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一、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概念依据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蔬菜生产中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和蔬菜的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按照标准进行蔬菜种植管理、病虫防治、加工、贮运、包装、销售,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
商品蔬菜中的有害物指农药残留、硝酸盐、“三废”等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微生物。
二、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意义1 、实行标准化生产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蔬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源有:农药、化肥、工业“三废(气、水、渣)”及蔬菜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中被人工合成的防腐剂、色素等污染。
农药残留对人和高等动物导致急、慢性中毒,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毒害。
人类摄入的73 —92% 的硝态氮来源于蔬菜。
硝态氮还原为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将血红蛋白中的铁氧化为高铁,使其无法形成运转氧的铁血红蛋白,抑制氧的运载,使人患铁血红蛋白症。
它与胺类物质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工业三废(气、水、渣)污染水体、大气、土壤,使蔬菜中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超标。
主要有SO 2、氟化物、氯气、酸雨、铅、铬等。
2、实行标准化生产可增加农民收入。
在目前的形势下,蔬菜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靠质量过得硬、叫得响的名牌。
蔬菜标准化生产将全面改善蔬菜品质、提高内在和外观质量,促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成为驰名中外的名牌或品牌。
品牌的创立,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蔬菜产品的价格。
蔬菜按标准进行生产,也利于农民节约投资,防止农药、化肥的大量无效投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了蔬菜标准化,就是抓住了市场,提高蔬菜效益、节约了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有了保障。
3、蔬菜标准化生产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目前,农业部已在全国实施“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 计划,着手建立和实行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全国各省市也都采取措施,实行农产品市场检验和准入制度,以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从国际市场看,我们的农产品因质量问题而被拒之门外的事例已屡见不鲜。
因此,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4、蔬菜标准化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蔬菜标准化生产可防止农药、化肥的大量无效使用,污染环境。
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破坏土壤结构,土壤盐渍化及过量使用N肥造成的硝酸盐污染环境,化肥进入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
大量使用农药导致杀死天敌,害虫抗药性增加,污染环境。
三、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选择产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条什良好的地块,要远离污染源,不受“三废”、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要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特别是水质要好,不用污水浇地。
表1 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表2 灌溉水质量指标表3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四、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1、茬口:提倡轮作,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蔬菜切忌连作。
2、品种:选择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3、种子消毒:种子暴晒后必须用温汤、药剂侵种或拌种。
4、场地消毒:消除前茬作物残株后,对育苗盘、钵、基质、育苗室以及温室进行彻底消毒。
5、育苗: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培育无病壮苗,适时移栽。
6、管理:中耕除草,消除残枝病叶,并及时整枝、吊蔓、摘心、打权及疏花疏果。
保护地栽培加强光照和温、湿度的管理,创造适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如:增强光照,加强通风降湿,适当提高夜温,适时浇水防旱,采用CO2施肥、滴灌等。
7、推广使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利用生物菌种将农作物秸杆腐烂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并释放出热能,实现作物秸杆中矿质元素的循环再利用。
在大棚蔬菜上应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地温3-4 C,气温2-3 C,提高大棚内CO2浓度2-4 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作用,可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30% 以上,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50% 以上,利于生产绿色蔬菜。
五、无公害蔬菜肥水管理无公害蔬菜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为指导思想,应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氮磷钾合理搭配。
其基本思路足以有机肥为主,控氮、稳磷、增钾,针对性施用微肥,提倡施用蔬菜专用肥、生物肥和复合肥,重施基肥,少施、早施追肥,收获前20 天不施氮肥。
1、允许使用的肥料:1)充分腐熟、经无害化处理(50 —55 C高温发酵5 —7 天,杀死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除去有害气体和有害有机酸,达到卫生标准)的各种农家肥料。
堆肥:以各类秸杆、落叶、杂草为主要原料并与人、畜粪便和少量泥土混合堆制经好气性微生物分解而成。
厩肥:以各种畜禽粪尿为主与秸杆等垫料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
沼气肥:在密封的沼气池内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沼气后的副产品:沼液、沼渣。
