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龙源期刊网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作者:戴继龙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34期
【摘要】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与班级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教师要针对学生归属感不强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归属感;分析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归属感问题事关整个班级工作质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主要表现
1.对班级管理事务漠不关心。

有的学生到了班级之后,打开书本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别的一概与他无关,班级文化建设、制度管理、建设要求等,和他似乎毫无关系,这样的心态导致他们游离于班级整体之外。

2.对班级活动参与不够积极。

班级定期都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无论是文化、体育还是娱乐以及节日的庆祝活动,部分学生对这些活动参与不够积极,活动方案征求大家意见时没有提出建议或意见,具体组织过程中也不参与,似乎成为了一个旁观者。

3.对同学缺乏应有热情帮助。

集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和集体每一个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

有些学生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都不关心。

二、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原因分析
1.繁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情绪低落。

十二年的奋斗很快见分晓,高考的压力对高中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心理影响。

他们眼中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为了分数,对别的事情关注度较少。

2.独生子女居多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当代高中生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几代人围着一个人转的家庭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相对薄弱,很难自然而然的产生集体归属感。

3.班级活动开展匮乏单调缺少吸引。

许多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显示,自己缺少集体归属感,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开展的活动形式单调、频率较低,没有能够定期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