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PT

【课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PT

人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行为看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操”。 而作为这一情操的感染者、传播者的教师,我们更应该 把爱国视为自己首要的追求目标。
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具体表现:
1、寻根溯源,把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下去 2、身为教师,改变祖国的教育现状就是最坚定的爱国 3、严格自律,绝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形象的事 4、遵纪守法, 从不体罚学生做起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 的行为,汝殴打、罚站、下蹲 、刮脸、打撕嘴巴、超过 身体极限的运动等行为。
变相体罚,则是指教师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的 肉体与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 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等行为。
《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规定“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也明文规定禁 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一些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问题
三是体罚和变相体罚时有发生。有些教师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对 学生动辄罚作业、罚劳动、罚站,午餐时不让吃饭,到放学时间 不让学生回家,以致一些本来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劳动、作 业等 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教育功能,成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可谓 得不偿失。极少数教师素质低下,不注重师德修养,甚至打骂学 生。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法》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给 学生的身心留下创伤。
2、教师的劳动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上去造就完美的个性, 塑造高尚的灵魂,而不是简单的从外部去“雕琢”对象;
3、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滞后性,一些教育不当事在以后显现;
4、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以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
5、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人格性:是面对面得交流、心与心的交流、 没有权利但有魅力,人品决定产品。
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 种最深厚的感情。
伟人邓小平同志曾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 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 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话看似质朴,却蕴含着 一位伟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无比热爱的崇尚情怀,这是 一种自然地流露,是爱国情操的最深切表达。
2、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 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句话在教育界广泛 流传的经典名言说明: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 生是师德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
3、宽容之爱——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
通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出来的爱,更能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博大胸怀。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 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 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 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 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新形势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师德
(1)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 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 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
(2)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 提高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 师德。
1、“弯下腰”来,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2、尊重学生的每一次成功,特别是第一次
(五)勤于家访,让爱岗敬业落在实处
实现有效家访的具体方法: 1、确定家访对象,明确家访目的 2、做好访前准备 3、切实把握家访时机 4、家访时的谈话要讲究艺术性 5、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 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 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 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张老师自从她接手班主任工作后,管理非常严格,班 上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成绩在年级的排名也从较后的名次, 上升到了年级的前列,可张老师想不到的是,学生竟仿历 史人物张三丰的名字,给她起了个“张三疯”的外号,因 为张老师早中晚三次都要找学生谈一次心……
武汉市在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中,在被调查的597 名教师中,40%的教师认为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但 被调查的2523名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是可 以信任的,大多数学生表明“老师不好相处”。
四是“乱收”、“乱拿”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有的教师在物 质享受诱惑下,采取各种方式向家长、学生伸手。一些教师不在 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是用“补课”、开展“课 外活动”等形式做“挡箭 牌”,收取学生费用,拒不执行中央关 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规定。极少数教师不仅收受学生财物, 甚至明确地向家长开口要钱、要物,家长迫于压力,不得不 拿。 这些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6、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各个教室作用的有机总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二、师德
1、教师的“德”
“德”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一个有威望的 人称之为德高望重;如果做了损人利己的事,会被人骂为 “缺德鬼”,还有包头人说的“看这人德行”。今天我们 讲的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 业特征的道德规范。
教师与师德
一、教师
1、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师职业?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 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 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 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 品德的一种职业。
2、教师是一种特殊、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 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 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些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忽视自我修养的提高。有的教师只注重提高学历,只满足于教 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注重以良好的师德熏 陶学生,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降到最低层面,变成了典型的 “教书匠”;有的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照本宣科,一本 教案用到老,不注重进修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水平 长期低下;有的教师只重视职称的提高,不重 视人格道德的提 高,忽视道德修养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只 图安逸,不思进取,以文凭、职称掩盖自己道德水平的低下。
二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普遍存在。有 的教师对学生不是报以 满腔热情,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中家长制作风严重。对学生 出现的问题不是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给予 心理压力、呵斥和 责骂。有的教师还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 甚至漫骂。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 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导致有些教师除了以强制性手段让学生听课、维护课堂秩序外, 根本无法把学生的心拴在课堂上。
(1)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2)善于忘记,给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创新劳动者的教师,只有具备良 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才能真正造 就千千万万“四有新人”。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 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 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 策的言行。
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 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 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 和才。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 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 责任感。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 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 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 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 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以仁树人,以敬业完善自我 1、岗位时刻在心中 2、用敬业精神帮助学生
爱岗敬业的具体方法: 1、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 2、把全部精力用在岗位上 3、养成爱岗敬业习惯
(三)廉洁自爱
具体方法有: 1、淡泊名利才能廉洁自爱 2、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3、公正、廉洁从教 行中
2.教师之爱的特征 ①教师之爱是自觉之爱、有目的之爱 ②教师之爱是严慈相济之爱 ③教师之爱是泛爱,是广博之爱、一视同仁之爱 ④教师之爱是具有教育艺术之爱
案例:师生关系也是“教学”成 果
有这样两个平行班,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很好,但师生 关系很紧张,在学生评教的时候反映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武 断,学生负荷很重;而另一个班级虽说学习成绩次了一点, 学生热情高涨,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做人的幸福。
有才有德是正品, 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德无才是废品,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三、师德的重要性
1、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1)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优良革命 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 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 具备更高的素质;
(2)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师 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 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 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 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终身受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