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成_省略_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特征及诊断意义_黄静涵

比较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成_省略_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特征及诊断意义_黄静涵

心电异常(100%,64例)及磁共振成像检出结果阳性率(75%,48例)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出结果阳性率(28.1%,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符合率较低,结合心电图检查(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及Epsilon 波)道称家族型ARVC 占40%[6]。

本研究的家族史比例较低,可能与本研究未进一步进行家族成员排查有关,另外不能排除人种之间的差异及未知的遗传因素影响。

心电学检查手段在ARVC 的诊断中有着重要地位。

本研究中98%的患者临床症状为心悸,81%患者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59%患者为起源于右心室的室速,39%的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它文献报道的室性心律失常是ARVC 最早及最常见的表现一致[7]。

Epsilon 波是ARVC 的一个较为特异的心电图指标,是由于心肌细胞延迟除极致右心室局部电活动延迟的结果,本组患者有18例(28%)右胸导联出现 (V 1~3)Epsilon 波,与国外报道的的检出率相似。

本研究中出现Epsilon 波的患者多为男性,未出现Epsilon 波的ARVC 患者晕厥、室性未出现Epsilon 波(n =46)
出现Epsilon 波(n =18)
30(65.2)17(94.4)﹡16(34.8)1(5.5)12(26.1)1(5.5)3(6.5)2(11.1)室性心动过速44(95.6)14(77.8)2(4.3)0累及左心室
3(6.5)
1(5.6)
1 64例ARVC 患者是否出现特征性Epsilon 波
情况比较[例(%)]
与本组女性比﹡P <0.05。

ARVC: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窦性心律心电图可见V 1导联QRS 波后Epsilon 波,胸前导联T 波倒置,室性早搏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电轴向上(Ⅱ、Ⅲ、aVF 导联QRS 负向,aVL 导联正向)
图1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可见Epsilon 波心电图
aVR aVL
aVF
V 1
V 2
V 3V 4
V 5V 6


1 cm/mV
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