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糯米糍荔枝标准化生产技术
糯米糍荔枝是广东省及我国的名牌荔枝产品,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荔枝产
品不断受到国外荔枝产品的冲击,要保住糯米糍荔枝这一传统的名牌称号,就必须
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现把糯米糍成年结果树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土壤管理
果园土壤以生草为主。生草可减少土壤冲刷,遗留在土壤中的草根增加土壤有
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在果园自然生草的基础上
保留良性杂草如霍蓟香等,重点保留豆科杂草和一些蜜源植物,保护果园自然天敌,
也注意保护土壤有益生物,只在年底进行一次清园。
2施肥管理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化肥相配合。有机肥可选用堆
沤过的猪牛粪、灰粪和干麸等,目前应用得较多、效果也较好的农家有机肥是花生
麸和鸡粪,花生麸和鸡粪以在施用前1-2个月先放在粪池内按1:6的比例加水混合
腐熟为好;无机肥可选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或复合肥等。宜根据果园肥力状
况和荔枝生长发育需要及时施肥。施肥部位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有机肥宜沟状深施
深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化肥宜开沟浅施覆土,深约20厘米,宽约20厘米。
施足基肥
基肥是全年的重点肥,其氮、磷、钾的施用量分别占全年施用总量的50%、34%
和25%。基肥要求质量高,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
施肥时间
应于6月底或7月初施足,使第1次秋在7月下旬至8月初抽出。
2.1.2施肥量 应视植株当年结果量、树势、树龄、土壤条件等分类施肥,大体
分为强、中、弱3类。树势强、果少的施肥量可少些;果多或树体弱者应增加施肥
量。对当年打算培养两次秋梢的糯米糍,一般每生产100千克果施花生麸4.5~5千
克,尿素2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氯化钾1.5千克。
花前肥
施用花前肥可提高花穗质量,提高坐果率,促进营养生长。
施肥时间
一般在2月(立春至雨水)进行,但壮旺树宜适当迟施或不施,弱树则要适当早
施多施。
施肥量
施肥量根据树势和成花量而定,成花多、树势弱者多施,反之则少施。此次施
肥宜以氮肥为主,一般每产100千克果的树面,施尿素0.7~1.5千克、过磷酸钙0.5~
1.2千克、氯化钾0.3~0.8千克,如果结合施用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则效果更好。
壮果肥
壮果肥可及时补充开花时树体的营养消耗,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减轻落果,促进果实增大,提高当年产量,同时避免因养分消耗过度而导致树体衰
退。
施肥时间
谢花后至第1次生理落果期(幼果绿豆大小)施用。花量大的树宜早施;花量少
的树宜迟施;树体壮旺而花量少者可不施。
施肥量
施肥量根据树体叶色及挂果量而定。叶色浓绿而不淡,则以施钾肥为主,按产
100千克果的树面计,施氮1.2~1.5千克、磷0.8~1.2千克、钾2.2~2.6千克,可
结合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
根外追肥
在糯米糍荔枝果实发育期间,根外追肥可促进果实发育。可结合防治荔枝害虫
用0.4%尿素、0.3%磷酸二氢钾或0.1%硼砂等叶面肥轮流多次喷洒树冠。
3水分管理
灌水
糯米糍荔枝秋梢抽生期、花穗抽生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等物候期如遇
干旱宜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除地面
灌溉外,尽量采用滴灌、穴灌和喷灌等节水而有效的灌溉方法。
排涝
应清理好果园的排水渠道,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园地,及时排除园内多
余积水。果期如遇暴雨和长久下雨,也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裂果。
4病虫害防治
标准化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对荔枝的主要病虫害
进行预测预报,通过保留果园良性杂草以保护果园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果园天
敌的控制作用,结合荔枝的丰产稳产技术,根据病虫害的测报结果指导用药,减少
用药次数,只选用对天敌影响较小的低毒、高效的无公害农药。
对荔枝的主要害虫蛀蒂虫进行预测预报
应用田间套袋和室内培养观察进行荔枝蛀蒂虫预测预报,建立果园成虫羽化始
盛期(5%)至盛末期(95%)有期距法进行荔枝蛀蒂虫种群发生期的预测。通过预测预报
