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若干问题及提取方法
4、 检测波长的选择。取70%乙醇和 10%KOH溶液分别在200~600nm波长范围内扫 描, 发现两者在200~600nm波长范围内几乎 无吸收。精密移取对照品溶液0.1ml2份分 别置于10ml量瓶中, 1份直接用70%乙醇定 容, 另1份按照/ 1.2.3方法制备显色溶液, 均以70%乙醇为参比,分别于200~600nm波长 范围内扫。发现对照品溶液加显色10%KOH) 后,取样品溶液0.1ml 2份于10ml量瓶中,1 份直接用70%乙醇定容, 另1份加入显色剂 制得显色溶液分别于200~600nm波长范围 内扫描。发现样品溶液加显色剂(10%KOH) 后在337nm处有最大吸收。可见,对照品显 色溶液和样品显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较 接近,故选择337nm为测定波长。
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
5、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6.2Lg/ml的对照品溶液0.2、0.5、1.0、2.0、3.0、4.0、5.0ml、 10ml量 瓶内,准确加入10%KOH溶液0. 5m,l 室温放置5min,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用 70% 乙醇溶液为参比,在337nm处测定其吸光度, 以浓度C为横坐标, 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 制 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A=0.082C+0.0085, r=0.9999。 6、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份样品溶液, 按照/ 1. 2. 30方法制得显色溶液,取各 显色 溶液及其参比溶液于337 nm处测定其吸光值, 连续测定5次。 7、重现性试验。取甘草样品5份, 按样品测定方法制得样品溶液和显色溶液, 分别 测定总黄酮含量。 8、加样回收试验。称取已知甘草黄酮含量的甘草样品0.1g,加入甘草苷约4mg, 按照 样品制备方法制得样品溶液和显色溶液,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加样回收率。 9、样品测定。取不同产地的甘草样品, 按上述样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取供 试品溶液适量, 加入10%KOH溶液0. 5m,l室温放置5min, 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 匀,以 70%乙醇溶液为参比, 在337nm处测定其吸光度, 计算各样品中甘草总黄酮的含量。
四、栽培方法:
甘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根茎繁殖,但 以根茎繁殖生长快。
五、鉴定:
1、形态鉴定:
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 叶7~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 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 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 棕色刺毛状腺毛。扁圆形种子。花期 6~7月,果期7~9月。
第三节紫外分光光度计
一、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紫外光为200-400nm。可见光因波长不同呈现不同颜色,这些波 长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不同颜色的光称单色光。利用棱镜可将白光分成按 波长顺序排列的各种单色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这就 是光谱。有色物质溶液可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的能量而呈现不同 颜色,而某些无色物质能特征性地选择紫外光或红外光的能量。物质吸 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的光可形成吸收光谱,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不 同,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谱,而且在 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物 质的这种吸收特征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朗伯-比尔定律:A=lg(1/T)=Kbc A——吸光度; T——透射比,是透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 K——为摩尔吸收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 有 关; C——吸光物质的浓度; B——吸收层厚度。
十、现有剂型:
1、甘草酸铋胶囊:由甘草酸铋与选自淀粉,甘露醇,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 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基淀粉丙酸酯中的一种或 几种均匀混合而成。甘草酸铋与上述辅料以重量配比计为:90%-98 %∶2%-10%。 2、复方甘草酸苷片:甘草甜素25mg(甘草酸单胺盐35mg) 甘氨酸 25mg 蛋 氨酸25mg 3、复方甘草片:每片含甘草流浸膏粉112.5毫克、阿片粉4毫克、樟脑2毫克、 八角茴香油2毫克、苯甲酸钠2毫克。祛痰止咳药。 4、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每粒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做 为辅料,还含有乳糖、碳酸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硬脂 酸镁及聚维酮k30适量。适应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生化指标,预防肝衰; 抗肝脏纤维化,抑制肝细胞癌变,阻断肝病毒复制,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用 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肝功能异常、湿疹、皮肤炎、荨麻疹等。 5、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取甘草流浸膏,加甘油混匀,加水500ml稀释后,缓缓 加浓氨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8~9,再加愈创木酚甘油醚的水溶液(取愈创 木酚甘油醚,加适量热水溶解制成),随加随搅拌,最后加复方樟脑酊,再 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摇匀,即得。 本品中需加适量的稳定剂。用于上 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时所产生的咳嗽及咳痰不爽。 6、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每20ml为:甘草酸苷40mg 甘氨酸 400mg 盐酸半胱氨酸 20mg辅料:无水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氨水。
六、炮制方法:
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炒至黄色至 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七、主要成分: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又称甘草甜素,一种三萜衍生 物,分子式C42H62O16。为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苷(见苷),是甘 草的甜味成份,存在于甘草属植物中,在乙酸中结成片状或棱柱状晶 体。在220℃分解。溶于水。甘草次酸分子式C30H46O4。有两种同质 异晶体。熔点分别为300~304℃和287~293℃,比旋光〔α 〕 D+163°。溶于乙醇。 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 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 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 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 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 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 皮以内的部分。
二、植物分类:
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草G. glabra L. 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
三、生理生态特征: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我国,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 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
. 5美白剂及治疗黄褐斑作用 王明利等研究了特定品种甘草中提取的纯生物的天然美白剂,其主要活性成份 是 glabridie,它具有以下作用:(1)抗酪氨酸酶活性;(2)过氧化脂质的抑制;(3) 抗菌作用;(4)近年来又发现甘草黄酮能抑制多巴色互变酶(,I.RP22)的活性, 这是许多美白剂所没有的效能。应用富含甘草黄酮的“忘忧草”系列祛斑产品, 能有效地治疗黄褐斑,配以心理疗法,能达到内外兼治、以内养外,使皮肤洁 白 细腻。 .6抗HIV病毒作用 日本学者从甘草鞣质活性成份研究中所得到的酚性成份(包括黄酮类成份)加强 了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对A11L—IK(来源于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株) 的 拮抗作用。其中两种新甘草查尔酮低浓度时显示出对HIV增殖的抑制作用。渡边 和浩等(2sl发明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成份主要含甘草黄酮类(甘草素、异甘草素、 甘草苷、异甘草苷),其抗HIV活性是甘草酸的15~100倍,并证明了甘草酸的存 在不影响黄酮的药理效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
八、功效:
甘草:甘,平,无毒。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 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 虚弱,倦怠乏力,心悸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第二节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1、对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甘草苷对照品26. 2mg,置 于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冰箱内 保存备用。 2、样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甘草样品0. 2g于25ml锥形 瓶中,加入70%乙醇10ml,密塞,摇匀称重,超声提取30min,取 出甘草并冷却,称重, 用70%乙醇补足减失量, 摇匀过滤, 续 滤液即为样品溶液。 3、显色溶液配制。精确吸取对照品溶液或样品溶液0.1 ml于10ml量瓶中, 准确加入10%KOH溶液0. 5m,l 室温放置 5min,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对照品或样品的显 色溶液。
2、显微鉴定: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 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 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 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 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 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μ m, 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 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 化。 3、理化鉴定——薄层层析: 样 品 液: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药渣加 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 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用水洗涤3次后,蒸干,残渣加甲醇2ml 溶解。 对照品液:甘草酸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 展 开:硅胶G薄层板,以酯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30∶2∶2∶4) 为展开剂。 显 色:以硫酸乙醇液喷雾,105℃加热,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