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程讲解》-8.1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
《课程讲解》-8.1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酸碱 指示剂区分酸 碱性溶液 2.pH和酸碱性 的关系 3.pH的正确使 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内 容认识科学 探究的基本 过程和方法, 体验探究的 乐趣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 生进行实验 探究,培养 学生实证意 识、动手能 力和创新精 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关键
粤教版《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
粤教版《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分析
2 学情分析 4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方法
6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
本节课选自九 年级化学下册 粤教版第八单 元第一节《溶 液的酸碱性》
教材的作用
本单元是中考考 点、难点最多的 一个单元,其中 学习本节知识是 为我们以后学习 酸、碱、盐溶液 性质和应用起着 关键的作用
性强弱——酸碱度。掌握酸 碱性强弱与pH的关系,
1、复习旧知识“氨水、 碳酸”引入本节内容, 并介绍一些实验室中的
酸和碱
2、创设情景,如何区 分酸碱性溶液,导入酸
碱指示的定义
3、总结常见指示剂的 显色情况,并引出酸碱 和酸碱性的关系和区别
1、复习旧知识“氨水、碳酸”引入本节课题
在上册化学中,构成 物质奥秘中,我们学习 了一种物质氨水(碱), 其中它遇到酚酞辉变红。 以及在碳和碳的化合物 中,我们学习了碳酸 (酸),其中它遇石蕊 会变红。以此在进行举 例介绍更多的酸和碱。
教学 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应用、pH试纸的正 重点 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pH的试纸的正确使用
五、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练
练习法
论 讨论法
看 演示法
听
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6、总结、练习 巩固、布置作业
5、pH试纸的正确使用 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4、引入如何衡量溶液的酸碱
教材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 1.如何正确区分 酸碱性溶液 2.酸碱性溶液与 酸碱的区别和联 系 3.酸碱度和pH的 正确使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占有很重要 的作用。知识点有些抽象,难理解, 对于学生在听课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 的困惑。所以在授课方面多些实验演 示,以及相关视频的播放,以加深对 此节内容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酸 碱盐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好的铺垫。
4、引入如何衡量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度
酸碱性的如何表示——酸碱度
1.表示方法:pH
正确书写:p小写,H大写
2.pH的范围:0-14 pH<7,
显酸性(酸,盐)
pH=7,
显中性(碱,盐)
pH>7,
显碱性(水,盐)
3.pH与酸碱性的关系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越强,pH越大。
总结:酸性与pH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1.什么是pH试纸:能用来测酸碱度的试纸。
2.PH试纸的正确使用: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与pH试纸上,等待15秒后,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进 行读书。
3.pH试纸读数时。只能读取整数部位。又名广泛pH试纸。
4.注意事项 一.不能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会污染待测液 二.不能将pH试纸润湿后进行测量:会产生pH读数上的误差
对于酸性溶液,稀释后,酸性减小,pH变大
对于碱性溶液,稀释后,碱性减小,pH变小
对于中性溶液,pH不变
6、总结、练习巩固、布置作业
总结: 1.如何正确区分酸碱性溶液 2.酸碱性溶液与酸碱的区别和联系 3.酸碱度和pH的正确使用
课堂练习 p212 第1.2.3
布置作业 学习之友20 第2.5.8.9
回顾旧知识
导入新课,激 发学生学习新 知识的欲望。 使学生积极主 动的参与教学。
2、 创设情景,学习如何区分酸碱性溶液,导入酸碱指示的定义
创设情景:取6只试管,将6种溶液加入试管中并打乱顺序。 提问:如何区分上述溶液那些是酸,那些是碱?
提示:在复习旧知中,通过石蕊检测
分析:变红的三支试管是酸,则另外三支试管则是碱 (颜色为蓝色)
东台学校------张朴
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能与酸,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 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
3、总结常见指示剂的显色情况,并引出酸碱和酸碱性的关系和区别
石蕊酸红碱蓝 酚酞碱红酸不变
酸
一定显
不一定显
酸性物质:酸、盐
酸性
一定显
碱 不一定显 碱性物质:碱、盐 不显酸性,不显碱性的物质 有水,盐
碱性 中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