发现,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荔枝花果期荔枝蛀蒂虫发生3、4代(第2代至第4、5代),
果期(4~6月)蛀蒂虫羽化始盛期至盛末期(5.95%)的平均期距为8.67+2.33天,利用
田间套袋与室内培养观察并应用期距法相结合测报出荔枝蛀蒂虫成虫高峰期与实际
发生期仅相差1~2天,基本上能满足对生产中指导适期防治的要求。
保留和种植果园良性杂草
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对为害花果梢的重要害虫荔枝蝽象的防治主要应用成熟的
控制技术~~释放平腹小蜂;对危害梢果的主要害虫之一的尺蠖的防治是在利用自
然天敌基础上,再适期大量释放卵寄生蜂赤眼蜂,并结合微生物杀虫剂快速控制其
幼虫;对潜在性次要害虫荔枝瘿螨的防治主要是利用自然控害因子捕食螨等的作用,
结合合理施用无公害农药控制其扩散,在果园里种植霍香草有利于捕食螨的繁殖。
用无公害农药防治荔枝主要病虫害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找到了一些好的防治荔枝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农药。灭
幼脲对荔枝蛀蒂虫卵、幼虫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且浓度较低时并不影响其效果,
其具有较长的残效和耐雨水冲刷特性,在田间应用上起到少喷药、长效、低毒和对
环境影响小的作用;大多数微生物杀虫剂BT类对荔枝尺蠖幼虫均有较快、较好的
毒杀作用,尤其是虫瘟l号B型,其对荔枝尺蠖1~5龄幼虫在48小时内的致死率
可达100%。通过喷施浏阳霉素控制荔枝瘿螨。喷施克露可良好控制荔枝的霜疫霉
病。
5丰产稳产管理的关键技术
适时促放第二次秋梢
第二次秋梢萌动时间直接影响结果母枝的老熟和花芽分化,抽发太早易长出冬
梢,通常需要多次控冬梢;抽发太晚往往无法及时老熟,芽萌动晚,多抽迟花,而
迟花结出的果实发育不正常,果小、易落、易裂且产量低。第二次秋梢萌动的最佳
时间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段时间抽出的结果母枝粗度较理想,单株结果产量
较高。
环割预防或减少冬梢的抽生
末次秋梢刚老熟后进行环割,在其后的1、2个月里,整个树体的叶色由鲜绿色
逐渐转为深绿色,后又转为浅绿色,末次梢的顶芽由绿色转为褐色,环割后的树较
少萌发冬梢,如果不实行该措施,则出现部分树老熟后叶色不能转为浅绿色,叶片
由鲜绿色转为深绿色后开始抽冬梢。
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促梢老熟
对于晚秋梢和早冬梢,利用短截嫩梢的方法促其尽快老熟,可使之完成花芽分
化过程。晚秋梢或早冬梢经短截后,残梢和叶片在其后的1~2个月内生长老熟,其
侧芽和基部的潜伏芽可正常地进行花芽分化。晚秋梢或早冬梢如果不实行短截则梢
生长缓慢,老熟也需较长时间,即使部分能够进行花芽分化,其抽出的花穗较弱小。
这是因为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后,新梢基部的枝条集中供应营养,新梢老熟加快;
而不短截的梢因冬季温度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生长和老熟较慢,营养积累不够而
不能良好地进行花芽分化。
施用乙烯利杀晚冬梢
如有部分树体抽发晚冬梢,可用低浓度的乙烯利控制,低浓度的乙烯利可使幼
叶脱落,杀死嫩梢,减少养分消耗,也可促进花芽分化。通常应用40%乙烯利,浓
度为0.03~0.04%。
冬季清园
在冬季低温来临之前,铲去果园里的杂草,地面全面喷洒0.5%等量式波尔多液
1次,然后把杂草埋于树盘下,用果园的表土盖实,减少越冬的病源和虫源。
灌水促花
在花芽形态分化期或花穗抽生期(秋梢顶芽露“白点”后),如土壤比较干旱,需
在树盘灌水或淋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利于花穗抽出。
环剥壮花
施行环剥可起到壮花作用,糯米糍荔枝环剥可依据具体隋况灵活掌握在始花前
或是盛花期对荔枝一级枝进行螺旋环剥,剥口宽0.3厘米,长1.5圈。
杀除花上小叶
在花穗抽出后,花穗上如果带有较多小叶,可在其叶片尚未展开前喷洒低浓度
乙烯利将其杀除。
人工疏花和短截花穗
荔枝花量如果过大,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谢花后很多幼果因养分跟不上而陆续
脱落,严重影响产量。通过疏花减少花量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有效座果,提高产
量的有效措施。疏花在始花时进行,无论是大、中花量树还是小花量树,疏花都能
增加每穗果数和单株产量。大花量树疏花增产效果最明显,单株产量可提高2~3
倍;中花量树疏花疏蕾效果也十分明显,单株产量可提高1~2倍;小花量树效果不
如中、大花量树那样明显,但产量也可提高10%~30%。
环割保果
环割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约1周时进行。环割能明显提高单株产量,保果效应
十分明显。
果实采收
糯米糍应适熟、合理采收,这是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弱树
和挂果过多的树应先采收,以尽快恢复树势,不影响秋梢结果母枝的萌发。同一株
树的果实应1次收完,以求发梢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