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4-07-03T16:41:30.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孙晋发[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牙齿磨损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孙晋发(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四医院口腔科 0660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对照组给予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比较治疗1年后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及咀嚼效率的情况。
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咀嚼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直接树脂充填法间接树脂充填法牙齿磨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0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resin filling resin filling method to repair dental rational wear. Rational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after the dental wear of 60 cases recentl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the study and randomiz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0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indirect resin injection repai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irectly resin injection repair method, comparativ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resin filling and chewing efficiency after 1 year. Results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review, the indirect method set teeth resin restorations Class A rate than the direct method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and 1 year of treatment, chewing efficiency of the indirect method set higher than the direct metho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direct resin method than the direct method of repairing dental resin filling rational wear better clinical results and chewing efficiency, should be popularized the use of clinical.【Key words】direct resin filling method indirect resin filling method tooth wear clinical effects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牙齿磨损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影响口腔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牙齿的磨损,会给口腔带来很多的危害,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牙齿磨损的重视。
据报道光固化树脂充填磨损患牙,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患牙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而光固化树脂充填法可分为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为了对比二者填充效果,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如下。
1 一般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6.7±11.76)岁。
并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所有患者都符合纳入标准[1]和排除标准。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对照组给予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
1.3 效果评价1.3.1 充填体临床疗效评定评定标准为以下几个方面:A级为无磨耗,充填体与洞缘的牙体组织相连续; B级为有磨耗, 充填体与洞缘牙体组织不连续, 但未暴露牙体组织或基底;C级为重度磨耗, 牙本质或基底暴露, 必须更换充填体。
1.3.2 咀嚼效率测定让患者咀嚼3g小枣40sec,收集测试物残渣与未经咀嚼过的等量测试物自然干燥24h后称重,计算咀嚼效率系数a (a = 未经咀嚼测试物的干燥后重量/未经咀嚼测试物鲜重),按以下公式计算咀嚼效率:(a×咀嚼前总量- 剩余量)×100%/a×咀嚼前总量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计数参量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多重比较, 显著性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2.1 一年后的充填效果比较表一一年后的两组充填效果比较组别人数 A B C A P直接治疗组 30 24 5 1 80.00 P<0.05间接治疗法 30 28 2 0 93.33 P<0.05注: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表中可以看出,间接治疗组的A级率显著性高于直接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咀嚼效率的比较结果表二两组咀嚼效率的比较结果组别人数 3个月后 1年后直接治疗组 30 87.12±1.23 84.14±0.23间接治疗法 30 96.13±2.14 90.34±3.25注: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表中可以看出,间接治疗组的咀嚼率无论在3个月后还是1年后都显著性高于直接治疗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牙齿磨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可能的机制是长期咀嚼硬的东西,口腔不卫生,夜间磨牙,不正确的咬合关系等,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可能把生理性的磨损改变成病理性磨损,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牙齿磨损多发生在中老年人[2],因他们咀嚼的东西过多,导致牙齿发生磨损,由于中国人口正处于老龄化的阶段,使中国牙齿磨损的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对该病的防治与治疗。
对于磨损牙齿的传统治疗为以银汞合金充填磨损的凹坑,但是其有很多的缺点,会损伤较多的健康牙体组织,还可加重牙齿敏感,甚至穿髓,而且往往固位不足。
随着粘接材料的广泛应用,它现应用于修复牙齿磨损上,并且具有很多的优点。
其牙本质粘合用处理剂含有磷酸酯类粘合性单体,它可溶解切削微粒子层,自身扩散浸透到牙本质,完全封闭封闭牙本质小管开口,阻断外界刺激[3],同时具有抗破损、耐磨损、塑形易的性质。
因此,对牙齿病理性磨损治疗具有很大意义,从本次探究中我们也得到无论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在一年后A级率都很高,直接治疗组为80.00%,间接治疗组为93.33%。
间接法充填是通过口外制作,可让树脂获得完全均匀的固化,修复体内部结构趋于均匀,所以长时间后牢固性依然很好;同时消除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对边缘密合性的影响,提高单体的转化率避免了单体、固化产热对牙髓的刺激,减少口腔的不适感;完成后可高度抛光,有效提高咀嚼效率,提高修复的成功率。
从本次探究中我们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咀嚼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Lempel E,Toth V,Szalma J, eta1.Clinical evaluation of aquality criteria system for ceramic inlay restorations Eli [J].FogorvSz,2006,99(1):3-8.[2] 仇丽鸿,孙海燕.牙齿磨损的特点及临床治疗[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2):716-717.[3] Yu Y,Wang R.Observation Oil bonding interface of sclerotieden-tin with eonfoe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J].Hua Xi Kou Qiang Yi Xue Za Zhi,2008, 26(3):258-261.。