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金融法概述

第一讲金融法概述

shares or common stock, and enable the subsequent trading thereof. Bond markets, which provide financing through the issuance of bonds, and enable the subsequent trading thereof. Also: primary markets and secondary markets.
Commodity markets which facilitate the trading of commodities. Money markets which provide short term debt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rivatives markets which provide instru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risk. Futures markets which provide standardized forward contracts for trading products at
法学角度: 就是权利义务关系。
(三)信用的两项基本职能
一是资金再分配职能;
二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信用分配是在企业财务初次分配和国家财政再分配的基 础上进行的,具有短期性、调剂性和偿还性的特点。
在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现有流通中货币数量不足时,企业 就会要求银行提供追加贷款;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就是 把追加的货币投入流通, 从而创造出新的流通手段和支 付手段,促进经济增长。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而提供各类 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信 托投资机构、融资租赁机构、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信 用合作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财务顾问机构等。
(二)金融工具
又称信用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动中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 通的,记载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价格等要素,借以 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形态 资金融通的物质条件是金融市场,融通的中介大多是金
融机构,由此形成不同的金融形态。 金融形态以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三对范畴。 从资金融通有无中介来看,分为“直接金融”与“间接
金融”。 从金融资产交易的方式看,有信贷融通和证券融通。 从筹资主体的资产形成来看,有债务融资和股本融资。
四、信用与金融市场
(一)信用的概念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指商品货币经济条 件下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 价值暂时的让渡,即所有者将一定的 财物或货币为客体,以偿还本金及支付 利息为条件贷给借者,借者承诺到期 还本付息。
(三)信用的要素 1.品德(Character) 债务人应保持声誉,避免法院强制执行,丧失再次获得
分析:有的观点将自律性规范(即由金融业社团组织, 如银行公会、证券业协会等制定的约束其会员的带有 自治性的规范,如我国《中国证券业协会章程》、 《上海证交所交易市场业务规则》等)列入金融法渊 源,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第一讲 金融法概述
1
金融市场的含义
2
金融市场的要素
3 金融市场与金融形态
4
信用与金融市场
(四)信用形式与信用体系 按照不同的标准,信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以信用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公共信用和私人信用。 以信用的对象为标准,可分为对物信用和对人信用。 以信用的用途为标准,可分为生产信用与消费信用。 以时间长短为标准,可分为长期信用、中期信用和
短期信用等等。
现代各国存在不同的信用形式,并构成了统一的信 用体系。
some future date; see also forward market. Insurance markets which facilitate the redistribution of various risk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which facilitate the trading of foreign exchange.
9、国际信用,是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四、信用维持是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一)信用维持与信用风险 (二)为什么说信用维持是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三)信用维持的基本方法 1.物的信用补全——物的担保 2.人的信用补全——人的担保 3.责任财产制度
关于金融法基本原则的另一种表述: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一)在稳定币值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 (三)规范金融行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 (四)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主体 ——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又称信用机构,是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和信用 业务活动的机构。
按照金融机构创造货币、创造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 能力不同,一般把金融机构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 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组织,包括:中 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三种类型。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de关系
金融工具的称谓是从金融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讲的。交易 中它们是对象、手段和工具。从金融工具的持有者角度 来看,这些金融工具则是其资产。
(四)交易价格 金融产品的交易价格的两重性:表面价格与利率
利率也称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 金额的比率。
(1)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法定利率; (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4)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5)年率、月率和日率; (6)单利利率和复利利率。
(三)金融市场的类型 1.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区域性金融市场; 2.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和短期资金借贷市场; 3.资本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衍生产品市场、保
险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Capital markets which consist of: Stock markets, which provide financing through the issuance of
3、银行的秘密:现代金融生存启示录/[美]戈顿 著; 陈曦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07
課后閲讀笔记范文格式
书名、作者等: 银行的秘密:现代金融生存启示录/[美]戈顿 著;陈曦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07 作者简介: 加里·戈顿长期供职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也是美国宾夕
Financial markets have evolved significantly over several hundred years and are undergoing constant ity.
(二)广义和狭义的金融市场
1.广义的金融市场
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因此戈顿 能以一个独特的位置观察2007年8月爆发的金融危机, 并通过若干具体的细节去分析和解释金融危机中所发生 的关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商品的细节。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相互 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 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3、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国内外的货币 持有者借贷资金的信用。
4、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商 品形态或货币形态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5、股份信用,是以通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 责任公司来筹集资金而创造的一种信用形式。
交易工具的特征:
① 期限性;② 流动性;③ 收益性;④ 风险性。
交易工具的种类:
(1)在本国具备广泛或一般接受性的工具;在本国具 备有限接受性的信用工具。
(2)短期工具、长期工具和不定期工具。
(3)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4)原生工具和衍生工具。
(三)交易对象
金融资产是指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 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 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 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 。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以信贷、投资及其 他方式进行的资金交易获得的总和。
包括有特定场所的有形市场的资金交易活动,也包括没 有特定场所的无形市场的资金交易活动;既包括金融机 构之间的资金融通活动,也包括金融机构之外的资金融 通活动。
2.狭义的金融市场
一般是指票据、证券买卖交易、金融同业拆借和黄金外 汇交易的场所,不包括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市场。
10頁
中國金融法制面臨的新問題
有以下幾點問題,不僅是歷史的 重負,更是未來的挑戰
恩,我們 準備好了
嗎?
思考:银行信用的创造/扩张与消灭/收缩——与 宏观经济的关系
参考书目
1、【美】马丁·迈耶:《银行家》,杨敬年译,商务 印书馆1982年版
2、【美】马丁·迈耶:《大银行家:电子时代的货币、 信用与银行》,何自云译
6、租赁信用,是租赁公司将其租赁物的使用权出 租给承租人,在有限租期内收取租金并到期收回租 赁物的信用。
7、信托信用,是指委托人基于信任,将财产权转 移给银行、信托公司等受托人,使受托人以自己的 名义为委托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 财产的信用关系。
8、民间信用,是指自然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 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亦称私人信用。
信用的可能;从法律上讲就是诚信,主观状态; 2.资本(Capital) 指资本净值,履约能力; 3.能力(Capacity) 个人才能能否使资金妥善使用。
(二)信用的属性 金融学角度: 信用是现代金融运作的基础条件和形式。 问题:财政分配呢?社会分配的比例。
金融与信用相伴相随,相辅相成。没有信用,金融就会 失去动力和活力。没有金融,信用也就会失去基本的活 动舞台。
金融法学
金融法讲什么?
一、金融法的内容 (一)金融主体法 (二)金融行为法
二、立法上看 (一)银行法 (二)货币法 (三)票据法 (四)证券法 (五)信托法 (六)投资基金法 (七)期货交易法 (八)保险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