绿肥:以新鲜植物就地翻压、异地施用或经沤堆后的肥料。
作物秸杆肥:以玉米秆、麦秸等直接还田的肥料。
泥肥:未经污染的河泥、溏泥、湖泥等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而成。
饼肥:各种含油分较多的种子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肥料。
2)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论证及生产许可、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
商品有机肥:以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
腐植酸类肥料:以草炭、褐煤、风化煤为原料生产的腐植酸类肥料。
微生物肥料:以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活性微生物制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微生物活动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分为五类,使用时根据蔬菜种类不同,加以选用微生物复合肥以固氮类细菌、活化钾细菌、活化磷细菌三类有益细菌共生体系,互不拮抗,能提高土壤营养供应水平, 成本低、效益高、增产度大。
固氮菌肥能在土壤和作物根际固定氮素,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适宜叶菜类和豆类蔬菜。
根瘤菌肥能改善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适宜豆类蔬菜。
磷细菌肥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有效磷,改善磷素营养,如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等。
磷酸盐菌肥能把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磷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如磷酸盐细菌、其他解盐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肥可以使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下降30 —50% ,重金属下降9—26.9% ,能提高化肥利用率,且不污染环境,可使蔬菜增产 5.8 —15% ,投入/产出为1:15。
有机复合肥:如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加入适量的锌、锰、硼等微量元素制成的肥料。
无机(矿质)肥料:矿物经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养分呈无机盐形态的肥料。
包括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粉状硫肥(限在碱性土壤使用),石灰石(限在酸性土壤使用)。
叶面肥料:指含有Cu、Fe、Mn 、Zn 、B、Mo 等微量元素肥料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如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配加一些腐植酸、藻酸、氨基酸、维生素、糖、醋等配制的肥料。
注意:叶面肥料中不得含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或化学肥料。
在蔬菜生长期内可喷 2 —3次,最后一次必须在收获前20 天停用。
有机无机肥:有机和无机肥通过机械混合或化学反应而成的肥料。
提倡使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生物肥料,不仅补充了土壤有机质,还改变了土壤耕作层微生物区系,一些病原菌受到抑制,使病害明显减少。
3)可以使用掺合肥:即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腐殖酸肥中掺入一定比例化肥,并经机械混合而成的肥。
2、施肥方法:1)氮肥应选用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禁止掺合硝态氮肥,无机氮:有机氮不超1:1 。
2)氮肥宜早施,后期少施,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必须在采收前30 天停用3 )应控制氮肥用量,一般一亩地控制在标准氮(N 2O5)30kg 以内。
高肥菜地禁用氮肥,氮肥最好深施后并盖土12 —15cm ,可减缓硝化作用。
4)冬春季菜地少用氮肥,原因是地温低,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下降,易发生硝酸盐积累。
5 )采用配方施肥,推广复合肥,氮、磷、钾配合使用。
大力提倡使用惠满丰、促丰宝液肥(它们含有多种氨基酸、类黄腐酸、氮、磷、钾、微量元素及数十种植物化学成分和微生物代谢产物,能增加植株的抗逆性,改善品质,增产10 —50% ,可有效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提倡采用涂层尿素、长效碳铵、控制缓效肥料、包裹农药肥料等。
3、以下肥料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肥和生物肥料;硝态氮肥、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有机或无机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六、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科学配合使用化学防治,合理使用无公害农药(生物活体农药、生物源农药、生物激素农药、矿物源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将病虫为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阀值以下,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的目的。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严禁用未核准登记的农药,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1、农业防治:利用农业生产中的耕作技术来消灭、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方法。
1)选育(用)抗病、虫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品种。
2)选用无病虫种子或对种子进行物理消毒(温汤浸种,磷酸三钠浸种等)。
3)严格进行场地(苗床、定植田)无害化消毒(清除病残体后用物理法消毒)。
4)合理进行轮作、间作、套种等。
5)嫁接换根,培育壮苗,增强自身抗逆性。
6)及时深翻土地、晒土,起垄栽培,使部分病菌、虫死亡。
7)产后及时清园,减少病原菌,产中及时消毁病残体。
8)适期播种,使生长期避开不良气候、季节。
9)加强环境调控,合理追肥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滴灌,选择晴天上午浇水,适时通风降湿;有机肥料必须腐熟,防止N 肥过多(N 肥过多,组织柔嫩,抗病、虫力差)。
选用良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
2、物理防治:1)利用防虫网:一般用聚乙烯为原料,寿命在 5 年以上。
常用22—24 目(每英寸内的孔数)。
2)黄板诱杀,银灰色膜驱避蚜虫、白粉虱等。
3)温汤浸种,高温闷棚。
4)黑光灯、振频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甲虫、直翅目害虫。
黑光灯发出以3650 埃为主的紫外光,对害虫引诱力最强。
5 )糖醋诱杀:田间蛾类成虫发生盛期可用糖:醋:酒:水按6:3:1:10 的比例配合并加入敌百虫来诱杀成虫。
诱杀地蛆成虫可用糖:醋:水按1:1:2.5 的比例配合,并在每1 升药液中加入50 —100g 敌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