提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1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一所大学各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特色的学科建设能提高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

而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可为学科建设设立专门的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求来确定的具体的服务目标,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更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化。

学科服务通过针对性的对学科建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全面汇总介入到学科建设中,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解决信息资源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根据学科服务的定义可以知道,学科服务的本质就是为高校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中提供定向服务。

因而要想创建高质量的学科服务,最关键的是理清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强图书
馆与各院系之间的沟通,通过互动进行有效、具体的服务。

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庞大的信息库资源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

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理念的更新和过程的深化一直在不断地被提出。

因而,图书馆也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加强沟通,使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与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关系,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样可以激发更多潜在的合作,进而完善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2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
以高校广大师生的需求为目标,通过资源的输出和决策的输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之一,个性化服务也是学科服务的模式和方向。

因而学科服务过程中,建立好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是这个过程形成的关键,而如何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积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并依靠强大的数据平台,利用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为用户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但是当下,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图书馆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

通过调查显示,众多高校中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检索的有效性很低,因而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之际,积极改革理念,努力将学科服务深入开展是关键,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当下
的状况。

3 提高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
3.1 高效利用数据化手段分析用户种类,掌握用户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一个面向全体在校师生所提
供的一项服务,因而有效地掌握这些客户群的种类,并对其进行针对化服务可以使服务更加周到和高效。

经过调查和分析,把高校中的人群分为几种:第一种是管理层面的人员,包括校领导以及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负责管理和决策的人群,承担着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任务。

第二种是教师团队,他们大多是科研的主力,平时通过申请基金来开展自己的工作。

第三种是在校的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为主的群体,他们是科学研究的直接工作者,承担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日常也主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综合。

这3类人的分工不同,他们的工作同时也会有所交叉,例如有些学科带头人自己也投身一线的实验中,或者很多管理层面的人员也是学科带头人。

因而,由于他们身份的差异必然导致所关注的方向有所不同。

例如,管理层面的人可能更加关注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如何紧密结合等问题。

而学科带头人可能更加关注的是如何申请基金以及如何确定和把握研究的方向等。

因而图书馆在面对这样不同类型的人员需求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服务,才会体现学科服务的真正目的。

3.2 综合运用各种学科服务模式,设立学科馆员、建立
学科馆员职责
高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可以更好的为学科建设做好
学科服务,学科馆员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服务水平。

学科馆员的职责包括为对口学院(系、学科)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培训指导,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资源及服务项目;为对口学院(系、学科)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及时解答问题;编写读者参考资料、图书馆利用指南和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指南等;收集、整理有关学科的馆藏网络资源和公共网络资源,建立该学科信息导航网页,并链接在图书馆主页上;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征求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作为图书馆调整馆藏及强化服务的依据;收集院系推荐书目,供采购参考;负责试用、评价对口院系学科的参考工具和电子资源、收集反馈意见,为数据库引进提供参考。

学科服务是一门高效服务的工作,完美的学科服务是形成一种方便的资源利用门户,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科服务工作人员,这样在开展学科服务时融入现代科学的先进方式,积极响应用户的需求,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建立一种长期稳定高效的学科服务平台。

在高校中科研型人才比较多,由于各个学院的研究方向天壤之别,需要的信息
也不相同,因而图书馆在面对这些科研用户时要积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学科交叉的信息和资源实行学科共享,对于方向性较强的学科要实行既面向大众提供科普型资源,同时也要针对不同进行区别化对待,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服务的高效和针对性。

对于高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协同创新研究基地等这些重点实验室和科研人员,图书馆要提供学科情报服务,长期跟踪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同时图书馆员也要根据自己的所长,积极参与到学科的研究项目和课题中去,对于科研需要的数据库、网站等及时更新,定期检查漏洞,进行资源整理,项目分析等工作,并把这些结果及时传送给用户。

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主动走入学院,聆听各个学科的所需,与真正的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