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


对点训练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
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下题。
包含冬至和春分
北极圈以北
B (2017课标Ⅱ,5,4分)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射点。由极夜转为第一次日出时, C2..中西山北站方极向夜持D续.西的南时方间向是日7(6出°)即22一′E地天方最时大1太2点阳。高选度D,即
A.30天左右 B. 50天左右
C. 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极夜天数是极夜结束后第一次
最后一 次日出
6月22日
日出与当地刚开始出现极夜时 7月17日最后一次日出的间隔,两者关
34
3.利用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计算(对称法) (1)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 (2)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 A 点和 B 点,太阳直
射点位于同一个位置。即一年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度、昼
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 (3)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 B 点和 C 点,太阳直
8
2 研考点
突破重难
微专题 突破
考 点 考点一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突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破 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
考点一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 α )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
间的关系。如下图: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 ②黄赤交角与极圈纬度数互余。
于夏至对称。选B
25天
25天
对点训练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
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推知出发日期 为2月21日,与 抵达日期关于 春分对称,即 两日期太阳直 射点纬度位置 关于赤道对称
1.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
方法便笺 根据时间(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的
方法
太 阳 直 射 点
15
方法便笺根据时间(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的
方法
判断已知日期与二分二至日中某一天间隔的天数; 用间隔的天数乘以太阳直射点每日移动的纬度 数,即可估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太阳直射点每三个月移动了约24 ° ,则每个月 移动约8°
化光照图的 考查,多以生 活化的情境 考查地球公 转产生的地 理意义,以选
2014 全国Ⅱ卷,4 题 择题为主
学习目标
• 1.在公转轨道位置图上判读近、远日点和冬、 夏至日及速度变化。
• 2.会画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说出直射点的 意义
• 3.用示意图说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及影响。 • 4.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中说出昼夜长
18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 2 大规律
1、昼夜长短状况---抓“直射点位置”(纬度分布规律)
昼弧:某条纬 线上在昼半球 的那部分
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 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 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纬度分布规律
(2018课标Ⅰ,10,4分)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 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大向能致南欣先到赏由遵窗北义外风景,以下出发
由时里间程和和座限位速较推好知的行是程( 总B时)间约后5小由时东,向为西
免A.受6:0阳0出光发照,射左应侧坐靠在窗背光B一.8侧:00。出上发午,右8点侧出靠窗 发 方C.,,10到背:00遵光出义一发(侧,左约是侧右11靠点侧窗)座之位D前,.1太到2:0阳遵0出位义发于后,偏太右东阳侧靠窗 位于偏南方,右侧座位同样背光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 西北(北半球晚 北半球昼长夜短 早于6时日出) 于18时日落)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 西南(北半球早 北半球昼短夜长 晚于6时日出) 于18时日落) 南半球昼长夜短
方法便笺
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要“五看”“五定”
16
对点训练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
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 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完成 下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接近( )
A.15°N
B.15°S
C.23°26′N D.23°26′S
17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 正值日出,图中EF 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题。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季节变化规律)
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 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小积累
(二)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归纳总结:(二)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
关系(非极昼极夜区)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①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 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 23°26 ′ N的昼长等于23°26 ′ S的夜长。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 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⑤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 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无关。
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6
一张图学透
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导致了昼 夜长短的变化 和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二、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23°26′N 23°26′S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不同位置接受太阳 垂直照射的点称为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 回归线之间之间的 往返运动,称为太 阳直射点的回归运 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 动的周期为365日5 时48分46秒,叫回 归年
速度:7月初,地 球位于远日点,公 转速度较慢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上
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 间单位是1年,其时间长 度 约 为 365 日 6 时 9 分 , 叫 恒星年
5
一张图学透
过地心并与地 轴垂直的平面
地球的公转 轨道平面
二、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
66°34′
黄道平面与赤道 平面的夹角,目 前是23°26 ′
7
一张图学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北半球昼最长,夜 最短,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夏半年,北半球 各纬度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 长,夜越短,北 极四周出现极昼 现象。
冬半年,北半球 各纬度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 短,夜越长,北 极四周出现极夜 现象。
北半球昼最短,夜 最长,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如下图所示:
(2)计算方法: ①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
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 ②日出时间=12-昼长/2
③日落时间=12+昼长/2
点拨:因此只要知道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和昼长、夜长四个数据 中的任何一个数据,就可以算出 其余三个数据。
例题4翟墨在红海某位置(38°E)拍照后立即发布到微博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 --- 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
实验中学 李林
[等级考内容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纲 考 情
考向
知识网络
2018 全国Ⅰ卷,10 难度降低,淡
地球 运动 的地 理意 义

2018 海南卷,13 题 2017 全国Ⅱ卷,5 题 2017 全国Ⅲ 卷,10~11 题 2014 全国Ⅰ卷,3 题
短的状况和变化并能总结出规律。
• 5.会用定义法、公式法、对称法对昼夜长短 进行计算与判断。
1 抓基础
基稳楼高
一张图学透
一、地球的公转特点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 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 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即 南顺北逆
公转中心:地球 的公转中心是太 阳
速度:1月初,地 球位于近日点, 公转速度较快
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一地的昼长=另一地的夜

例题5
(2016•【天津卷】)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
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
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1-2题。
1.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
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 此处的“太阳”应理解为太阳直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
判断。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图
中P点正值日出,则EF为晨线,南
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
南半球,故A、C项错误。据图可知,
晨昏线与极圈以内的纬线相切,因
此太阳不可能直射南回归线,故D
项错误,B项正确。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接近( B )
A.15°N
B.15°S
C.23°26′N D.23°26′S
例题2下表为天津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此时(C )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5:40 18:48 5:39 18: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