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漫画题答题技巧示范课件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 里面的鱼却在羡慕对方的条件、环境 ,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方 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两 条鱼已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境如前 ,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 山高”,只知羡慕,不能脚踏实地把 握自己位置的人。
题型3、拟写标题类
▪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 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对理
论照抄照搬、不知变通的人。
题型2、揭示寓意类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
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 思考和警示。
仔细阅读这幅漫画,揭示漫画寓意。
解题指导
这幅漫画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的一棵大树枝繁叶 茂,浓荫密匝。下面的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 歪斜倾倒。由于这幅漫画运用了象征手法,所以 答题难度较大。要通过大树与小树之间的关系, 联系到当代家庭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问 题。而这正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2)看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 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 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 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 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看画中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
第二步 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是什么
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 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3)多个角度想想看,创作动机是什么,确 定最佳画意点。
题型1、画面描述类
用描述性、说明性、介绍性的语言,按照 一定的顺序、全面地、客观地介绍画面内 容。
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1)~(2)题。(画面上的文字 分 别是“警钟”和“报喜”)
因,也就找到了漫画的寓意)
该如何做?
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 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
盛满水的鱼缸,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 两条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两条 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 而右边鱼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 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
5、透过画面,挖掘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
▪ 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把握漫画 的要义。
你 能 看 懂 这 些 漫 画 吗 ?
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 是荣誉,争着上;是问题, 争着退(推).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 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 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夸张处。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
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 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 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人物语言法
具体点拨
▪ 1、看漫画的标题。 ▪ 2、看漫画的画面。 ▪ 要弄清漫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有的还要注意画
中人物的表情。
▪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 ▪ 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
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漫画题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
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 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 中取材,通过变形、夸 张、比拟、对比、象征 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 默、诙谐的画面,借以 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 人或事.,启迪人们领 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的特点
▪ 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 2.对比强化,彰显重点. ▪ 3.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 4.以点带面,含义丰富. ▪ 5.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解析 必须介绍的内容:喇叭、大钟、耳朵、眼睛以 及文字“报喜”“警钟”。说明时方位要清楚, 顺 序要合理。分析寓意必须看清图中的人听什么 不听 什么,特别是本该长在两边的耳朵都上一边去的夸张 细节尤为重要。
答案 (1)漫画的右侧是一个正在吹响的喇叭,喇叭 的花束上写着“报喜”两字。左侧是正在鸣响的钟, 钟身上写着“警钟”两字。漫画中央是一个头戴小 帽身着中山装的男子。男子的两只耳朵都长在靠近 喇叭的一面。靠近喇叭的眼睛圆睁,靠近大钟的眼睛 紧闭。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 (2)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欺人的 人。
(1)请向没有见过这幅漫画的人介绍这幅漫画,不 超过140字。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题型一:描述画面
1、弄清构图——全面、准确
(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注意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语言文字)
2、有什么说什么——客观 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
3、注意描述顺序——清晰 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 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1)先背景后人物 (2)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 明 (4、3)注几意幅字画数面限,制按照顺序逐个描述
▪
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与人物 、人物 与环境 之间相 互关系 的具体 事件构 成。
▪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方 面设题 考查。
示例: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弄清画面内容
此漫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画的右边是一个坐 在草地上的人,戴着金丝眼镜,双手捧着一本书 ,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盛满 水的桶,还有一根钓鱼竿。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成圆形,上 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一根 线,伸入井中。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鱼儿 离不开水”。
漫画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即
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 漫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 没有):是对画 面情景的提 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对象、背景、细节)
解读漫画
先读懂“画中画”:漫画表意 再研读“画外话”:漫画寓意
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1)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 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 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 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寓意: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 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 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主体是谁?(因为“他” 或“他们” 才是讽刺或颂
扬的对象)
干了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才能体现讽刺或颂扬的
是什么)
这样做对不对?(绝大多数是不对的,因为漫画以
讽刺为主)
为什么?(联想现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方法归纳:拟写标题
§标题应起到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 作用 §简洁、醒目
事件描述法 §常见拟写法 对象特征法
引用人物语言法 寓意法 比喻法
画中对象 特征法
事件描述法
《溺爱之下难成材》 寓意法 《看不见》
▪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