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抗性位点的簇集现象在植物中非常普遍, 这种 现象不仅在马铃薯Ⅴ号染色体的病原体抗性热点 区观测到, 而且在其他许多植物基因组中也有报 道 , [25 ̄27] 然 而 , 这 种 R 基 因 的 成 簇 排 列 在 功 能 和 进 化 上的重要性仍旧是不清楚的。许多 R 基因簇包含 属 于 相 同 NBS-LRR 编 码 基 因 家 族 的 前 后 排 列 的 两 个同源 R 基因, 这些 R 基因可以表达对多种病原 体 或 同 一 种 病 原 体 的 不 同 种 类 的 抗 性 [7, 28]。 人 们 猜 测这些 R 基因的簇集可能更利于同源基因的序列 交 换 , 因 而 很 快 产 生 新 的 性 状[25]。 2.1.2 晚 疫 病 抗 病 基 因 R2 R2 利 用 四 倍 体 群 体 EJ96-4061 定位在马铃薯Ⅳ号染色体上 ; [16] 11 个与 R2 位 点 相 连 锁 的 AFLP 标 记 已 经 通 过 大 片 段 分 析
Abs tra ct: Light blight is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 in potato and tomato worldwide, causing billion-dollar losses every yea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late blight in potato.Isolation of the genes that code for the resistance traits found in wild sources and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potato cultivars with these genes could be means of exploiting poteneially durable late blight resistance in wild solanum species. Up to now, more than ten late blight resistance genes have been detected and mapped in potato genome, and four of them have been cloned ( R 1, R 3a, R pi-blb1/ R B and R pi-blb2) .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d and described the research state and prospect of late blight resistance genes in potato.
2002 年 , Ballvora 报 道 构 建 出 R1 基 因 位 点 附 近的高分辨率图谱, 并通过定位克隆结合候选基因 方 法 克 隆 出 了 R1 基 因 。R1 抗 病 基 因 定 位 在 马 铃 V 号薯染色体上, 是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 它编码 1 293 个 氨 基 酸 , 蛋 白 分 子 量 为 149.4kD。 对 R1 基 因 的分子结构分析表明它包含一个保守的核苷酸结 合 位 点 ( NBS) 、一 个 亮 氨 酸 富 集 重 复 序 列 ( LRR) 和 一 个 亮 氨 酸 拉 链 模 块 ( LZs) , [5, 22, 23] 是 典 型 的 nonTIR- NBS-LRR 型 抗 病 基 因 。
标 记 GP21 和 GP179 之 间 的 短 臂 区 域 编 码 对 P. infestans 的 抗 性 , 同 时 , 这 个 区 域 也 包 含 多 个 与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抗 性 相 关 的 数 量 性 状 位 点 ( QTL) , [18 ̄20] 这 些相应抗病基因的簇集表明它们是通过基因复制 从同一祖先基因演化而来的, 在此过程中同时伴随 着 功 能 分 化[4, 19 ̄21]。对 R1 基 因 的 克 隆 和 分 析 促 进 了 马铃薯病原体抗性相关因子的分子水平研究。
2008 年第 5 期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从晚疫病抗性野生品种中筛 选出具有高持久抗性的抗病基因, 并将其转化到目 前普遍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中的策略, 无疑是目前开 发 持 久 性 晚 疫 病 抗 性 最 快 捷 的 手 段 。截 止 2006 年 , 已经有十几个晚疫病抗病基因被定位在马铃薯的 基 因 组 上 , 其 中 4 个 被 分 离 出 来 , 这 包 括 来 自 于 Sol anum demissum 的 R1 和 R3a 基因[5,6], 和来自于 Solan um bulbocastanum 中 的 Rpi-blb1/RB 基因[3, 7, 8]和 Rpi- blb2 基因[9]。
2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 2.1 从 Solanum demissum 中 克 隆 出 的 晚 疫 病 抗 性
