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营运资本决策
[例6-1] 某企业预计一个月经营所需资金320000元, 准备用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取得,证券每次交易的固定 成本为50元,证券市场年利率为6%,要求:计算最佳 现金持有量和最小相关总成本。
2 320000 50 80000 最佳现金持有量 6% 12
最小相关总成本
2 320000 50 6% 12 400
平均收账期(天) 坏账损失占赊销额(%) 赊销额
5
60 3 480
4
25 2 480
变动成本率
60%
60%
根据上述资料列表计算分析两种收账政策的收账总成本如下:
项
目
原收账政策
新收账政策
赊销额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 现金折扣额 收账成本 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收账总成本
F—每次转换成本 K—机会成本率(可用短期证券利率) (2)最低现金持有成本
TC(Q*)
2TFK
(3)最佳现金转换次数
T N Q*
例2. 某企业预计1年内所需现金为9600万元,现金短缺时可
通过短期证券变现取得,每次转换成本为100元,短期证券 年利率1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持有成本、最佳转 换次数 答案:Q*=400 000(元),TC( Q*)=480(元), N=240(次)
2.管理成本:对应收账款管理而耗费的开支
3.坏账成本:存在无法回收可能性而给企业带来 的损失
二、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是指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包括 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 1.信用标准 5C: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 济状况
2.信用条件 (1)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即 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间隔。
存货模式是借用存货经济订货量模型来确定最佳现金持
有量的方法 1.存货模式的假设: (1)企业预算期内的现金需求总量可以预测 (2)企业所需现金可随时通过短期证券变现取得,且证 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3)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 (4)短期证券的利率以及每次转换成本可以获悉(每次 转换成本相等) 在此假定条件下,现金余额随时间推移所呈现的规律如 图所示:
(二) 营运资本决策的原则 1.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适当地权衡 2.重视营运资本的合理配置 3.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资本的利用效果
二、营运资本投资决策
(一)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1、宽松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2、适中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3、紧缩型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二)流动资产投资日常管理 满足三个要求: (1)既要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又要合理使用资金。 (2)资金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 (3)保证资金使用和物资运动相结合,坚持钱货两 清,遵守结算纪律。
五、现金的日常管理
1.钱账分管,会计、出纳分开 2.建立现金交接手续,坚持查库制度 3.遵守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 4、遵守库存现金限额 5、严格现金存取手续,不得坐支现金
六、现金收支综合管理
(一)加速现金收款 1、加速现金收款的要求 2、加速现金收款的措施 (二)控制现金支出 1、运用浮游量 2、推迟支付应付款 3、采用汇票结算方式付款 (三)闲置现金投资管理
解:本例在60天信用期的前提下用有现金折扣方案和无 现金折扣方案比较增加的收益和成本即可。 增加的销售利润=0 平均收账期=20×60%+60×40%=36(天) 增加的机会成本=420×36/360×120/420×8%420×60/360×120/420×8% =0.96-1.6=-0.64(万元) 增加管理成本=24×(-10%)=-2.4(万元) 增加坏账成本=9×(-10%)=-0.9(万元) 增加的折扣成本=420×60%×2%=5.04(万元) 增加净收益 =0-(-0.64-2.4-0.9+5.04)=-1.1(万元) 结论:该企业不应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营运投资决策
营运资本决策概述
现金和有价证券
第三节
第四节
应收账款
存货
第五节
短期筹资
第一节
营运资本决策概述
一、 营运资本决策的意义和原则 (一)营运资本决策的意义 (1)公司现金流量预测上的不确定性及现金流入和现 金流出的非同步性,使营运资本成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 (2)营运资本周转是整个公司资本周转的依托,是公 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完善的营运资本决策管理是公司生存的保障。 (4)营运资本决策水平决定着财务报表所披露的公司 形象。
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报酬率)
成本分析模式下的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用图表示:
成 本
总成本
管理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
现金持有量
点评:成本分析模式易于理解,但将决策限定于某几个
方案并不科学,且分别量化各种成本特别是短缺成本比 较困难 决策标准:以持有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为优
(二)存货模式(鲍曼模型)
第三节 应收账款
一、意义 基本目标: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 能,降低投资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
(一)应收账款的作用 1.增加销售 2.减少存货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主要有三项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 1.机会成本 其计算公式是: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其中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Hale Waihona Puke [例6-3]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3 240 000 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天,变动成本率58%,资 金成本10%。 则,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计算如下: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 240 000/360×60=540 000(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现金=540000×58%=313200(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13200×10%=31320(元)
3.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向客户收取逾期未付款的收账 策略与措施。
通常,公司为了扩大销售,增强竞争能力,往往
对客户的逾期应收款项规定一个允许的拖欠期限,超
过规定的期限,公司就应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催收。
如果公司制定的收款政策过宽,会导致逾期未付 款项的客户拖延时间更长,对公司不利;而收账政策 过严,催收过急,又可能伤害无意拖欠的客户,影响 公司未来的销售,因此,公司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
假设下列符号: TC—总成本 T—一个周期内现金的总需求量 Q—最佳现金持有量 K—有价证券收益率 F—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交易成本 总成本=持有现金机会成本+有价证券交易成本 =现金平均余额×有价证券收益率+交易次数×有价证券 每次交易成本
Q T TC K F 2 Q
(三)降低进货成本 (四)维持均衡生产
三、存货的成本
(一)取得成本
1、购置成本 年需要量(D)*采购单价(U) 2、订货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F1 变动成本:(D/Q)*K 取得成本TCa=DU+(D/Q)*K+ F1
三、营运资本筹资决策
(一)配合型筹资策略 (二)稳健型筹资策略 (三)激进型筹资策略
第二节
现金
一、现金及其管理的意义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 有价证券是现金的一种转化形式。现金多时,可以兑换 成有价证券;现金少时,可以出让有价证券。 二、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动机(现金余额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2.预防动机(应付紧急情况) 3.投机动机(抓住市场机会)
单位:万元
30天 240 20 6 60天 270 24 9
固定成本
30
30
增加销售利润 =270-240=30 增加的机会成本 =420×60/360×120/420×8%-360×30/360×90/360×8% =1.6-0.6=1(万元) 增加管理成 =24-20=4(万元) 增加坏账成本 =9-6=3 (万元) 增加净收益= 30-(1+4+3)=22 (万元) 结论:应选择60天信用期。
三、现金持有成本
(一)管理成本:因持有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二)机会成本: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三)转换成本:交易费用 (四)短缺成本:现金短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企业持有现金的各相关成本, 测算各相关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只考虑管理成本(固定)、机会成本(正相关)、 短缺成本(负相关),而不考虑转换成本。
权衡利弊,掌握好宽严界限。
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方面 2.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账龄结构:各账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计 余额的比重 3.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案例分析
东方汽车公司为改善应收账款的收回状况,财务部设计一套新的收账政 策,原收账政策与新收账政策及其有关资料如下: 原收账政策:平均收账期60天,坏账损失率3%,年收账成本5万元, 变动成本率60%。 新收账政策信用条件:1/10,n/40,坏账损失率2%,年收账成本4 万元,变动成本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