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白日梦》
二、白日梦与作品
(1)史诗作家和悲剧作家 像古代的史诗作家和悲剧作家那样接收现成题材 的作家和似乎是由自己选择题材创作的作家。 “我们在进行比较时,将主要针对后一类作家, 不去选择那些批评家顶礼推崇的作家,而是选择 那些名气不十分大,但却拥有最广大、最热衷的 男女读者的长篇小说,传奇文学和短篇小说的作 者。”
《创造性作家和白日梦》 读书心得
杨诚 2011年5月29日
一、白日梦
(1)孩子的白日梦:
“他在游戏中创造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或者说, 是他在用自己喜爱的新方式重新组合他那个世界里 的事物。”
(2)作家的白日梦:
“作家的工作与孩子游戏时的行为是一样的。他创 造了一个他很当真的幻想世界——也就是说,这是 一个他以极大的热情创造的世界——同时他又严格 地将其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语言保留了孩子们做 的游戏和诗歌创作之间的这种关系。”
(3)人类的白日梦:
“对诸如此类民间心理构造的研究还远远够完善, 但极有可能的是,诸如神话故事这类传说是所有民 族充满愿望的幻想,也是人类年轻时期的尚未宗教 化的梦幻歪曲后的残迹。”
(4)成人的白日梦:
“作为成年人,他能够回想起童年时代游戏时所怀有的那种 认真严肃的态度;如果把今天显然严肃的工作当成童年时代 的游戏,他便可以抛却现实生活强加给的过于沉重的负担, 从而通过幽默的方式得到大量的快乐 。” “与孩子相反,成年人却羞于表现自己的幻想,并且向其他 人隐瞒自己的幻想。”
四、弗洛伊德的贡献
一方面他为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家提供了考
察人的新视角,因为他的学说确是对人类的 心理的一种全新的,系统的解释; 另一方面,他突出了文学艺术家的主观世界 的地位,因为他确定了精神的内在深层根源。
(2)作品成因:
“现时的一个强烈经验唤起作家对早年某个
经历(通常是童年时代)的记忆,在此记忆 中又产生一个在其作品中可以得到满足的愿 望。其作品本身能够显示出近期的诱发事件 和旧时的记忆这些因素 。”
(3)作家的角色:旁观者与主角 通过对创造性的作家和在某些方面背离所谓
规范的作家做个人精神分析,我们发现白日 梦具有与“怪诞”小说类似的特点,即自我 满足于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我们一位最优秀的作家曾用一句盖世无双的 话表达过:“我不会出事!” 然而,通过这 种不受伤害、英雄不死的特性,我们似乎可 以立即认出每场白日梦及每篇小说里的主角 如出一辙 ,都是一个“惟我独尊的自我”。
三、白日梦的作家表述
白日梦幻者由于他感到有理由对自己创造
的幻想而害羞,从而小心谨慎地向别人隐 瞒自己的幻想。现在我应该补充说明,即 使他打算把这些幻想告诉我们,这种倾诉 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快乐。我们听到这 些幻想时会产生反感或者深感扫兴。
诗歌艺术的精华存在于克服使我们心中感到
厌恶的后果的技巧,这种厌恶感毫无疑问地 与一个“自我”和其他“自我”之间产生的 隔阂相联系。 作家通过改变和掩饰其利己主义的白日梦以 软化它们的利己性质;他以纯形式的——即 美学的——快感来收买我们这些读者。我们 给这类快乐命名为“额外刺激” 或“前期快 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