基因 植物的抗病性主要包括 2 种类型: 1) 水平抗 性 , 又 称 田 间 抗 性 , 通 常 认 为 是 多 基 因 控 制 的 [10], 很 难 育 成 新 品 种 。2) 垂 直 抗 性 , 即 通 过 超 敏 反 应 ( HR) 表达的对植物免疫或类免疫的抗性, 它通常被认为 是 单 基 因 控 制 的 。控 制 这 种 抗 性 的 基 因 被 定 义 抗 病 基因 (R 基因) , 可参与病害识别和防御反应的启 动 。 马 铃 薯 的 野 生 近 缘 种 Solanum demissum ( 2n = 6x = 72) 是 栽 培 马 铃 薯 中 晚 疫 病 抗 性 基 因 的 最 大 来 源 。100 多 年 来 , 已 经 有 11 个 晚 疫 病 抗 病 基 因 从 Solanum demissum 中 鉴 定 出 来 并 转 育 到 栽 培 马铃薯 品 种 中[11, 12], 这 些 基 因 分 别 被 定 名 为 R1, R2, … R11, 它们都是具小种专化抗性的主效抗病基因, 根据 “基 因 对 基 因 假 说 ”, R 基 因 表 达 的 抗 性 很 快 就 能 被 新的病原小种所克服, 因而这类 R 基因只能提供 对 晚 疫 病 短 暂 的 抗 性 [13]。 11 个 来 自 于 S. demissum 中的晚疫病抗性基因都已经定位在马铃薯的遗传 图谱上: R1 定位在Ⅴ号染色 体 上[14], R3, R6 和 R7 定 位 在Ⅺ号 染 色 体 上[10, 15], R2 定 位 在Ⅳ号 染 色 体 上[16]。 R5, R8, R9, R10, R11 利 用 标 记 分 析 和 图 位 克 隆 分 析 表 明 可 能 是 R3 复 合 位 点 的 一 个 等 位 基 因[6]。 2.1.1 晚 疫 病 抗 病 基 因 R1 R1 基 因 是 目 前 研 究 得最清楚的一个晚疫病抗病基因之一, 定位在 Solanum demissum 的Ⅴ号 染 色 体 上 , 它 所 在 的 位 置 也是各种病原体抗病基因的集中区, 包括可以编码 对 各 种 病 原 体 ( 病 毒 、霉 菌 、线 虫 和 昆 虫 ) 的 抗 性 蛋 白, 马铃薯 X 病毒的单基因抗性基因就定位在这 一 区 域 [17]。 研 究 发 现 在 马 铃 薯 5 号 染 色 体 上 RFLP
关键词: Solanum tuberosum 晚疫病 广谱抗性 小种专化抗性
Advancement of Late Blight Resistance Genes in Potato
Zhou Junhui Song Yang Zhang Yongqiang
(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综 述 与 专 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8 年第 5 期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周军会 宋扬 张永强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所 , 北 京 100081)
摘 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和番茄等茄科植物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每年都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基因工程 技术的发展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契机, 从晚疫病抗性品种中筛选出具有高持久抗性的抗病基因, 并将 其转化到栽培品种中去, 无疑是我们开发持久性晚疫病抗性的最快捷的手段。到目前为至, 已经有十几个晚疫病抗性基 因从 S.demissum, S.bulbocastanum, S.berthaultii, S.mochiquense 和 S.pinnatisectum 等抗性马铃薯品种中鉴定出来并已定位在 马铃薯染色体基因组上, 并有 4 个被克隆出来( R1, R3a, Rpi-blb1/RB 和 Rpi-blb2) 。主要概述了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的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Ke y words : Solanum tuberosum Late blight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Species-specific resistance
1 马铃薯晚疫病简介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其生产受到多种 病害的危胁, 其中最严重的是致疫霉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 它 是 引 起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的 致 病 菌 。 马 铃 薯晚疫病可引进作物产量大规模减产, 其损害是毁 灭 性 的 , 19 世 纪 中 页 爱 尔 兰 空 前 的 “大 饥 荒 ”( Irish potato famine) 就 是 由 晚 疫 病 引 起 的[1]。据 统 计 , 在 发 展中国家, 人们用于治理晚疫病的花费每年就达到 35 亿 美 元 ( GILB, 2004) 。 因 此 , 加 强 晚 疫 病 的 防 治 工作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项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